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有哪些看点?

陕西神木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有哪些看点?

00:00
09:37

11月29日,位于陕西省神木市的石峁博物馆建成开放,展区面积5943平方米,展出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文物688件,这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峁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新京报记者从石峁遗址管理处获悉,石峁博物馆免费为公众开放,预约参观办法正在制定中。

据了解,石峁博物馆基本陈列包括“巍巍石峁”“王者之城”“都邑生活”“赫赫之名”四大板块,主题为“中华古国·文明王都”。这座博物馆的展陈有什么看点?展品有着怎样的故事?

石峁博物馆。 图源:石峁遗址管理处

石峁遗址是如何被发现的?

石峁博物馆的第一板块是“巍巍石峁”,主要讲述了石峁遗址在哪里以及如何被发现。

石峁遗址位于神木市高家堡镇,所处位置靠近黄河“几”字湾,属于河套地区,前承上游,后启下游,外接北方草原,内连中原腹地,是文化交流的“十字路口”。博物馆所在的神木市就分布有众多史前遗址,这些文明贯穿亚欧大陆,形成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石峁古城是这条通道上的一个重要枢纽,为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4000多年前,石峁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适宜植被生长。在遗址考古过程中,人们发掘了大量动植物遗存,共发现植物70科173种,兽类动物15种。

根据研究成果,工作人员在博物馆展区复原了4000年前石峁古城全盛时期,秃尾河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据专家研究和当地老乡们的经验,秃尾河水的含盐量比较高,对动物的生长非常有利。石峁先民在种植农作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从考古发现的鳄鱼骨板推断,当时的黄河流域也是适合扬子鳄生长的。

根据环境考古技术分析,大概在距今4000-3900年前后,东亚地区发生显著的气候变冷过程,石峁所在地区的人类活动发生了剧烈变迁。这也许是最终石峁古城衰落、石峁族群消失的原因之一。

1927年,天津《大公报》刊登“陕北发现匈奴古物——女王塚墓,为寇堡寨”的报道,拉开了石峁遗址被发现的辉煌历史;

1956年开展全国文物大普查,1958年有了关于“石峁山遗址”的明确记录;

1963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与西北大学联合对陕北榆林、神木、府谷等地的长城沿线进行调查时,踏查并记录“石峁山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并定性为龙山文化遗存;

1975年,戴应新先生在神木县先后四次收集玉器120余件并发表学术研究,使得石峁文化首次在学术界得到认识;

1981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受陕西省文物局委托,对石峁遗址皇城台的一角进行首次发掘;

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榆林市考古勘探工作队、神木县文体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石峁遗址进行区域系统调查和发掘;

2012年,石峁遗址正式发掘,至今仍在继续……

4000多年前的“石头王国”

石峁古城始建于距今约4300年前,废弃于距今约3800年前后,总面积4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6个故宫大小,是东亚地区已知规模最大的龙山时期石城。石峁古城主体为三重城结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王者之城”板块通过大量的石雕文物和微缩景观,向观众介绍石峁作为王者之城所具备的特质。

据考古人员介绍,作为考古发掘重要区域之一,皇城台大台基处共发现石雕70余件,其中20余件仍遗存于墙面,石雕种类可分为人面、神面、动物、几何图案等多种类别。

“王者之城”板块的镇馆之宝是一件大型的神面石雕,长度2.5米、重1吨以上,出土于大台基南护墙的墙基部位,属于护墙的特殊装饰建材。结合皇城台出土的陶鹰,这件石雕可能也具有同样的表意功能,比如说对于鹰的图腾崇拜。

博物馆的造型墙上,集中展示了各种石雕,有倒置的人面石雕,有三个神面的石雕,有单面、双面雕刻的石雕等。神面石雕以神面纹居多,有的是似兽非兽、似人非人的状态,有的比较写实,面带笑容。

