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通则国运兴?新建的中蒙铁路能给三天饿九顿的蒙古带来什么?

铁路通则国运兴?新建的中蒙铁路能给三天饿九顿的蒙古带来什么?

00:00
16:40

蒙古,一个一贫如洗的资源富国。

1945年9月2日,伴随着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式落下帷幕。

在这场迄今为止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且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中,英法作为叱咤风云的殖民帝国彻底被打回了原形,即便战争之初的法国为捍卫“没人能在法国投降前占领巴黎”的尊严而放下所有尊严举手投降,客观上比战斗到底的英国保留了较多的实力,也不得不面临着整个西欧作为昔日国际政治舞台中心被彻底边缘化的尴尬结局。

而在大西洋彼岸“置身事外”的美国和在苏德战争中凤凰涅槃的苏联,则一跃成为并驾齐驱的超级大国,并携手开启了美苏争霸的冷战格局。

鉴于美苏相比于昔日的超级大国综合国力更强,更先后拥有了毁天灭地的核武器,因此鹿死谁手的第三次世界大战再难爆发,极力避免将帅见面的“冷战”成为战后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旋律。

而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剑拔弩张,美国及资本主义阵营取得了冷战的最后的胜利,苏联解体作为东欧剧变的高潮,意味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挫折。

然而冷战的结束不代表着东西矛盾的终结,虽然昔日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纷纷放弃了社会主义制度,跑步进入了资本主义。但美国等资本主义世界依然寝食难安,尤其是作为苏联直系继承者的俄罗斯,不仅继承了庞大的国土及恐怖的核武器,隐藏在内心深处的“大俄罗斯”主义思维也“沉渣泛起”,令西方国家依然感受着巨大的压力。

于是,冷战结束后,美国等西方国家顾不上休养生息,而是再接再厉,很快发动了对俄罗斯的穷追猛打,确保俄罗斯凉得通透、死得彻底。

于是,它们在巴尔干半岛煽风点火,在黑海兴风作浪,在高加索推波助澜,在中亚搬弄是非,在蒙古鼓唇弄舌,在南千岛群岛为非作歹,再度给俄罗斯套上了令人窒息的沉重枷锁。

而在加班加点围堵俄罗斯的同时,西方国家也对中国进行着变本加厉的打击。苏联解体以来,由于国际矛盾的迅速变化,中美关系也迅速僵化,两国之间也先后爆发了诸如1993年“银河号”事件、1996年海峡危机、1999年轰炸南联盟大使馆以及2001年南海撞机事件等激烈冲突。在这样的情况下,蒙古因为同时毗邻中俄且只毗邻中俄的特殊区位受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由衷喜爱,毕竟对于围堵中俄而言,只有蒙古才能产生“中间开花”的效果。

虽然不一定明白当年斯大林铁了心推动蒙古自立门户的心思,但美国等西方国家深知:一个与西方国家称兄道弟的蒙古,向北直逼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进而直捣俄罗斯腹地;向南则威胁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北方防御。

所以,对于蒙古,美国等西方国家一直青睐有加,尤其是美国,更是在1995年与蒙古互相确认为“第三邻国”,拉拢蒙古可谓不遗余力。而美国的榜样作用也深深打动了诸多小弟,除了日本韩国等国家,就连印度也一再表示想和蒙古分享咖喱,一时间蒙古成为令中俄都如鲠在喉的区域。

然而20多年过去,“第三邻国”概念犹在,美国和蒙古的“可汗搜索”联合军演也在一年一度地举办,蒙古也依然在攥着日本的钱诉说着日蒙两国的兄弟情缘。但蒙古上蹿下跳的高度却出现了不可避免的极速衰减,和西方国家打成一片的尽头也明显地越来越气短。

相反,蒙古与中俄的关系却出现了不可思议的回暖,一条过境蒙古的中俄输气管道线路,以及三条方兴未艾的中蒙铁路,无不擘画着蒙古在中俄合作中互利共赢的美好蓝图。

那么,为何蒙古会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你侬我侬中“如梦初醒”,并义无反顾地与中俄并肩而行?静夜史认为根本原因在于美日等西方国家虽然有钱,却并未让蒙古感受到共同富裕的环境,只有中俄两个邻国,不仅能给蒙古带来富裕,更能带来安全和光明。

