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感染时,医生爸妈这样“操作”|医生自述

孩子感染时,医生爸妈这样“操作”|医生自述

00:00
14:20

持续了三个月的儿科高峰,随着流感、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活跃而持续。儿科号源紧张,孩子感染了究竟该如何应对?

近日,记者采访了儿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科室的医生,聊一聊他们面对孩子感染有哪些“基本操作”,又有哪些不同的处理方式,背后的考量是什么。

针对没有医学背景的普通父母,记者也专门采访了儿科专家,给出可参考的“操作指南”。

“两次感染没去医院,都是居家观察、对症治疗”

臧学峰,世纪坛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我家闺女是今年十月份开始出现症状的。先是低烧一天,不到38℃,然后双手双脚出现了红色的水泡,有瘙痒感,病情进展到最重的时候,会阴的部位也出现湿疹。

她感染的应该是手足口,这是小孩子很容易感染的一种肠道病毒,可以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典型症状包括低热、手足疱疹等。她以前感染过,今年症状要严重一些,我们买了一点激素涂抹外用,后来疱疹慢慢剥落了。

最近北京进入冬季呼吸道疾病流行季,医院里有不少感染甲流的,我也感染了,大概回家后传染了她,她最近开始鼻子堵,没有高烧。因为症状比较轻,没有喂药,买了个苍耳子油给她抹点儿。

两次感染,我们都没有带她去医院,也没有做任何病原体、血象、胸片的检测检查,采取的是居家观察和对症治疗。

从小到大我们都是这样照顾的:孩子如果感染了,低烧、精神状态不错,就先观察;发烧不要紧,别烧坏就行,超过38.5℃再给退烧药;基本不吃抗生素;除非精神差了、发烧控制不住,或者咳嗽特别厉害,否则基本不去医院。

对于不带孩子去医院这件事,爸妈会埋怨我们不重视。其实病毒感染没有什么好办法,上医院挂号,大多也是对症治疗,目前有“特效药”的也就流感和新冠,轻症没有太大必要。

我们学医的很清楚,人从小到大要接触各种各样的病毒。孩子一生病,家长就容易焦虑,其实很多疾病是自限性的,抗生素等药物也不是万能的,孩子慢慢长大,免疫力逐渐完善,面对病原体并没有那么脆弱。我的基本态度是“不严重就不着急去医院”,大人小孩都一样。

“孩子感染后,检测病原体不是第一位”

文圆,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我家孩子今年7岁多,上小学二年级,前不久放学回来精神不好,当天高烧38℃左右,看着像流感,吃退烧药后体温下降了,第二天又高烧,温度接近40℃,且全身疼、没有食欲、想睡觉,服用退烧药没用,观察了大半天不见好转,我们就去了医院。

我们在家时自测了甲流,结果是阴性,去医院后查了支原体、血象和胸片,支原体显示阴性,血象比较像病毒感染,胸片有一点纹理粗,无明显异常。考虑到流感检测试剂存在假阴性的可能,结合孩子血液检查结果和高热的表现,经验性用了甲流的药物,服药后一天之内就不烧了,应当是判断准确。

同时期,我也陆陆续续接到其他孩子家长的电话咨询。有的孩子是低烧,状态还不错,就建议吃点儿清热的药物,居家观察;有的孩子和我家孩子症状相似,高烧不退、咳嗽、难受,就提醒家长如果退烧药不起作用需要去医院,之后查血也像流感,同样用了抗流感药,一两天就好了。

我家孩子体质还可以,平日里出现了感染,我们一般先观察一到两天,这次也是一样。

为什么退烧药不起作用,可能与疾病进程有关。最初病毒复制量不大,人体还可以处理,到了第二天病毒载量上去了,免疫系统负担增加,就出现不能退烧的情况。其实发热也是免疫的一部分,如果没有高烧,一般是不需要退烧的。

我们自己是儿科医生,对于儿童感染心里有数。对于非医学专业的父母,前期其实也可以先进行观察和判断,如果孩子没有高烧,或者短期能退烧,精神不受影响,是可以先居家的。临床上一些父母很焦急,孩子刚发烧几个小时就会送来,有的是不知道怎么办,有的是家里没有药。家长可以多看看科普文章,儿童退烧药也可以在药店和网络上订购。

