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中,10万国军战俘为何不反抗?40年后幸存老兵道出真相

南京大屠杀中,10万国军战俘为何不反抗?40年后幸存老兵道出真相

00:00
12:19

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中,至少30万中国人遇害,其中有近10万人都是中国士兵,而当时日军占领南京的部队却仅有5万人。

这近10万的中国士兵为什么不反抗,眼睁睁看着自己被区区几万日军囚禁和杀害,如果他们舍命一搏,虽然九死一生,但总也有希望杀出血路。

可是他们就像绵阳一般任人宰割,被日军集体屠杀,这究竟是为什么?

40年后,一位幸存老兵道出了真相。

十万战士变成“绵羊”

1937年12月,进攻南京的日军,在经历了和中国军队的一番激烈战斗之后,于13日正式占领南京。

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此时留在南京一带的国军部队还有10万人左右,而进占南京的日军却仅有5万人,这些国军部队不仅没有手持武器继续和日军血拼,反而纷纷放下了武器任由日军处置。

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就此开始,10万国军部队犹如泥捏的一般,开始任由日军杀戮。

日军占领南京的第3天,把俘虏的3000多名中国士兵和警察聚拢到一起,用绳子捆绑住他们的胳膊,用机枪把他们驱赶到了南京城的汉中门外。

这些俘虏像是没有任何意志,任凭日军把他们驱赶到一处空地上,然后架好各种轻重机枪,在一片枪声中把他们统统射杀。

日军破城后的几天时间里,像这样几百人、几千人规模的屠杀每天都在发生,有的屠杀对象是成群的百姓,有的屠杀对象是成建制的国军士兵,还有的人军队和百姓混合。

最令人触目惊心的一次屠杀,是12月18日发生在草鞋峡的一次杀戮,5万多军民被日军用铅丝捆绑住手,驱赶到草鞋峡然后集体射杀,血流成河。

在这些屠杀中,近十万国军将士殒命,他们没有死在和日军拼命的战场上,而是白白死在了日军的屠杀行动中,曾经拿枪的战士在这些屠杀中就像绵羊一样成群地死去,令人想想都感到无比痛心。

那么这些国军士兵为什么不肯反抗呢?哪怕是在即将遭到屠杀的时候集体进行反抗,也至少能用最后的生命换来日军的一些伤亡,可他们为什么就这样白白死去呢?

是这些士兵胆小如鼠不敢反抗吗?并不是。

当时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将士,许多是从淞沪抗战中撤下来的老兵,他们在空前惨烈的淞沪战场上早已经见惯了生死,许多战友牺牲在上海,这些老兵都想在南京保卫战中洗刷淞沪抗战败退的耻辱,为牺牲的战友们报仇,他们已经做好了和日军搏命的准备。

12月1日,日军开始对南京发动进攻,首先派飞机对南京城进行了轰炸,这时苏联志愿航空队突然杀出来,击落了6架日军飞机,给了日军一个下马威,国军的守城士气极为高涨。

日军开始向南京城外的各个外围阵地展开进攻,各个地方的国军部队开始进行激烈的抵抗,但是由于和日军武器装备的差距,还是没能把日军抵挡在城外阵地前,在死战10天并付出一定牺牲后,不得不退到城墙附近的阵地,依托城墙的有利地势继续抵抗。

日军在坦克的掩护下,开始对南京的各个城门发动攻击,国军各个部队拼死抵抗,大量士兵倒在城门之下的血泊之中,尸体堆积如山。

日军进攻光华门的时候,遭到了异常激烈的抵抗,防守部队是装备精良的87师、88师的部分部队,日军不断派出十几人的爆破下组,人人手持炸药包冲向城门想要爆破,每个爆破小组在没有接近城门的时候就统统被击毙。

日军连续损失了多个爆破组之后,恼羞成怒,用大炮和飞机对中国部队进行猛烈轰击,城门上的士兵伤亡很大,但是各个死战不退,后来日军用大量炮弹把城墙炸开两个缺口,几十个日本兵突入城中,一部分被就地消灭,一部分被国军用汽油活活烧死在城门口。

在城门处,中日双方军队反复拉锯,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进攻光华门的日军部队损失惨重。

另外来自军校的学生部队驻守在紫金山,也给日军造成了很大伤亡,其他各个守城部队虽然战斗力不都是十分强悍,但都拼命抵抗。

那为什么起初还拼命抵抗的十几万部队,在后来就很快放弃抵抗,并且数万人像绵阳一样在大屠杀中被日军射杀呢?

对于此事,蒋介石难辞其咎。

突如其来的命令

在南京爆发战争之前,蒋介石就召集了军事将领们开会,讨论是否留下部队防守南京。

白崇禧主张不应该防守南京,因为南京城紧靠长江,三面环山,一旦外围阵地丢失,城区就危在旦夕,是个易攻难守之地。

况且在南京附近的很多部队都是从上海战场上撤下来的残部,战斗力有限,所以防守南京胜算很小。

但还有人认为,应该守卫南京,因为南京是当时的首都,如果一枪不放就放弃首都,不仅对国人无法交代,而且国际社会也会对中国的抗战失去信心。

蒋介石经过一番犹豫之后,还是决定守卫南京,他询问高级将领中有谁愿意担此大任,无人吭声,蒋介石生气道:“如果没有愿意带兵守南京,我就自己来!”

