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璟璟
“相信评分,不如相信自己的舌头。”近日,有关“评分低的店可能更好吃”的话题登上热搜,很多普通网友仿佛遇到知音一般,在评论区分享了自己在高分网红餐厅“踩雷”、爱吃的餐厅却只有3.5分的经历。一些年轻人在频频被花里胡哨的网红餐厅、真假难辨的探店视频“忽悠”之后,也开始叛逆地挥舞起“支持低分餐厅”的大旗,发现了不少明珠蒙尘的餐厅。
5分太高,2分太低,3.5分似乎刚刚好。当对“极致完美”的追捧每每以踩雷掉坑收场,深受其害的年轻消费者们,选择退守到一种“中庸之道”里寻求安全感。尽管说这份“安全感”未必真切,但至少亮出了“看破把戏”“回头是岸”的决绝态度。这场报复性挤爆“3.5分饭店”的集体行为艺术,源于一小部分人朴素的生活经验,继而在社交媒介的推波助澜下,一夜之间被奉为普遍适用的“人间智慧”——以最网红的逻辑来反击网红式神话,堪称用魔法打败魔法了。
事实上,无论是电商,还是点评类网站,其口碑信誉和核心生命力,都是建立在用户以“评分”形式呈现的反馈上。所谓“五星好评”,长时间以来被默认为是“最好的”“值得信赖的”。然而,最近一两年来,这一评分体系及其建构的参照系,却越发失实、失真、失准。当一条庞大的、组织化的“刷分产业链”湮没了自发的、真实的顾客评价,饭馆的高评分更多代表了氪金、烧钱的多少,而无关菜品与服务的好坏。
餐馆刷分,花样百出。有的是施以小恩小惠收买食客给好评,有些则是直接采购平台或第三方水军公司的“形象维护”服务。在这种游戏模式下,近年来各路超级高分的网红餐馆接二连三、粉墨登场,其共同特点是,都有着雄厚的资本,惯于连锁化运营和快速拓店,深谙线上网红孵化的那套打法,主打视觉系和打卡分享……除了不擅长做菜,此类餐馆的俨然技能点拉满。可说到底,餐馆终究是吃饭的,那些追随高分慕名而来却多败兴而归的消费者,总有觉醒之日。
对高分餐厅敬而远之,对“3.5分饭店”趋之若鹜,就是这样一种觉醒。这是上当吃亏多了而生成的神经反射式的自我保护机制,是旨在打破网络拟态而回归生活“实态”的某种努力或曰抗争。只是,从迷信5分到热捧3.5分,其思考与决策的本质,似乎并无太多的差别:依旧倚仗“他者的评判”,依旧对追寻“最好的餐馆”心怀执念,依旧遵循着“从线上而线下”的行为模式。既然如此,那么“刷分产业链”完全可以稍加变化,继续投其所好!
包括去饭馆就餐在内,所有的消费实则应该是个性化、个人化的。真正重要的,并不是纠结于是追“5分”还是“3.5分”的餐厅,而是真正回归具象化的生活,去偶遇、去体验,去发现属于自己的宝藏。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