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拿破仑到希特勒,为何都要发动对俄战争?沙俄究竟侵略多少国家

从拿破仑到希特勒,为何都要发动对俄战争?沙俄究竟侵略多少国家

00:00
10:42

俄国位于北方的苦寒之地,按理说并没有值得重视的战略价值。

然而法国的拿破仑也好,德国的希特勒也好,都希望能征服这块土地。

更具戏剧性的一幕是,这两个野心勃勃的政客最后都失败了,失败的原因相同,但都不是败于俄军之手。

而反观俄国,不仅在濒临北极的地带站稳了脚跟,而且还不断扩大疆土,成为了面积最大的国家。

但大部分都是罕有人居住的不毛之地,它为何能控制这么大的无人疆域?

又为何能挡住外来者的不断侵略?甚至还有余力不断向南扩张呢?

别人看不上的它都要

俄罗斯历史上有过两个王朝,我们说的沙俄,一般都指第二个王朝,也就是罗曼诺夫王朝。

因为它不仅奠定了俄罗斯现在的版图,而且很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罗曼诺夫王朝的成立时间,与清朝相差无几,也就早个三十年左右。

两者灭亡的时间也差不多,都是在20世纪10年代。

那为什么西伯利亚这么大一块地方,会被沙俄夺取,而不是被我国夺取呢?

要知道,西伯利亚的面积高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贡献了沙俄疆土的一大半,至今仍然占据俄罗斯疆土的四分之三。

从地理位置上看,沙俄的核心在东欧,西伯利亚离东欧可是十万八千里啊。

而反观清朝,清朝皇族的发源地是东北,离东西伯利亚就很近了。

而且当时中国与中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接壤的地区也不少。

不管怎么看,都应该是中国近水楼台先得月才对,怎么就被沙俄捷足先登了呢?

要怪就怪清朝和沙俄面临的局势不同,相比于西伯利亚,中国的南方显然更加富有。

所以清朝有征服南方的机会,就绝不会多看西伯利亚一眼。

而沙俄就不一样了,欧洲强国林立,它想要在欧洲扩大领土,每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代价。相反,进军西伯利亚就不同了,由于气候苦寒,所以居民稀少。

偶尔遇到一些土著,也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他们就这样一直打到中国边境,一个雅克萨的地方。

如果不是当时中国国力还算强盛,及时挡住了沙俄的扩张脚步,他们还会继续南下。

当然,他们这个目标在三百年后,清朝衰弱的时候,还是成功实现了。

通过沙俄攻略西伯利亚的这个过程,我们就可以窥见这个庞大的帝国是怎么来的了。

去打法兰西?去打德意志?去打英格兰?那是万万不可能的,有贼心,也没贼胆。

但是打一打东欧的小国,吞一吞高加索地区的小部落,兼并一下中亚的几个汗国,沙俄往往是非常卖力的。

这些小国首先是自然条件不好,所以周边大国不愿去占领。

其次是民风也很彪悍,要占领这些地区,并把它消化掉是很难的。

但就是这些其他大国看不上的边角料,沙俄视若珍宝,只要占领了就决不允许轻易丢失。

有如此强烈的扩张欲望,是沙俄能够成长为大帝国的关键因素。

而沙俄所处的地理位置,同样也有利于它去扩张。会下围棋的人都知道,金角银边草肚皮啊!

一个棋盘上,边边角角是最容易打开局面的,而下在中间就不行了,因为中间是四战之地。

沙俄占据了亚欧大陆的最北边,所以它只管一门心思往南、往西扩张就好了。

东边是西伯利亚,没有任何势力可以越过这道天然屏障,来攻击沙俄。

对比欧洲一堆互相牵制的国家,沙俄在经营南方和西方时,就不用担心自己的后方被偷袭。

其实在欧洲,最具有地理优势的是英国,因为它四面环海。

但这也成了它的弊端,它要想扩张,同样要越过大海。

因此,反而是沙俄成长为了欧洲最庞大的国家。

但它表现出来的侵略性,也让欧洲国家感到恐慌。

被侵略的俄国真得无辜吗?

当沙俄成为一个庞然大物时,欧洲诸多国家也没有歇着。

英国虽然难以在欧洲扩张,但它通过海外殖民地的方式,成为了日不落帝国,实力不输于沙俄。

在18世纪末,西欧的三个强国,法兰西、英吉利、德意志与沙俄的关系都还算不错。

但随着拿破仑主导了法国军政之后,欧洲大陆顿时风云变色。

拿破仑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推到了与沙俄接壤的地方。

并且在数次大战中,让沙俄损失惨重。而拿破仑则在1812年,率领60万大军攻入了沙俄境内。

当时全沙俄的军队加起来,也不过30万,更何况俄军还屡战屡败。

所以,拿破仑顺利占领了莫斯科。

但没想到,北方的寒冬拯救了俄罗斯,拿破仑的军队因为缺少过冬物资,不战自溃。

60万人进入沙俄,回去的只有3万人。

这这场战争中,拿破仑固然是个侵略者,但沙俄真就一点错没有吗?

