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互联网谣言,应该怎么识别、应对和举报?”近日,来自四川水利、交通、教育等行业的从业者及成都锦城学院的大学生们,来到了四川互联网辟谣联盟单位——封面新闻,就识谣辨谣、谣言传播逻辑和以智媒技术构建辟谣矩阵等议题进行了交流。
了解网络辟谣知识
共享网络清朗空间
封面新闻的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例对网络谣言的产生、危害和网络诈骗等进行了科普,并向来访人员讲解了日常生活中如何鉴别、举报网络谣言,以及如何避免网络诈骗和信息泄露,倡导广大群众切实提升理性辨别网络谣言、积极举报网络谣言、主动参与网络辟谣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完善自身科学素养、文明素养、媒介素养,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规范自身言行,自觉抵制各类网络空间违法犯罪行为,为促进网络空间清朗有序贡献积极力量。
本次活动共接待100余人次,取得良好的宣传效果,切实增强了广大网民的社会责任感,提高了人民群众防范网络谣言和网络诈骗的能力。引导广大网民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伦理道德,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共同治理网络谣言的格局。
及时发布辟谣信息
有效回应社会关切
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网络空间良莠不齐的信息内容也同时野蛮生长,网络谣言问题愈发凸显。
2022年11月23日,自媒体发布一则“凉山15岁女孩每晚捡瓶子卖钱交学费”的视频,让不少网友直呼“看了真心酸”,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今天,引发舆论广泛关注。凉山州委网信办联合封面新闻核实查证,发布辟谣稿件《云辟谣|大凉山小女孩每天放学捡瓶子挣学费?女孩姐姐:对方给了100元诱导拍摄》,对网传不实视频信息进行澄清回应,各大网络平台纷纷转发,有力回应对凉山污名化的网络谣言,全网阅读量超1亿,成为打击视觉贫困的辟谣典型案例。
2023年5月20日,有人在网上发文称“四川雅安大兴二桥熊猫雕塑穿和服”,围绕大熊猫、川军、抗日、文化入侵、文化自信等进行炒作。5月23日,经过现场采访后,封面新闻发文《云辟谣|四川雅安大熊猫雕塑穿和服?真相来了!》,真实还原雕塑设立原委,有力还击网上不实信息。短时间内,全国超百家主流新媒体跟进转发,网络评论和部分自媒体的撰文迅速转向积极正面。
发挥智媒技术优势
推进“阻谣”矩阵建设
2020年5月19日,由中共四川省委网信办主管、四川省网络治理研究中心主办、封面新闻承办的四川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四川辟谣”官方微博、微信同步上线。平台集纳权威发布、专家解读、熊猫捉谣记、科学放大镜、媒体求证等板块,经过三年时间,平台已成为四川治理网络谣言、第一时间澄清网络谣言的一个权威渠道、公开窗口、联动平台。
接下来,封面新闻将继续秉持“传递指间正能量,筑牢谣言防火墙”的信念,充分利用智媒体平台的渗透力和传播力,发挥“技术+内容”的创新优势,构建立体“阻谣”矩阵,承担起维护网络生态的责任,让各种网络谣言无所遁形。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