清退不合格企业,校园食品安全有保障了?

清退不合格企业,校园食品安全有保障了?

00:00
05:22

据市场监管总局消息,国务院食安办将联合教育、公安、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6个月的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整治专项行动。专项行动将聚焦目标任务,依法查处一批重点案件、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清退一批不合格的承包经营企业,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制定一批标准、选树一批经验做法,形成一批制度建设成果,力争取得可感知、可检验、可评判的工作成效。

此次食安办专项行动聚焦校园食品安全,无疑有着很现实的社会背景。今年以来,前有影响甚广的“鼠头鸭脖”事件,后有“学校食堂调料罐中发现老鼠”“浙江一中学食堂吃出蟑螂”等零零碎碎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这些受到媒体关注的事件,冲击了公众对学校食堂的信心。一个典型的例子是,“鼠头鸭脖”一事闹大后,有学生在食堂吃出鸭眼球膜,社会纷纷猜测是避孕套,其背后的舆论心理恰恰反映了对学校食堂的信心缺失。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一场为期半年的专项行动,核心目标即是重建社会信任。

食安办的相关表述,有些比较宏观,有些则比较具体,而对被点名的具体问题,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就拿清退一批不合格的承包经营企业来说,被承包的学校食堂一直以来受人诟病。这不仅因为这类食堂利润丰厚,背后可能存在利益输送、承包拍卖流于形式的问题,也因为学校对承包企业缺乏有效监督,对承包企业以次充好、不注重食品卫生等情况监督不足。

要看到,将校园食堂承包出去是目前的一种主流形式,但必须受到监督才能有效保障食品安全。校园食堂和小卖部一样,具有一定独占性质,特别是在中小学,甚至带有垄断性质。企业看到了校园食堂价值,学校也看到了,所以拍卖价格一般很高。

去年7月,四川阆中曾计划把公办学校、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国资公司的食堂食材统一配送服务一并打包卖掉,起拍价1.8亿元,其中公办学校相应的业务规模最大,涉及的消费人数最多,超过了8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校园食堂的市场价值。但是,学校收了钱,将企业引进来之后不能放手不管,因为企业获得经营权本身花费的成本高,所以有动力通过各种方式缩短回款周期,比如在人员聘请上减低标准、在食材上降低标准、在卫生上降低标准,当各个方面都降低标准了,就很容易发生食品安全事故。

仍以“鼠头鸭脖”事件中食堂承包企业为例,学生在食堂吃出鼠头后没几天,又有学生在购买的空心菜中发现一条青虫,在购买的拌粉内发现一只黑色的臭虫,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涉事学校的食堂基本上无人监管。所以,清退不合格企业对维护校园食品安全可谓相当重要,而在清退之后建立起常效的监管模式,则是保持校园食品安全稳定性的关键。食安办提出解决一批突出问题、制定一批标准、选树一批经验做法,就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着手,希望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现实做法。而这个过程中,尤其要注意事前事中的监督和事后退出机制的建立。

在极端的食品安全事件之外,还要注意很多家长关心的一般性食品卫生问题。一些学校如今并不是在食堂做饭,而是由配餐企业统一配送,有家长突击走访了配餐企业,发现了用具发霉的情况。同时,关于预制菜进校园带来的学生健康问题、菜品新鲜问题,也牵动了广大家长的神经,部分家长为此专门从家里给孩子送饭。对于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以及预制菜可能产生的食品卫生隐患,也应该放在专项行动中一并解决。

校园食品安全向来是家长和社会相当关注的问题,如今学校面临信任危机,有关部门应以负责任的态度保障校园食品安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