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何不愿读技校?现在技工人才缺口超大,看看国外怎么做的

中国人为何不愿读技校?现在技工人才缺口超大,看看国外怎么做的

00:00
10:34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2024年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79万。大量高等教育人才流入社会,本应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他们的到来,不仅可以提高社会受教育程度,而且能够有效补给人才缺口,助力企业、助力经济发展。

然而,事非人愿。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人们发现理想中的场景并没有如期到来。大量毕业生的涌入,让大中小企业应接不暇。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似乎出现了脱节现象。

学校为社会培养了众多高等教育人才,却填补不上企业技术人才稀缺的巨大“缺口”。技术人才缺口的问题,该如何化解呢?

技术工人缺口超大

中国,是当之无愧的人口大国。有这样庞大的人口基数,我国的工业建设、经济发展都应该是不缺人用的。

可是为什么技术工人会如此短缺呢?其中渊源,还要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说起。

建国初期,我国确立了工人阶级的领导阶级地位。一时之间,工人阶级风光无两,享有着极高的社会地位。谁的家里能够有一位工人,绝对是街坊四邻艳羡的存在。

那时的工人,不仅备受尊敬,而且收入颇高。他们为国家工业转型以及工业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毫不夸张的说,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工业如今的繁荣局面。

例如,东北石油工人王进喜及其工友。彼时,中国东北的石油开采事业才刚刚起步。没有人知道,东北是否真的有油田存在。

正是王进喜及其工友们的辛勤劳动,填补了中国石油产业的空白,为新中国工业建设提供了动力源泉。

遗憾的是,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工人群体的社会地位下降了很多。大量传统型企业的倒闭或转型,导致了大量一线工人的下岗。

没有了光鲜的收入,没有了高度的威望,工人不再被视为“有前途”的职业,渐渐沦为了社会的“边缘群体”。

如今,社会对于工人群体普遍较为轻视。在人们看来,工人已经与“累死累活”、“吃力不讨好”这样的词语紧密挂钩。没有人不想要一份体面的工作,而整日“灰头土脸”的工人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工人的现状果真如此吗?从企业对技术工人的欢迎程度和重视程度来看,是与社会心理预期存有一定差距的。

人们认为工人都从事着繁重的一线工作,付出大量体力劳动。最为典型的范例,就是建筑工人,也就是人们口中的“农民工”。

事实上,企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早已让大多数工人岗位摆脱了“不体面”的工作内容。

如今的工人,是能够在环境整洁的车间中从容进行脑力劳动的。这样的生活,与人人趋之若鹜的“白领”、“蓝领”生活并没有太大差距。

反而是办公室的工作群体,因工作压力的加大,过着昼夜颠倒、入不敷出的生活。要知道,中国十年前的毕业生人数还只有六百余万。十年后的今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将近一倍。

这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已不愿从事一线工作,乐衷于挤入“白领”阶层。源源不断人才的涌入,早已超出了“办公室”岗位所能容纳的数量。人才过剩,促生人才压力,导致就业成为毕业生的一大难题。

可是,毕业生们宁愿挤在“白领”阶层喝“稀粥”,也是不愿意落入“工人”阶层“吃肉”的。

因为多年的受教育经历,已成了年轻人身上“脱不下的长衫”。年轻人们接受不了苦学多年,却要从事一些不需要用到所学知识的工作。在他们看来,这会让他们此前多年的苦读成为一场“笑话”。

由此,社会观念的助推,工人群体越来越得不到重视,企业的用人缺口也越来越大。目前,中国的高级技术工人含量仅为百分之五,与欧美发达国家差距悬殊。

不过,社会观念也只是造成技术工人缺口大的一个原因。职业教育的缺乏,则是导致相应人才稀缺的又一主因。

技校打上了“差等”标签

高等教育,历来都被视为国富民强的检验标准。因此,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十分注重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最为优质的社会资源,也倾向于助力高等教育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人才不断涌现,高等教育发展越来越好。然而,在企业生产实践活动中,真正大量需要的却不是高等教育人才,而是技术人才。