不是的,这不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而是瓜分欧洲利益的战争。

在同法国开战之前,沙俄也在盘算着到底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还曾与拿破仑短暂结盟,但随着形势发展,二者又反目成仇。

事实证明,在19世纪初的这场战争中,沙俄的确笑到了最后。

随后几十年中,沙俄在欧洲的影响力达到顶峰,除了大英帝国,没有谁可以与之抗衡。

马克吐温说过:“历史不会重复,但会压着相同的韵脚。”

类似的事情,在一百多年后再次发生。

二战期间,希特勒在巩固了欧洲的战果后,同样选择攻击继承了沙俄遗产的苏联。

早期同样取得了很大战果,也同样遭受了北方的严寒,最终导致失败。

拿破仑和希特伦是两个不可同日而语的人物,那为什么他们会有如此统一的目标,都要进攻俄国呢?

解释只有一个,不攻击俄国,就不能算是掌控了欧洲。

就算把西欧全部输入囊中,那又如何呢?

整个欧洲的面积都不如俄国大,只要俄国还在,头顶的乌云就还没有散去。

进攻俄国固然是侵略,但俄国的领土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同样是俄军侵略得来的。

在罗曼诺夫王朝的巅峰时刻,除了全据西伯利亚外,它还占领了中亚、高加索地区,与奥斯曼帝国接壤。

在欧洲,它的边界与德国毗邻,波兰被它瓜分。

在这种情况下,其他国家想要发展自己的势力,不侵略沙俄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法国也好,德国也好,强大起来后,一定要进攻俄国。

但俄国却一次次顶住了这些进攻,难道北方的寒冬就真是一种诅咒吗?

俄国诡异的军旅文化

虽然很多人都把拿破仑的失败、希特勒的失败,都归结于莫斯科的冬天。

仿佛俄军在这些战争中一无是处一样,事实果真如此吗?

俄军的战斗力确实一言难尽,在历次战争中,不论输赢,俄军的损失总是非常大的。

这里面也有装备的因素,俄国因为深处北方,所以在武器装备的更新上,就不如沿海国家快。

而且俄国是农奴制国家,士兵的素质也普遍不如英法德等国。

这就导致了,俄国就算能够胜利,也是用堆积如山的人命填出来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统计伤亡数字,俄军以220万的阵亡数字高居榜首。

而在整个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俄军一共动员了1200万人。

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苏俄更加夸张,牺牲了800万战士,才赢得反法西斯的胜利。

这就是俄军的奇特之处了,他们的战斗力虽然不行,但却不怕死。

即使一败涂地,也能通过人海战术生生扭转战局。

俄国人也是人,不可能生来就愿意去送死,之所以会如此,还是因为俄罗斯形成了一种怪异的军旅文化。

在沙俄帝国扩张过程中,皇室大力宣扬从军报国是无上的荣耀。

这本来是皇室用来蛊惑民心的手段,没想到最终反而成了推翻皇室的导火索。

俄国经过几百年的扩张,老百姓已经习惯了胜利,不愿接受失败。

有一句话说的好,俄国人愿意容忍一个暴君的统治,但决不容忍一个打了败仗的皇帝。

俄罗斯民族的偏执性格可见一斑。沙俄最后一位皇帝尼古拉二世为何被推翻?

很多书里都说是因为他太残暴,但其实专制皇帝有几个不残暴呢?

真正让国民感到不满的是,尼古拉二世在对德国的战争中损兵折将。

尼古拉不仅不重振旗鼓,还想与德国媾和,所以民众将沙俄彻底推翻了。

如果尼古拉二世当时在战场上打了胜仗,他绝不会被送上断头台。

这也很好的解释了,沙俄经济水平一般,装备和素质落后的情况下,如何维持这么大的摊子?

如何反击他国的侵略?就是靠这种变态的好战文化啊!

结语

沙俄帝国的扩张堪称所有帝国的典范,它成功地把一百多个民族融合为一个国家。

而在这个国家里,俄罗斯人的占比一度不超过50%。

这在其他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主体民族怎么能不占多数呢?但沙俄帝国做到了。

后来的苏联与俄罗斯,在疆土和影响力上,都比不上这个罗曼诺夫王朝。

但越是庞大的帝国,其分崩离析起来就越是惨烈。

沙俄帝国解体后留下的后遗症,至今还困扰着俄罗斯。

而欧洲对俄罗斯严防死守,也是害怕它再次成长为下一个罗曼诺夫。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悬着的男孩

    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