对小孩来说,主要是看症状和精神状态,明确病原体不是第一位的,最初我也没有给孩子做病原体检测。如果病情加重,再考虑做检查检测,明确下一步治疗方向。

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居家,没有明确病原体,不要一发病就自行给用抗生素和激素。普通病毒感染有自然病程,发烧1-3天很正常,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不同抗生素针对的病原体不一样,譬如头孢是对细菌,阿奇霉素是对支原体,非专业无法判断的情况下,应当让医生来指导用药。

“十月以来感染了两轮,鼻炎还没全好”

顾华丽,北京同仁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

我家是个男孩,不到6岁,最近已经感染两轮了。

第一次感染是在10月初,先是着了凉,后来出现剧烈阵发性咳嗽,晚上睡不着觉,干呕但是吐不出来,没有发烧。

当时医院里因肺炎支原体感染就医的孩子已经很多了,我们病房收治了不少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可能是我在医院被感染,正好孩子着凉、免疫力低,回家又传给了他。

我考虑过带他去医院做病原检测,但那段时间工作太忙了,家离医院又远,他的症状比较典型,就当支原体做了治疗。

药物方面用了阿奇霉素,口服5天;在家做雾化;上网买了个硅胶的“拍背神器”帮他排痰。5天之后,他没有干呕的症状了,偶尔咳嗽。只是遗留了流鼻涕的问题,一直贯穿到第二轮感染。

他没有过敏性鼻炎的基础病,但这次鼻子的症状很明显。晚上平躺睡觉时,凌晨会起来咳嗽一阵,能感觉到是鼻涕糊嗓子了,得喝点儿水,拍拍背,换成侧躺。他最近学会了游泳,我们鼓励他憋气,用流动的盐水洗鼻子,每天能冲出来一些黏鼻涕。我觉得是后期呼吸道还有炎症,没恢复好,小孩子又好动,鼻子受到冷空气刺激,也会分泌更多的黏液。

第二波是在11月中旬,症状和上次类似,鼻子的症状更明显,考虑还是支原体。这次也没做检查,还是因为科里太忙。我们科同事家里的孩子基本都病了一轮,大家都是尽量自己在家搞定。当然也不能盲目把孩子留在家里,如果出现高烧超过24小时的情况,我肯定会带他去医院查血,如果一直咳嗽得厉害,会拍个片子。

他的症状还算可控,就参考了上一次的治疗方案。吃了5天的阿奇霉素,针对鼻炎增加了促排的药物,稀释呼吸道分泌物。

如果我在家,会亲自照看孩子,我不在家,就是家人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也会搭把手。

老人是脆弱人群,孩子感染期间,我们提醒老人注意防护,尽量不要被孩子感染。小孩咳嗽厉害时,奶奶会戴口罩;爷爷有老慢支,走两步都喘气,戴口罩不舒服,就尽量不让小孩和他在一个房间里,减少暴露,也劝他最近别出门扎堆儿打牌了。

今年10月的时候,我们全家人还去打了流感疫苗,疫苗的效果有循证依据,我们每年都打。这次北京流行的H3N2在疫苗组分之中,因此对于流感的保护还不错。对普通人来说,接种疫苗也是不错的自我保护方式。

“我们的经验也是在照料中得来的”

肖博,清华长庚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

我家这次是全家感染。最先有症状的是5岁的老二,那会儿还是“十一”之前,小孩老是咳嗽,嗓子里有痰,当时在外面玩没在意,回来后去医院确诊肺炎支原体感染,进展到了肺炎,接受了输液治疗,之后口服消炎药,慢慢好转。

最近老二又感染了一次。因为第一波出现了肺炎,担心他扛不住,所以两天就用药了。主要的症状是咳嗽、嗓子疼、低热,没有超过38.5℃,感觉还是支原体感染,用了阿奇霉素,做了雾化,后来去医院排除了肺炎,就停了用药,让孩子自愈。

之后,9岁的老大也出现了症状,低热、感冒,嗓子还行。老大对阿奇霉素过敏,所以给她吃的头孢,支原体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的情况也不少,相当于控制细菌感染。现在老大进入了康复期,喝着蓝岑口服液。

我、我爱人,以及家里老人都出现了症状。我们吃了感冒药,比较担心老人的身体,带他们去医院查了血和片子,没有什么问题,吃了抗病毒药和消炎药,三五天就好了。除了老二,我们没有查病原体,血象可以判断一个大概,其他的就是对症治疗,不是很复杂。