通俗来讲,高等人才于团队中就是承担着“领头羊”的职能。“领头羊”重要吗?当然重要,但“领头羊”是不需要太多的,有且只有一个就够了。

一个团队想要去做成一些事情,“工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会被大量需要的。“工羊”越多,团队效率则越高。

企业需要工人,国家建设也需要工人。没有工人,一切的建设都将难以落到实处,落到实践中去。但是,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状况却满足不了时代需要。

为什么职业教育培养人才有限?因为职业教育学校就有限,有限学校的背后是有限需求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作用下的教育氛围中,接受高等教育被视为成才必需,而职业教育则成为“下下之选”。

人们常说,高考是一道分水岭。成绩优异的学子都会成为各大高校争强的对象,流入高等学校。从家长到老师,也都乐于培养“会学习”、“会考试”的孩子,以优生的好成绩为荣。

成绩相对较差的孩子,则会流入职业学校。在社会各界看来,这些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就是“失败者”。

可是,在应试教育中失败了的孩子,就一定会是一个坏孩子吗?学习差,并不代表这个孩子很差。如此以偏概全的想法,实为社会糟粕。

正所谓,父母之爱,则为之计深远。出于保护孩子之心,也为了避免孩子遭到歧视,很多家长宁愿花费高价将孩子送入专科学校,也十分抗拒孩子接受职业教育。需求少,职业教育学校自然就少,培养的人才也就少。

企业无技术人才可用,又何以支撑文职工作的延续呢?

因技术人才空缺得不到填补,中国的制造业发展也不得不陷入“前进有限”的状态。企业发展放缓,势必会拉缓经济发展。长此以往,于国计民生十分不利。

职业教育的问题,是社会固有观念造成的,也是国家重视不够导致的。

对于这个问题,政府已经有所重视。在社会教育观念上,注重推行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在社会激励政策中,提升技术工人地位,增加技术工人福利待遇。

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风”,已自上而下“刮了起来”。只就目前而言,政策施效还需时间,所以成效还不突出。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都值得借鉴与学习。既然西方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优于中国,我们何不向他们学习一二呢?

国外的职业教育手段

德国,“老牌”制造强国,以其高质量的对外制造业输出闻名于世。在德国,高级技术人才的数量不在少数,几乎占到了职工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那么,德国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之多的高级技工的呢?可以说,这是德国一场由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协作而创造的耀眼成就。

首先,就是德国政府的“领头”作用。为了培养技术人才,德国政府推出了“双元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项教育制度,是德国学生初中时就可以参与的。

学生们可以选择一个自己所感兴趣的工作,将自己的时间一分为二。一半用于学校的理论知识学习,一半用于在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活动。

这种模式中培养出来的孩子,大概就是中国用人单位所追捧的那种刚刚踏入社会却已工作经验丰富的学生吧。当然,这种模式少不了企业的配合。

这些初中生的到来,降低了德国企业的用人成本,也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后备力量。等到这些孩子毕业,几乎都能够成长为一个个技术熟练的高级技工。

德国家长们的配合,也是“双元制”推行下去必不可少的支撑力量。

在德国,开明的家长们十分愿意孩子去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以便于在日后成为孩子们安身立命的根本。这样的成长路径,或许家长们也曾经走过。

在中国,初中的孩子可能只有繁重的课业负担和上不完的兴趣班。

只有那些升学无望的孩子,才会早早踏入社会工作。让好好在初中学习的孩子花费一半时间去工作,想来应该是中国家长无法接受且大为震惊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也需要面对人才流失的问题。美国,凭借着优渥的工作待遇和工作环境,吸引了很多德国的技术人才前往。

为了留住人才,德国政府想出了许多办法,频繁进行各种技术大赛,创设各种技术奖项。这些“重化技术能力”的方法,中国未尝不可一试?

结语

为什么中国职业教育备受冷遇?是因为“三六九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可是,职业从无贵贱之分、高低之差。

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无论从事哪种职业,只要能够有所得、有所获,那么就是一个值得去做的好职业。

身为时代青年人的你我,都应行动起来,践行理性择业观,加入时代建设“大军”,成为国家建设的奉献者、行动者!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