蒋介石的激将法很快奏效,很久没有打过仗的前湖南军阀首领唐生智站了出来,表示愿意担当此任务,蒋介石欣然任命他为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让他带领十多万部队守城。

唐生智对部下进行了慷慨激昂的训话,表示要誓与南京城共存亡,为此他还拿出破釜沉舟的气势,把长江码头上的船只统统开走,让将士们放弃撤退的念头,表达自己的守城决心,可是他心里却并不是这么想的。

在开战之前,唐生智就偷偷地为自己准备了一艘用来逃跑的船,他确实是有逃跑的打算,但是身为军人的他也知道要服从命令,如果没有蒋介石的命令,他是不敢撤的。

从12月1日开战之后,唐生智确实在全力以赴的指挥战斗,城外炮声隆隆,卫戍司令部里也格外忙碌,虽然日军的攻势越来越猛,国军的伤亡越来越多,但是各个部队在司令部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进行抗击。

而当打到12月11日的时候,情况突然发生了改变,这天蒋介石向唐生智连发两封电报,让他“相机撤退”。

原来,蒋介石得知日军即将从长江包抄过来,他生怕自己的几个嫡系部队被日军包围从而葬送在南京,于是赶紧给唐生智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于是在第二天,唐生智向各个师长下达了撤退的命令,接着他马上带着司令部的一些官兵,急匆匆乘坐预先留下的船只过江逃走。

司令都这么急匆匆跑了,于是手下的师长们也赶紧向部队下达撤退命令后就想办法逃跑,甚至有的高级将领连部队都没有回,或者连撤退命令都没有给部队下达,就自顾自地逃命去了。

短短一天之内,城内守军变得群龙无首,中下层军官们纷纷带着部队撤退,整个南京城乱做一锅粥,还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不少士兵被自己人活活踩死。

当官的都跑了,丢下士兵不管,这让士兵们斗志全无,纷纷各自逃命,很快南京城就彻底沦陷,斗志全无的士兵们就这样被日军俘虏和集体屠杀。

但军官们的逃跑只是国军放弃抵抗的其中一大原因,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国军在当时受到了日军的欺骗。

被骗后的孤注一掷

城破之后,但凡有军官站出来重新组织抵抗,都会有不少士兵舍命相随,可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无论是军官和士兵都在慌着逃命,而这时候进城的日军到处高声宣扬:

“日军会遵守日内瓦公约,凡是放下武器的中国军人,都可以作为战俘受到优待。”

丧失斗志的士兵们见可以活命,就决定先活下来再说,毕竟当官的都提前跑了,他们当兵的以战俘的身份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并不显得多么可耻,于是不少士兵就这样放下武器走进了战俘营。

有一位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士兵唐广谱,当时也是这样走进了战俘营,可是当了战俘之后,他们就很快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据他讲述,当时日军一直都不给他们食物和水,唐广谱和战友们在战俘营里整整饿了5天,在第5天的时候,他们再也不愿坐以待毙,开始商量逃跑。

趁着晚上的时候,他们在硕大的战俘营里放了一把火,许多士兵趁乱逃跑,但是跑到战俘营周围才发现,外面竟然已经被挖了一圈深深的水沟。

不会游泳的人被日军残忍射杀,会游泳的人好不容易游到对岸,却发现面前有一睹高墙,最终逃跑的人要么被射杀,要么重新被抓了回去。

唐广谱被重新抓了回去,不久后日军用绳子把他们数千人的胳膊捆起来并串在一起,驱赶着他们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一个叫草鞋峡的地方,另外还有几万人也被日军押到了这里。

许多人都意识到了日军可能想要屠杀他们,于是在刚到达草鞋峡时,大家就开始酝酿起了暴动,然后士兵们突然向周围的日军士兵发动袭击。

几个人围住一个日本兵拳打脚踢,其他人纷纷互相解开手上的绳子,唐广谱手上的绳子也被解开,于是大家要么和日军打成一片,要么向远处逃去。

日军开枪镇压,慌乱中有不少日本兵都打到了自己人,场面十分混乱,给日军也造成了一定的伤亡。

可遗憾的是,最终日军在周围用重机枪疯狂扫射,机枪响了足足响了二十多分钟,中国士兵们大多数都被射杀,他们就这样因为遭到日军的欺骗,而最终惨死在枪口之下。

唐广谱是在枪林弹雨中提前卧倒在地,没有中弹,被尸体压在下面,即使日军后来进行了长时间的补刀,他还是幸运地躲过一劫,这才活到了战后。

结语

在南京大屠杀中,数万国军之所以不反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而突然下达撤退命令,导致城内守军群龙无首,丧失斗志,另一个是日军起初对国军进行诓骗,诱使他们投降,可后来出尔反尔进行屠杀。

但这两个原因中,蒋介石是更加主要的原因,毕竟日军本来就是狡诈凶残的,如果没有蒋介石的撤退命令,根本不存在是否集体向日军投降的问题,更多的中国士兵会和日军搏杀到底.

而蒋介石的自私自利辜负了这些军人的血性,因此这样的惨败,蒋介石罪不可恕。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快乐的我35

    这个蒋介石,对南京大屠杀要负责任。

  • mhxz

    国民党从上到下都是囊货,没有军事策略!

  • mhxz

    反过来看看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斗精神,天壤之别!

  • mhxz

    国军,丢人!

    听友329985461 回复 @mhxz: 不都是中国人吗?

  • 姬存溪

    经典中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