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一生就做了一件事,就是守护、研究、弘扬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这是最大的幸福。”从青丝到银发,“敦煌女儿”樊锦诗跨越世纪的坚守,成就了不朽的声名和伟大的功绩,更是将莫高窟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传播到了全世界。
以樊锦诗的工作生活经历进行改编创作的电影《吾爱敦煌》,由苗月执导,韩梅担任总制片人,陈瑾领衔主演,自11月17日上映后收获不少好评。
该片运用纪实与叙事穿插的手法展现了历代科研人员如何在敦煌开展文物保护工作,尤其是扎根敦煌五十余载的樊锦诗,她与敦煌研究院的同事们一起,与西北的漫天风沙搏斗,抢救和保护莫高窟内的每一件文物。
“绝不能让莫高窟在我们这一代里传没了!”这是樊锦诗的誓言,她用一生践行。
“与高尚灵魂接触的机会”
饰演樊锦诗的演员陈瑾,起初很忐忑,坦言“越是准备的过程中越是觉得灵魂无法模仿,感觉越来越够不着。”但她知道,不该放弃“这个与高尚灵魂接触的机会”。为此,她只能下很多功夫。她在墙上贴满樊锦诗院长不同时期的照片,和导演苗月一起讨论每一个时期的造型,甚至细节到头发的质感、脸上的皱纹。
影片拍摄时间是在冬季,西北地区很冷,拍摄环境相对恶劣,陈瑾在现场依旧坚持对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进行细致揣摩。彭金章饰演者黄品沅更在片场直接称赞陈瑾“她的所有的心思都在动作上面,这个劲儿太好了。”
或许也正是因为怀着这样一颗敬畏之心,才让我们看到了如今在大银幕上呈现出来的这个“樊锦诗”。在敦煌首映现场,樊锦诗看过影片后表示,“陈老师来了敦煌后,很下功夫,我们两人看呀,聊呀,做一些事情,陈老师还是非常非常下功夫。”对于这部电影,樊锦诗也给出了评价,“这个电影越改越好了,我的意思就是说,没有吹牛。”
这一部由女性原型、女性导演、女性主演、女性制片的制作班底的影片,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在女性身上的那股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力量。
在平实中照见伟大的力量
“她把半生献给敦煌,把朴素留给自己,才得以让敦煌文化得以传承、保护。”导演苗月曾讲述自己选择拍摄“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原因。
电影从筹备至上映前后历时五年,在取材、采风勘景,探访原型人物等前期工作中就下足功夫,拍摄过程也充满着挑战和考验。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如何在保护文物的同时保证电影画面质量。为此剧组与敦煌研究院进行了大量的沟通,借助复原洞窟拍摄,利用镜子反射光线,将电影摄制对文物的影响降到最低。
饰演青年樊锦诗的青年演员李沐然,表达了自己对樊锦诗的崇敬感,“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贵在发现了自己的一生之爱,并始终坚守。”
除了樊锦诗,影片中小侯的原型人物看过影片后,也表达了称赞,“这不是脱离人物的再创造,没有刻意的张扬。非常符合莫高窟人的气质,表现出了那种在平实中见伟大的力量。”
樊锦诗的故事是数代人的青春
记者注意到,在影院现场,有观众看到“樊锦诗”丈夫彭金章去世时,眼泪禁不住流下来。直到樊锦诗一人独自回到家里,落寞地望着窗外,观众仍沉浸其中。
走出影院后,有的观众表示,这部影片的感情非常真挚,会为樊锦诗和丈夫平凡的爱情与相依相守所感动;还有很多观众认为,通过这部电影能感受到几代人为了敦煌文化,付出的艰辛努力。
一千多年来,敦煌经历了辉煌,也经历了近五百年无人看管维护的荒凉。直到新中国建立,文物保护的相关工作才不断得到重视,敦煌研究院随之建立。《吾爱敦煌》将三代科研人在敦煌进行的文物保护工作,很好地呈现出来,“尤其是樊锦诗老师,她的故事,值得铭记。”
在映后交流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就表示,“要把樊奶奶写进作文了”。樊锦诗感动中国的事迹,通过电影深入人心,成为小朋友眼里绝佳的作文素材。
事实上,早有几代文科生都曾将樊锦诗写进作文。她是好几代人的青春。当这个青春走进大银幕,遗憾的是,却排片不足,导致很多网友在网上高呼,“希望增加排片,去影院感受敦煌的壮美和历史的厚重。”
红星新闻记者 蒋庆 李瑞峰 编辑 程启凌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