曾经的蒙古之所以和美国等西方国家打成一片,根本原因在于不敢亲华且不屑亲俄的矛盾心境。

作为昔日中原王朝疆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蒙古从元朝灭亡后就始终与中原王朝纠缠不清,即便分化为鞑靼和瓦剌两大部也不消停。

明末清初,鞑靼分化为漠南和漠北蒙古两部,分别成为内外蒙古的前身。后金崛起后,征服了作为黄金家族正统的漠南蒙古察哈尔部并成为蒙古共主。

1689年,清朝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后,迫使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确立了清俄两国的东段边界。

在黑龙江流域的侵略遭遇迎头痛击后,沙俄侵略者兵分两路,一路继续向北最终将魔爪伸向了北美洲西海岸,另一路则折返向西勾结瓦剌部演化而成的漠西蒙古准噶尔部,疯狂欺凌漠北蒙古各部。

在准噶尔汗国与沙俄帝国的两面夹击之下,漠北蒙古各部经过权衡,最终选择归附清王朝。随后康熙皇帝在1691年举行“多伦会盟”,标志着漠北蒙古成为清王朝疆域的一部分。

鉴于自古以来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始终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因此当漠北蒙古各部来归,清朝很快制定了一系列削弱漠北蒙古各部的政策,包括移植漠南蒙古的盟旗制度,彻底杜绝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并“聚沙成塔”的可能性,同时“画地为牢”的操作也降低了各部抵御天灾的能力,并极易导致各部疫病流行,压制了各部壮大的可能性。

同时,清朝在蒙古高原大兴黄教,修建喇嘛庙并要求青壮年出家,以宗教为名“计划生育”。

不仅如此,清朝还组建八旗蒙古军,大规模选拔青壮年从军,进一步降低了蒙古各部人口膨胀的可能。

另外,清朝还默许万里茶路上的晋商在蒙古各部大肆经济掠夺,给各部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债务。

待到辛亥革命前夕,漠北蒙古人口不过50万有余。虽然稳定了北方边疆,却也让沙俄有了可趁之机。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沙俄趁火打劫夺走外东北和外西北后,很快将贪婪的目光瞄准漠北蒙古并开始了大规模渗透。尤其是利用清朝在蒙古推行的不得人心的所谓新政,疯狂煽动蒙古高层离心,更炮制了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

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煽动蒙古高层自立门户并疯狂进攻新疆和内蒙古。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沙俄帝国的崩溃,北洋军阀徐树铮才在1919年收复蒙古和唐努乌梁海,重新实现了版图的大一统。

然而,由于北洋政府内部相互倾轧且十月革命后苏俄陆续打赢了内战和反干涉战争,对蒙古问题也重新上心,于是苏俄在1921年以追击白军的名义卷土重来。

清朝时期,虽然出于巩固北方的需要,对漠北蒙古不断削弱,但由于沙俄的虎视眈眈,各部对清朝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向心力。而且清朝作为少数不曾修筑长城的王朝,也对漠北蒙古长期奉行怀柔政策,所谓“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

但苏联强势侵入后,蒙古的对我们的仇恨与日俱增。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在于苏联实施了一系列全面而深刻的布局,例如经济上排除第三国资本;政治上培养亲苏干部;文化上废除回鹘蒙古文,推行斯拉夫特色的西里尔蒙古文;思想上禁止崇拜成吉思汗;组织上屠杀王公和喇嘛;血缘上要求蒙古干部与苏联人通婚;等等。

通过一系列立竿见影的操作,蒙古与我们的文脉联系迅速断裂,并成为坚定不移的仇华先锋。

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苏联迫使南京国民政府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要求维持蒙古现状后,蒙古在苏联支持下高票通过独立公投,从此与我们分道扬镳。

