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上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开幕。
全国美术高峰论坛由全国美展理论奖演变而来,是目前国内最顶尖的美术高峰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创办,自2018年起,已先后在济南、扬州、重庆、绍兴、上海陆续举办了五届,引导美术理论界进行基于中国当代自身发展现状的理论问题研究,以期更好地提升美术评论的质量。
本次在成都举办的论坛,邀请到了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宗贤等百余名来自中国美协、画院,以及全国高等院校等的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在今天上午的开幕式上,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是新时代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标志和理论建设的突出成果,印记了中国美术向前发展的履痕,自身也成为中国美术理论建设的标高。
“每届论坛在不同省市区举办,在研讨美术发展的全局的共性的主题,和推动研究地域美术这方面也形成了相互补益、相得益彰的有机联系,使研究成果更为丰富。”范迪安说,“四川省近些年在区域美术历史研究上也显得特别主动和活跃。例如关于抗战时期的大后方美术的研究,走向西部的美术现象和各方面美术创作实践研究都有了新的成果。”
范迪安
范迪安还提到近年来随着考古新材料的发现和与典籍文献的结合,中国美术的发生和发展有了新的研究视角,也为丰富美术史的书写做了新的准备。
发言末尾,他巧妙借用了与本次论坛同时举办的“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名家画四川作品展主题道——“不仅是‘入蜀方知画意浓’,同时我们也感到‘入蜀方知文脉长’。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极为深厚。新时代的成都,经济社会发展势头强劲,文艺创作和传播推广,更为这座公园城市建设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王平与杨晓阳
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王平向成都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杨晓阳颁发“全国美术高峰论坛·成都”铭牌后,上午的论坛随即进行。
围绕“新时代中国美术的话语体系构建”这一主题,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尚辉以《“人民性”作为中国式现代美术的话语灵魂》为题,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以《关于对主题创作的理解和实践》为题,四川大学艺术学院学术院长黄宗贤以《新时代美术发展的基石与路标》为题,分别做了深入阐释。
庞茂琨
黄宗贤概括了中国现代美术的三点价值诉求:一、对自身传统转换生机的强烈渴求;二、释放关于现代性的想象与诉求;三、与民族就往和国家现代性建构相连。“这注定中国现代美术不仅仅是艺术内部的变革,而且具有浓郁的政治学、社会学意义,其价值诉求远远高于形式创造诉求。”
不止一位专家在发言中都提到了将于明年举行的第14届全国美展。五年举办一次的全国美展,是我国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目前许多优秀艺术家都在全力准备参加全国美展的精品之作。
黄宗贤则以全国美展的部分参展作品为例,特别指出了在新时代美术创作中值得反思的“景观化”等现象。“比如对日常生活的景观化,抽掉了思想人文内涵,不追求象征价值也缺乏价值判断,景观的在场遮蔽了情感的真诚性,令画面成为廉价的视觉消费品。”
黄宗贤
还有,在呈现艺术效果的时候,许多画家误把精良制作理解为细腻,而写意韵味和精神则被弱化。黄宗贤认为:写意不仅仅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审美态度、时空意识和超越精神。
另外,图式语言的同质化也是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采用拼贴手法来“创新”的作品,黄宗贤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单纯地将图像元素拆解拼贴,没有任何价值。
种种问题,都有着相通的本质:画面下是否有更深的思考和情感的表达,是否容纳了时代的回声,并用艺术对这世界发问。“经典作品,总是蕴含着对生命价值与尊严呵护,对人生悲苦与人生意义表现,对人生理想与韧性光芒讴歌,对诗意栖居人生境界追求。”黄宗贤说,“以人为本是中国新时代艺术,也是人类一切伟大经典艺术内在魅力。”
据介绍,本次论坛为期两天,来自中国美协、画院以及全国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们还将围绕“‘一带一路’主题美术主题研究”“入蜀方知画意浓:成都美术专场”等重要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姚叶红参展作品《天府胜境》
论坛期间,由成都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府新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入蜀方知画意浓”全国名家画四川作品展,也在成都广汇美术馆同步展出。
本次展览汇聚了郭汝愚、秦天柱、李兵、梁时民、姚叶红、陈志才等一批国内知名美术家描绘的四川、成都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城市发展的优秀美术作品,展示了四川和成都地区丰富的自然风光魅力与独特的文化艺术内涵。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