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中国志愿军为爱放弃国籍,入了朝鲜籍,晚年携七子归国定居

1959年中国志愿军为爱放弃国籍,入了朝鲜籍,晚年携七子归国定居

00:00
15:37

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朝鲜战争爆发,应朝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战场。在此期间一名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姑娘之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

但是战火纷飞的年代,爱情的火花又能燃烧多久呢?

何况还有一条国籍的鸿沟横亘在爱情之间,然而事实是他们之间的爱情火苗不仅没有熄灭,反而越燃越旺,以至于志愿军战士放弃国籍,加入朝鲜籍的地步!

但到了晚年,他却带着七个孩子回归祖国。

那么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志愿军战士要放弃国籍,为何他晚年又选择回国定居呢?

奔赴朝鲜战场

朝鲜战争爆发,我国边境形势危急,党中央毛主席综合考虑之后,决定组织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就这样,一批批年轻的志愿军出发了,目的地朝鲜,目标保家卫国!而王兴复就是其中之一!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还不满一年,虽然新中国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摆在我们面前的困难并不小。

国内国民党的特务,土匪、反革命分子都未完全肃清,人民群众随时可能受到迫害,台湾也没有解放。

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虎视眈眈。这时,朝鲜战争又爆发了。

美国操控联合国,集结起一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侵入朝鲜。在朝鲜战场上显摆美帝国主义的军事实力。朝鲜军民无力抵抗美帝国主义的淫威,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日成向我国请求援助。

收到求援消息的党中央和毛主席很是为难,到底要不要出兵呢?新中国刚成立,我们自己的战争创伤还未痊愈,华夏大地百废待兴,我们的建设任务迫在眉睫。

如果不出兵,从长远来看,美国一旦占领朝鲜,到时候美国人与我们是近邻,两国之间没有任何缓冲地带,他们要想在我们的边境寻衅滋事,简直不要太容易,到时候我们的边境将永无宁日。

再看眼下,说美帝国主义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并不为过,美帝主义蠢蠢欲动,不断挑衅我们。美国的战机无视我们的警告,接连在我国上空出现,对我国边境城市狂轰滥炸,让我国边境军民苦不堪言。

不仅如此,美国第七舰队开赴台湾海峡,游弋在我国南海海面上,这种行为士可忍孰不可忍。综合考虑我们决定向朝鲜出兵。

10月19日,所有的战士们怀着满满的信心前往朝鲜。此时,队伍中间的王兴复可能怎么也想不到,他这一去没有把命丢在朝鲜战场,却把“心”丢在了那里。

更没想到,他能活着走下战场,此后却无法活着回国。而这一切只因那个朴实可爱的朝鲜姑娘,那个姑娘成了他此生最大的牵绊!

王兴复,辽宁省海城人士,奔赴朝鲜战场时入伍仅一个多月,高小毕业,在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年代,属于高文化水平的人。

因此,王兴复在进入朝鲜后,上级领导考虑到人尽其才,并没有让王兴复到前线直接参与作战,而是王兴复安排到后方工作。

不过王兴复在后方并没有待多久,就被编入安排了适合他的新工作,主要是要前线的物资运输,接待伤病员及过往的部队。但王兴复的工作内容与其他同志还有所不同。

由于王兴复的文化水平较“高”,他先在团政治处任职,随后又担任政治部主任的通讯员,还参与文印工作,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时,王兴复在参谋处工作。

王兴复虽然一直在后勤工作,但是战争的残酷他是亲身经历了的。入朝作战三年,三个寒来暑往,我们的战士们冬天顶着严寒,夏天冒着酷暑,与美帝国主义誓死较量。

反观,美帝国主义的军队,他们的战士吃着牛肉罐头,喝着咖啡,武器精良程度远超于我们,但就是在这样的鲜明对比下,我们还是让美帝国主义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

历时三年之久的朝鲜战争终于结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军民一道打败了美帝国主义,真正打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威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威,极大的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王兴复等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在逐步撤出朝鲜。这时王兴复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回国志愿军的名单上,王兴复真的要因为那个姑娘留在朝鲜吗?

