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本报报道《鼻吸能量棒流行校园 学习困了吸一吸?》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家长表示,家中孩子曾从网上购买鼻吸能量棒,并称班里很多同学都有。1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官网发布消费提示:中小学生慎用“鼻吸能量棒”。羊城晚报记者从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该局已关注到相关问题。
中小学生要慎用
近期,一种名为“鼻吸能量棒”的产品进入到中小学校园,吸引不少学生争相购买。其外形像一个打火机,内含有两根棒状的塑料管,号称通过吸入管中樟脑、薄荷等清凉的气味来刺激鼻腔和大脑,可以快速提神醒脑,缓解疲劳和困倦。“鼻吸能量棒”的外观设计和使用方式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新颖独特,易于流行。
然而在“鼻吸能量棒”进入校园的背后,也存在一些隐患。尽管商家宣称该类产品“纯净无毒”,但有医生指出,孩子长期使用恐将造成伤害,且有成瘾性。还有专家指出,随意将“鼻吸能量棒”插进鼻孔里的行为是不正确的,不仅可能带入细菌,而且会破坏鼻黏膜,轻则引起鼻炎,重则造成鼻腔溃疡、出血等。
对此,中消协提醒广大学生家长和中小学生提高防范意识,慎用“鼻吸能量棒”,引导青少年科学、安全、理性消费,保证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中国消费者协会倡导中小学生在学习劳累疲惫时,尽量通过健康科学的方式调整学习状态,养成良好的作息和饮食习惯,保证适当运动,注意劳逸结合,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多地市监局介入
记者了解到,针对此类产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校园周边的文具店和儿童玩具经营单位开展全面监督检查,并要求立即停止售卖,严防“鼻吸能量棒”入侵校园。
据北京市海淀区市场监管局通报,近期,针对“鼻吸能量棒”销售行为,该局全面开展校园周边经营主体摸排检查专项行动。执法人员以该区内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文具店、玩具店、食杂店、商店、超市等为重点,全面摸排“鼻吸能量棒”生产、销售行为,杜绝“三无”产品流入市场,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值得关注的是,“鼻吸能量棒”产品定性一直是难点,这对职能部门监管提出了挑战。在此次排查中,海淀区市场监管局列出了三项违规售卖“鼻吸能量棒”的情况。第一,属于“三无”产品的,将依据《产品质量法》进行处理;第二,属于无照经营的,将依据《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处理;第三,商品标识明确执行化妆品相关标准的,不得使用“鼻吸”等字样进行宣传,违者按照虚假宣传行为查处。
此外,吉林省敦化市、安徽省宿州市等地也陆续开展了“鼻吸能量棒”及类似商品专项检查行动。
化妆品不可吸入
虽然多地市场监管部门相继“出拳”,但是羊城晚报记者调查发现,在电商平台上仍可看到有学生购买“鼻吸能量棒”的迹象。比如,在阿里健康大药房网店中,一款汕头生产的鼻吸能量棒正在热销。有人评论称,“孩子学业重,晚上晚睡……犯困的时候闻一闻,提神醒脑。”
记者留意到,监管部门已明确“商品标识明确执行化妆品相关标准的,不得使用‘鼻吸’等字样进行宣传”。实际中,一些持有化妆品批件的“鼻吸能量棒”,仍在网上宣传“鼻吸”。比如,上述那款商品详情中提到,“建议放在鼻前吸嗅……3-12岁以下在家长指导下使用。”记者询问该产品批件情况,客服回复称,虽然在阿里健康大药房出售,但产品并非药品,只有化妆品批件。
根据我国《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方法,施用于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人体表面,以清洁、保护、美化、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该定义中,并不包含“可吸入”范畴。
12月7日,广东省市场监管局表示,已关注到相关问题。
文 | 记者 吴珊
图 | 相关电商平台截图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校对 | 赵丹丹
责编 | 黄颖琳 黎雨晨(实习生)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