新中国成立后,蒙古在中苏蜜月期由于阶级友谊与我们的关系还算融洽。但当1959年6月中苏彻底交恶,蒙古也很快再度成为仇华先锋,1963年苏军重返蒙古后,中蒙关系更是冷若冰霜。

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蒙古瞬间陷入迷茫,因为苏联虽然对蒙古控制得相当狠,但也常年发放着扶贫资金,并将蒙古拉入了苏联面向东欧各国的“经互会”,确保服从苏联大工业分工安排的蒙古饿不死太多人。

在眼下苏联解体,俄罗斯撤军,更重要的是从此再也没有了扶贫资金,蒙古对俄罗斯自然也就没得感情。所以在1993年俄罗斯从蒙古撤军之前,蒙古就在1992年成功改名,并改旗易帜横跳到资本主义阵营,这是蒙古与西方国家相见恨晚的历史背景。

但问题是,作为昔日的世界第一大内陆国,蒙古与西方国家的无障碍通道除了挖穿地球就是往返太空。虽然蒙古有征服星辰大海的勃勃野心,但奈何能歌善舞取代不了宇宙飞船,蒙古能做的就是面向国界线感叹造化弄人。

更重要的是,除了恶心中俄的所谓战略价值,蒙古对西方国家而言就是真正的一文不名,无论美国还是日本都不可能为了蒙古的共同富裕而前赴后继地折腾。相反,能用小费打发蒙古,让蒙古心甘情愿地成为仇华反俄的炮灰,实在是高性价比的选择。

至于将蒙古海量的资源变现并最终让蒙古成为靠山吃山的致富典型,西方国家表示心有余而力不从心,毕竟太空运矿的另一个表述就是脑子抽风。

所以,环顾四周,真正能让蒙古摆脱家徒四壁命运的,只有周边的两个邻国。

虽然2008年全球次贷后,蒙古在中国的支持下一度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并被某些专家惊呼为“下一个迪拜”,然后蒙古在2012年出台了《外国投资法》,瞬间让蒙古的经济奇迹归零,但过往的不堪回忆不能成为阻碍两国关系改善的羁绊。

要知道,美俄对抗的白热化,要求俄罗斯周边国家包括蒙古必须作出明确的回应,而且中美对抗的愈演愈烈也意味着蒙古不能无动于衷。

某种程度上说,冷战结束以来国际格局基本就是中俄“背对背拥抱”对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情形,而这种抱团取暖的格局要求身在中俄之间的蒙古必须保持安分守己的自觉性。

所以,自欺欺人的“第三邻国”战略注定只能是有始无终,无论过境蒙古的中俄输气管道还是三条中蒙铁路,本质上都是将蒙古纳入中俄抱团取暖局面的行动,蒙古也必然会在中俄密切的合作中受益终身。要知道,民族复兴一日千里的我们,必然会是蒙古资源变现的最大合伙人。

只是,相比于当前的澳大利亚铁矿石等资源,蒙古资源不仅普遍品质不行,陆地运输更是高成本。毕竟,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越来越多的大型钢铁企业都建立在靠近港口和市场的沿海地区,蒙古资源的竞争力毫无疑问落于下风。

而且,为了增强战略主动性,俄罗斯刻意将中俄输气管道过境蒙古并增加成本,毕竟苏联虽然早已烟消云散,但蒙古身上依然有着深深的东斯拉夫烙印,这也意味着蒙古与俄罗斯更有心心相印的感情,俄罗斯希望蒙古重温苏联时代的旧情。

所以,蒙古对于中俄尤其是我们而言本质上是战备作用,中俄拉蒙古上车首先是保证两国后方的安宁,顺便捍卫了蒙古周边安全的国际环境。

至于蒙古最终能不能靠着资源一鸣惊人,基本取决于国际社会的对抗烈度。而且蒙古想要共同富裕,还有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中俄之间不偏不倚。毕竟国际形势风起云涌,如果蒙古认不清朋友和敌人,即便没有“第三邻国”的自欺欺人,也必将在不合时宜的左摇右摆中成为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炮灰。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