申请留在朝鲜

原来王兴复等一行志愿军没有第一时间回国是志愿军上级的决定。

朝鲜战争期间,穷凶极恶的美国人没有放过朝鲜的每一寸土地,战争结束时,朝鲜都是美国人的飞机狂轰滥炸后的焦土。

志愿军看着无家可归的朝鲜人民,看着他们眼里流露出的悲伤,实在不忍心就此别离。

于是志愿军高层领导决定将伤病员先行撤回国内,尽快接受医治,留一部分战士们需要在当地进行安抚工作,帮助当地的居民进行战后的恢复工作。

而王兴复就在留下来的这批人中。此时年轻的王兴复尚不知这是他命运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留在朝鲜的志愿军们依旧在兵站生活,只是王兴复所在的兵站迁到了朝鲜平安南道江东郡,兵站附近就是一个有着几十户军村的小村庄。

志愿军平时会去村里帮村民修建房屋、做农活,而村民们也会时不时给志愿军们送来一些粮食以及御寒的贴身衣物。

在与兵站来往的村民中,有一个小姑娘引起了王兴复的注意,这个姑娘会讲汉语,但是会的词汇并不多,仅能和他们做简单的交流。

即使是这样也让离家多年的王兴复兴奋不已,在异国他乡突然听到自己的母语,想来这种感受也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因为这个姑娘会讲汉语,彼时王兴复又是血气方刚的少年,两个年龄所差无几的年轻人在一起又总能找到共同话题。

久而久之两人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王兴复得知这个姑娘名叫吴玉实,本地人,与1941年出生,此外还了解了其他一些情况,吴玉实对王兴复的情况也有所了解。两人的交往日益密切。

兵站放电影时,王兴复会邀请吴玉实去兵站看电影,兵站举行联欢会时,王兴复还会热情邀请吴玉实参加,每当这时正处花季的吴玉实便会精心装扮自己“盛装出席”。

不仅如此,吴玉实平时闲来无事时也经常会去兵站拜访王兴复。

每当这时,王兴复就会拿出兵站分发的水果、馒头热情款待吴玉实。

而且为了践行礼尚往来的好传统,王兴复也会经常去吴玉家,年轻力壮的王兴复每次去吴玉实家,都会帮忙干活,给吴玉实的家人留下来非常好的印象。

就在两人这样一来一去的交往中,王兴复发现自己对吴玉实的情感发生了变化,她在他眼里在也不是天真可爱的小妹妹了,他对她多了几分对异性的欣赏,见到她时满心欢喜,见不到时就会心情低落。

这种低落的心情,让他意识到他的爱情来了,他喜欢上了吴玉实。这让他很苦恼,不知如何是好,部队是不允许他们和朝鲜妇女恋爱的?

这份喜欢是不允许存在的!可是,他已经喜欢上了玉实,这份情感他克制不了!

就在他饱受爱情的折磨时,令他更难过的消息传来了。志愿军要即将全部撤离朝鲜,他们的归国日期很快就要到了,到时候他们踏上回国的列车。

从此他和玉实天各一方,再无相见的可能。

想想这可怕的结局,王兴复悲伤的心情又沉重了几分。悲伤除了会萎靡人的精神,简直毫无作用,王兴复决定不再这样下去,他决定做点什么!

于是,他找玉实袒露了心迹,令他兴奋的是玉实对他有着同样的情感,世界上应该没有比你喜欢的人刚好也喜欢你这样幸运的事了。

而令王兴复更没想到的是,玉实竟然说,只要他能留下来,玉实就嫁给他!王兴复激动的心情再也无法克制!

于是他找到了自己的领导,说明了情况,但是这情况让领导也左右为难,不知如何是好?就在领导抓耳挠腮之际,有人建议王兴复就地复原,这样就可以留在朝鲜了。

众人都认为这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于是王兴复立即行动办理复原。

经过中朝双方各层领导的协商,王兴复很快办理了复原。

这之后,王兴复又开始为申请朝鲜国籍忙碌。虽然这件事办理起来并不容易,但是好事多磨,王兴复最终拿到了朝鲜的国籍,顺利留在朝鲜和吴玉实结了婚。

王兴复终是没能回国,他为了心爱的女子,甘愿留在朝鲜!

所谓,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王兴复和吴玉实的爱情令人动容,他们的勇气令人钦佩。

虽然付出的代价是王兴复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朝鲜籍。但是,历尽千帆只要最终还是你,一切都值得!