据了解,石峁的动物类石雕中,蛇是最多的,其次是虎、牛、龟,还有蟾蜍、羊、马等。这些动物应该都是石峁人生活中常见的形象,也有龙及其他神兽等形象。古人把刻有动物形象的石雕砌筑在大台基护墙上,可能是想要达到沟通天地的目的。

此外,展览还通过石峁外城东门址的微缩景观介绍了被誉为“华夏第一门”的外城东门遗址,及其发掘过程中出土的文物。

石峁先民丰富多彩的“都邑生活”

4000多年前,石峁先民在石峁山上筑城池、备兵甲、定礼制、扶农桑,拉开了人类文明的序章。他们选择了半农半牧的生业模式,除了发展农牧业,还发展手工业,建立大型作坊,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也会供给其他族群,实现文化交流融合。

“都邑生活”板块通过各种实物的介绍,展现了石峁先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石峁先民既制作大型的玉器如玉刀、玉钺、玉牙璋等作为与神沟通的媒介,也制作小型的装饰品如玉环、绿松石串饰、水晶饰品等装点自身,展现自身的美丽与富贵。

据介绍,石峁遗址出土的石器分为磨制石器和打制石器两种,大多数都是日常生产所用的石刀、石斧、石锛和刮削器,数量很多,品类也比较齐全。跟骨针相关的纺织业,在石峁古城也有所发展。石峁先民还有着高超的制陶技艺,陶器的材质主要是以灰陶、黑陶为主,可分为夹砂和泥质两种。

这些器物非常直观地反映了石峁当时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

此外,石峁遗址还出土了很多外来遗物,像水晶、海贝、象牙、鸵鸟蛋等珍贵物品,产地遥远,分布不一。

石峁遗址的居住建筑主要分为地面式、半地穴式和窑洞式三种类型。整个石峁古城以皇城台为中心,距离皇城台越近,居民的社会地位越高,他们的居住条件就越好。

皇城台出土了很多乐器遗物,有口簧、石罄、骨哨、骨笛等,这些乐器构成了石峁宫廷音乐的基本形态;石峁先民的艺术造诣也是比较高的,他们善于绘画和雕刻,掌握了精湛的制作工艺。

我国目前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

石峁遗址的重要性在于它的价值和影响。

“赫赫之名”板块从阐释石峁遗址目前取得的成就开始介绍。石峁文化年代跨越龙山时代后期和夏代早期,这一时期正是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的关键时期,石峁文化作为北方地区的考古学文化典型代表,与其他文化共同推进着中国早期国家起源和发展的进程。

石峁与陶寺分别矗立于河套核心区域和中原腹心地带,年代接近,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3900年,石峁则距今约4300-3800年,两个遗址无论是在城市规划、城垣结构方面,还是日用器皿、用玉传统、丧葬习俗、彩绘习惯等方面,均表现出诸多相似之处。到了陶寺中晚期,两地来往密切,相互之间借鉴并交换了一些技术和文化。

据介绍,石峁文化的主体内涵与二里头文化无直接承袭或从属关系,但二里头文化中牙璋、长刀、玉戈等器类和器表出现了与“石峁式网格纹样”相似的“二里头网格线纹”,显示出二里头文化与石峁关系密切。同时,石峁皇城台大台基石雕中的龙形象与二里头文化中的绿松石龙、虎具有一定的相似性。石峁遗址出土的玉坠饰,与后石家河文化代表性的玉鹰笄有相似之处,可能是鹰笄的下半段。石峁牙璋可能影响至后石家河文化核心区域,而后石家河鹰笄和虎头的形象也发现于石峁遗址,这一现象印证着两支考古学文化的交流和互动。

石峁文化是良渚文化衰落后,与齐家文化、后石家河文化鼎足而立的一处重要的史前用玉中心。石峁遗址出土了用良渚文化玉琮改制而成的玉器,反映了两种文化存在融合。

据了解,石峁遗址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史前石筑城址,在中华文明序列中十分重要,它的每一次考古发现都备受世界瞩目。自2012年全面考古发掘以来,国内外许多知名考古学家都慕名而来,并且作出了很高的评价。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