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主标识带火了“龘”字,生僻字焕发年轻光彩

春晚主标识带火了“龘”字,生僻字焕发年轻光彩

00:00
03:17

龘字火了!12月2日,2024年春晚主题、主标识正式发布,龙行龘龘成为刷屏热词。据报道,龘出自第一部楷书字典《玉篇》,音同沓,形容龙腾飞的样子,含义为昂扬而热烈。龘寄托着美好的寓意,贴切了节目主旨,龘龘之姿也契合了社会大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既传播文字知识,又融合时代精神,这次创新表达可谓精准拿捏了流量密码。

生僻字能够破圈传播,反映出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上古图腾到吉祥瑞符,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龙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神圣象征与文化符号。龘字,三龍相叠,是对龙文化的独特诠释。借由龘字,网友纷纷开启考据之旅,从象形结构到语音变化,从词句表达到意义解释,民间高手的留言让人大开眼界。事实证明,这一生僻字不缺乏受众,其美好寓意更没有过时。

活用新用生僻字,不仅丰富了现代表达理念,也赋予了汉字更生动、更富有时代感的魅力。近年来,不少生僻字重新走入大众视野,并被赋予新的含义。比如“囧”,原义为光明,但在网络上被赋予象形意义:整个字形被当作一个人的脸形,里面上部的“八”即为眉眼,下面口意为人的嘴。由此,“囧”作为“头”之象形时,被理解为沉重的思想,作为“脸”之象形时,被理解为郁闷和惆怅。类似的生僻字像叒、叕、恏等,虽然现代字义与原本意思相距甚远,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网络文化的参与和表达,也确实激发出了生僻字新的活力和生机。

从大型晚会到主题展览再到一些歌曲创作,生僻字的辐射范围正不断扩大,很多生僻字不再被冷眼相待。比如有些书画展览借用古字增添文化韵味,歌曲《生僻字》一度网络走红,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成为年轻人的必读书目……生僻字焕发年轻光彩,成为传统文化的旧镜像,网络时代的新景观,翩跹之间阐释的是文化魅力。当然,创新使用生僻字过程中要保持敬畏,不能任意篡改更不能滥用。

也必须看到,生僻字的利用和普及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和挑战。一些生僻姓氏由于无法用电脑输入,很多人被迫用其他字代替;一些古籍在电子化整理的过程中,可能存在错写、漏写的风险;在对外交流过程中,很多古字可能在翻译或表达中丢失了原本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生僻字可能不适合传播,但对一些生僻字我们应该要多一点“学究气”。生僻字不能遭遇冷眼,保障生僻字在传播手段的不断变迁中跟上时代,能够使其在多元化的媒介渠道中顺畅流通,在新的文化土壤中扎根生长。

汉字是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最集中体现和最生动展示,笔画纵横之间是只属于中国人的文化镌刻。让生僻字有属于自己的天地,是文化传承的应有之义,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示。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