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印发,按下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启动键

《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印发,按下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启动键

00:00
06:29

近日,国务院印发了《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先后印发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细颗粒物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大幅下降。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实施给中国空气质量改善带来根本性的变化。生态环境部相关数据显示,过去10年,中国的PM2.5平均浓度下降了57%,重污染天数减少了92%,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国家。

《行动计划》的出台,可以用“万众期待”来形容

即便在空气治理领域中国成就突出,但是大气污染治理仍有新挑战。世界卫生组织在2021年更新了《全球空气质量指南》,与其对照,我们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应该说路还很长。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项目总监万薇博士近日接受新京报零碳研究院专访时表示,2021年更新后的《全球空气质量指南》,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PM2.5年均指导值由10μg/m3下调到5μg/m3,这是基于科学研究的一个理想值,但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空气质量水平能达到。WHO还设置了四个过渡阶段目标,给各国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立标准和空气质量管理目标作出参考。因此,我国本次出台《行动计划》,意义重大,不少业内人士甚至用“万众期待”来形容。

《行动计划》的亮点有三,其一是为产业向绿指明方向

万薇博士分析,此次《行动计划》的亮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以往开展的治理行动,主要强调未达标地区要加大投资、提升产业准入门槛、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等措施。《行动计划》则明确提出:空气质量未达标的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编制实施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明确达标路线图及重点任务,并向社会公开。推进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2020年PM2.5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的未达标城市“十四五”期间实现达标;其他未达标城市明确“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阶段目标。已达标城市巩固改善空气质量。

《行动计划》基于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实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并强调了不同城市的差异性。比如部分城市虽然距离达标更远一些,“十四五”期间仍然无法达标,但同样需要明确阶段性改善目标。对于已经达标的城市,不等于可以不再努力,而是要继续巩固成绩。

二是标准,即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研究工作。此次《行动计划》提出的“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研究工作”,相当于按下了空气质量标准修订的启动键,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事实上,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已经实施了10多年,它在中国的大气污染防治进程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促进了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框架的逐步完善、管理系统能力的大幅提升和空气质量水平的显著改善。当前,全国超过六成城市都可以达标,意味着达标已经是主旋律了。大部分城市都实现了目标,换而言之,现行标准对于这些城市不再能很好地发挥强有力的促进和驱动作用。因此,《行动计划》提出标准修订十分及时且必要,只有这样,才能继续为城市改善空气质量提供有力的引领和驱动。

三是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大方向上,为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设置了更明确的路径和目标。《行动计划》清晰而明确地告诉我们,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落脚点在哪里。

以重点工业行业为例,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部分明确提出:有序引导高炉—转炉长流程炼钢转型为电炉短流程炼钢。到2025年,短流程炼钢产量占比达15%。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继续实施“以钢定焦”,炼焦产能与长流程炼钢产能比控制在0.4左右。钢铁行业作为减污降碳的重点领域之一,长流程改短流程是行业的转型方向,但在以往的实施层面,也面临着挑战。万薇博士表示,我们了解过,中国本土环保公益组织开展了很多一线调研工作,发现河北省钢铁行业在结构优化和产能置换过程中,短流程电炉炼钢占比低是大问题,而新建长流程产能在短期内进行短流程转型的难度极大。因此,在规划和建设阶段就需要加大对短流程炼钢占比的明确要求,《行动计划》设置的路径和目标将有利于钢铁行业加速产能升级和绿色转型。

新京报零碳研究院研究员 陶野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