作为外科医生,怎么处理儿童呼吸道感染,我是从孩子身上积累的经验。他们比较小的时候我也会紧张,慢慢就镇定了,家里会有小孩的常备药,也有雾化机。其他家长大概也一样,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如果拿不准症状,可以去医院求助,孩子大了,可以先观察,有特殊的症状,比如用药不见效、憋气等,需要挂号。

■给普通家长的“锦囊”

部分情况可居家观察,一些非呼吸道表现要重视

据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徐小静介绍,从9月开始,该院儿科的日门诊就处于最大接诊量,直到现在每天仍然接诊四五百人次,数据没有往下走。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处于稳定多数,流感患儿人数有上升趋势,新冠、鼻病毒、人偏肺病毒等其他病原体也有检出。

“我们科医生的孩子很多都感染了,基本是在家观察、吃药,连输液都很少。一方面是高峰期医生太忙,顾不上,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疾病是怎么一回事,应当如何进行生活管理,不会着急。”徐小静说。

她表示,普通家长虽然无法像医生一样做出专业诊断,但也能够根据孩子的情况做简单基本的判断,有值得掌握的照护要点。门诊中有约三分之一的孩子处于发病早期,是可以在家进行观察的。

对于普通家长,徐小静建议,孩子感染之后,主要观察其发热程度和精神状况。如果高烧后吃退烧药可以控制,精神不错,可以居家观察;如果持续高热,应当送到医院;如果孩子曾有惊厥病史,不要等到38.5℃再处理,要防止惊厥再次发作。

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是咳嗽,咳嗽也有很多种。刚发病时不厉害,偶尔咳嗽、单声咳嗽,或者处于中间状态、阵发性的咳嗽,可以暂时观察;如果咳嗽频繁,位置偏深,像是“要把心脏咳出来”这种,应当去医院。

容易引发家长紧张的是急性发烧,其实比起这些,更让医生担心的是孩子精神状态差、呕吐等症状。

徐小静提醒,一些非呼吸道的表现要引起重视。譬如精神不太好、呕吐厉害、喝不下水、脸色差,这些症状提示可能有肺外并发症,要及时就医;有的孩子感染甲流,高烧不退、头痛剧烈、伴有呕吐,需要留意合并神经系统感染,如果能退烧,症状能缓解,就不用太担心。

如果咽痛得厉害,声音严重嘶哑,可能是炎症到了喉部,如果出现声带水肿,可能堵塞气道,也是需要去医院的。这种情况2岁以内的孩子常见,偶尔三四岁孩子也有。

家长也要关心孩子大小便的问题,如果孩子好几天不大便,即便用药,效果也不一定好,可以适当使用开塞露等药物。

此外,徐小静提到了两个常见误区。第一个是对于发烧的处理,只知道喂药,不知道补水。退烧药是通过调节人体内环境实现降温,水是带走高温的介质,如果孩子缺水,内环境不好,药物未必见效。很多家长喂完药两个小时不退烧就来医院,要求输液,医生一看,孩子缺水嘴都起皮了。其实生活管理好了,很多孩子是可以自愈的。如果孩子不想喝白水,可以加点儿甜味。

第二个常见误区是孩子刚好一点就马上送学校,过两天就复发,又送来医院,有的反复折腾一个多月。孩子不管感染什么病毒,都有一个恢复的时间,至少3-5天,这期间需要睡眠充足,合理饮食,好好休息。冬季天气寒冷,学校教室人多、通风不好,容易交叉感染,是呼吸道疾病应当避免的环境。

“一部分孩子体质特殊,感染后咳嗽的时间很长,甚至超过两三周。家长不要太过着急,这会儿不是单纯抗感染治疗,对于过敏体质的孩子,要进行雾化、抗过敏治疗,需要医生开具处方,不要自己随便用药。”徐小静说。

她表示,为了应对就诊高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采取了一些措施,譬如给内科医生进行儿科培训,补充门诊人力,开设二诊区分流患儿等。目前,临床工作量依旧很大,部分家长非常焦虑,无形中也增加了医生的心理压力和工作量。“希望这些建议能帮助家长心中有底,也建议家长平日里可以做一些知识储备,面对孩子生病不慌张。”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