而且他们后来回国生活也告诉我们一切都值得!

申请修改国籍

在王兴复的努力下,在中国和朝鲜政府的支持下,王兴复终于加入了朝鲜国籍,并和吴玉实结婚,生活在了一起。

正如王兴复所说,由于他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唯一一个加入朝鲜国籍,并留在朝鲜生活的中国人,所以他的很多批复文件都很珍贵,他一直小心翼翼地珍藏着。

和吴玉实结婚以后,王兴复夫妇便和吴玉实父母生活在一起。因为,吴玉实的父母此前都是江东郡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一共孕有四子三女。

可不幸的是,他们的两个大儿子都参加朝鲜战争,从此再也没有回来过,很大可能已经在战场丧生了。

而他们的两个小儿子也都不幸染病早去了,可怜老两口最终只能与三个女儿相依为命,后来女儿们相继出嫁,只有吴玉实陪在身边,所以王兴复夫妇也理所当然的承担了两位老人的赡养义务。

或许是吴玉实的两个哥哥没能活着回来,两位老人对志愿军出身的王兴复有着特别的感情,才愿意把心爱的小女儿嫁给他。

也或许是两位老人接连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再也经不起任何生活的刁难,所以王兴复选择留下来,而不是带吴玉实走!

但无论是留还是走,他们终归是生活在了一起,所谓“铁马冰河入梦来,铁马是你,冰河也是你。”婚后的王兴复去了当地一所华侨小学当老师。

虽然王兴复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师范训练,但是他将毕生所学传授给这些华侨小朋友们,恪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的师德,深受学生和家长们的喜欢,不久后就成了华侨小学的校长。工作顺利,婚姻生活也很美满。

王兴复时常感动于妻子的贤惠能干,而妻子吴玉实则时常沉浸在愧疚中。

她总觉得如果不是自己,丈夫回国后肯定有更好的发展,绝不至于屈就于小学校长,因而照顾丈夫更为用心,反观王兴复从来没有这样的想法。

或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或许在王兴复看来,自己的选择,无论什么样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无需埋怨什么。

如果我之所为,是我当时情境下的不得不为,那么又有什么可埋怨的呢?总之两人婚后的生活幸福,夫妻感情稳定,琴瑟和鸣。

不久后他们的两个孩子也接连出生了,本该是幸福的一家人,但是这时的华侨小学却出现了苦难,越来越难以为继,最后不得不停办,王兴复迎来了失业。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随后王兴复又去了一个国营牧场工作。

工作是解决了,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吴玉实的父母相继离世。王兴复的思乡情绪越来越浓烈了,叶落归根真的是刻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执念。

每一个华夏儿女,无论走多远,心里永远装着祖国。

于是,1963年王兴复第一次向朝鲜政府提出了回国定居的要求,但是被拒绝了。王兴复心有不甘,但又无可奈何,于是在这年春天携妻子儿女回国探亲。

而且在探亲期间,天公作美,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诞生了。

他们的回国日期不得不延迟,直到这年冬天,他们的签证不能再延期了,他们才回国。

但是,回国之后的王兴复,越发执着于回国生活,他又接连不断地向中国驻朝使馆发出请求,请求恢复国籍,并回国。

最终中国驻朝使馆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他的妻子和几个孩子不能一起回国。

这对于王兴复来说是不可接受的,于是他又不停地向朝鲜政府发起请求,经过层层审批,吴玉实及其几个孩子终于被朝鲜政府允许进入中国生活。

王兴复终于心满意足地携妻子儿女回到了心心念念的祖国的怀抱,也终于恢复了中国国籍。

结语

我们这一生是有多幸运才能遇见那个终其一生都要守护的人,既然遇见了就要紧紧抓住,不要轻易放弃!

入朝志愿军战士的人生王兴复或许谈不上完美,但是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如何取舍!面对命运的戏弄,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面对人生选择,两全其美,是最优解,我们当尽力追求,但如果追求无果,请学会接受,并努力用尽全力弥补!

人生这副牌,无论怎么出都会有遗憾,所以尽管大胆地向前走,大不了一边走一边弥补,路总有尽头,弥补也总能填补心中的愧疚!

参考文献:沈殿成.朝鲜战场上跨国之恋[J].侨园,2003:44-45.

本文由“睿鉴历史”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谢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