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怎么“前”、怎么“进”

112. 怎么“前”、怎么“进”

00:00
11:47

112. 怎么“前”、怎么“进”


表示行走的还有“辵部”,也就是现在的偏旁“走之儿”。


辵,《说文·卷二下·辵部》乍行乍止也。从彳从止。走走停停。字形采用“彳、止”会意。段注:不拾級而下曰辵。鄭意不拾級而上曰栗階。亦曰历階。不拾級下曰辵階也。廣雅。辵,奔也


道,所行道也。从辵从首。一達謂之道。古代,一達謂之道,四達謂之衢,九達謂之馗(kuí九達道也。似龜背,故謂之馗)


迷,或(惑)也。从辵米聲。因失去方向而困惑。


进(進),登也。从辵閵省聲。看繁体字就清楚了,甲骨文古字形从隹(zhuī)、辵会意,隹指鸟,辵表示行动相关。“进”的本义指像鸟儿向上移动,或向前移动。引申为去朝廷当官。


再比如:《方言》说“逢、逆,迎也。自关而东曰逆,自关而西或曰迎,或曰逢。”《说文》:逢,遇也逆,迎也关东曰逆,关西曰迎。这里许慎用了扬雄的说法。迎,逢也。这三个字都从“辵部”,都有相逢的意思。


走部在《说文·卷二上·走部》,走,趨也。从夭止。夭止者,屈也。凡走之屬皆从走(p63)。是大步跑的样子。


赶,舉尾走也。从走干聲。指兽、畜翘着尾巴奔跑。


赴,趨也。从走,仆省聲。取急疾之意,跑过去。


趣,疾也。从走取聲。段注:疾釋趣馬也。取,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割下死敌的耳朵以示战功。所以,趣,表示奔跑追击残败的敌军,以求扩大战果。


步部在《说文·卷二上·步部》。步,行也。从止相背。凡步之屬皆从步(p68)。《釋名》曰:徐行曰步。甲骨文就是一前一后两个脚掌,一个“止”,一个“tà”(反写的“止”),表示走路。所谓“步人后尘”,就是踩着别人的脚印走。前脚跨出,与后脚形成的距离,称之为“跬kuǐ”(《扬子·方言》半步为跬);两脚各跨出一次,又称为“步”。所以《荀子·劝学》中说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史传大禹治水,生偏枯之疾,步不相过,人曰“禹步”。即,大禹得风湿痹症,走路一瘸一拐,只能拖着脚走,出现了一种奇怪的步伐,叫做禹步。人们因为太崇尚他了,觉得圣人的步伐一定大有讲究,便跟随着他一起这样走,这属于最早的追星吧。


步部只有一个“岁”字。岁,木星也。越歴二十八宿,宣徧陰陽,十二月一次。从步戌聲。段注:歲星一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歲而周天。从步。行於天有常。故从步


足部字,在《说文·卷二下·足部》。足,人之足也。在下。从止口凡足之屬皆从足(p81)。上面的“口”在甲骨文里其实是小腿骨的样子。徐锴曰:“口象股胫之形。”


跳,蹶也。从足兆聲。一曰躍也。段注:方言。自關而西秦晉之閒曰跳。“兆”本义是古人占卜用的龟甲上的裂纹,与“跳”的本义无关,只表音。


践,履也。从足戔聲。段注:履之箸地曰履。履,足所依也


,行不正也。从足皮聲。一曰足排之


蹇,跛也。从足,寒省聲。段注:蹇,難也。行難謂之蹇,言難亦謂之蹇。口吃也是“蹇”,蹇涩不能语。


止部在《说文·卷二·止部》。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p67)。段注:許書無趾字,止卽趾也


止部有个“前”字,古文写作“上止下舟”(),像人脚趾踩在船上的样子。所以,前,不行而進謂之。从止在舟上。不用走路却能前进,是脚站在船上不动,船行。


行部在《说文·卷二下·行部》。行,人之步趨也。从彳从亍。凡行之屬皆从行(p78)


术(術),邑中道也。从行术聲。指大道之脉络,段注:引伸爲技術。后来,思通造化,策谋奇妙,是为术士。


街,四通道也。从行圭聲。中间部分为“圭(guī)”字,在这里是声旁,指示读音,现在有“街溜子”,方言是gai溜子,就是古音。街,是城中大路的通称,一般两旁有房屋、商店。“街溜子”指街市中狡诈、霸道、油滑的人。


查,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盼云5G

    曲老师,怎么还没有出书啊?说文解字我都听了,想看书什么时候出书啊?

    曲黎敏 回复 @盼云5G: 我再去催

  • 重生的苹儿

    老师好!我现在明白了,老师的课,不只是在教我们学习经典,更是在教育我们如何恪守中正地做人!这是在传道啊!经典真真不能丢啊,这是慈悲。感恩!

  • 听友186209249

    今天继续学习写篆书,听曲老师讲说文解字,特别喜欢这个感觉,谢谢曲老师!

  • 苹青果

  • Superbadman

    街,在粤语中就是发gai音

  • 才有梅花便不同a

  • 平凡的笨蛋

    我还以为曲老师被逮捕了,吓我一跳!

  • VIP战队01

    给老师点👍🏻

  • 苹青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