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摸美军过河?中国轰-20要按美B-21隐身轰炸机设计吗?

继续摸美军过河?中国轰-20要按美B-21隐身轰炸机设计吗?

00:00
09:24

在当地时间11月10日美国空军首架B-21型隐身轰炸机成功首飞后,关于该型飞机的讨论就频频见诸网络,我这几天也看了不少贴文,大家讨论的焦点大概有下面几个方向:

其一,B-21型轰炸机的技术性能,其实不仅仅是咱们在讨论,美国军迷们也在讨论,讨论出来的结果大相径庭。比如B-21的最大航程数据,就从8000千米到14000千米不等;

其二,B-21型轰炸机的运用思路,这一点倒是比较一致,认为B-21的任务是多元化的,纵深穿透式攻击,防区外使用高超音速飞行器打击,战场态势感知和电子支援,无人机指挥等功能皆有;

其三,中国轰-20要照搬美B-21隐身轰炸机设计吗?B-21型轰炸机都出来了,那么它所代表的技术思路,设计指标,运用模式等,是否符合中国空军的客观实际,B-21型战略轰炸机的出现,是否会对中国空军未来同类装备的研发,产生比较大的借鉴意义和趋同效果呢?

一、B-21的研发思路

我们来重点说一说第三点好了,从B-21型战略轰炸机的技术思路来看,大伊万认为该型飞机的技术思路,代表了未来战略轰炸机的发展方向。

毕竟从上世纪80年代起,传统的轰炸机去临空轰炸就已濒临过时,而B-2为代表的多波段全向低可探测性能,或者以图-160为代表的超音速冲刺性能,就是战略轰炸机为了重新实施穿透性攻击所作出的最后努力。

但随着以S-300PS和PAC-2为代表的远程区域防空系统,以及以F-15C和米格-31B为代表的拦截机形成战斗力,光靠超音速冲刺,或者全向低可探测性能要实施突防,也并不保险。同时,由于图-160和B-2的造价昂贵,产量较少,一旦临空轰炸发生战损,损失是难以接受的。

但是,战略轰炸机的优势还是存在的。首先是航程远,具备跨战区甚至跨洲际打击能力,是衡量一支空军是否是战略空军的重要尺度;其次是挂载构型多样,尤其是可以携带远程空射巡航导弹,这一性能是诸多战术飞机所不能及的;再次是机体够大,较大的机体不仅带来了更多的燃油,更多的弹药,还可以携带更多的电子设备,为轰炸机的升级提供了更大的潜力。

因此,目前的战略轰炸机,基本的打开方式,基本上都是携带各型号空射巡航导弹实施防区外攻击,未来的战略轰炸机也必然会沿用这一趋势。

同时还应当继续发展其优势性能,比如在低可探测性能方面,新一代战略轰炸机应当继续发展其全向隐身性能,同时应发挥其机体较大、升级潜力巨大的技术优势,对其机载航电系统进行加强,以适应多种形式的战术任务。从这一点看,B-21型轰炸机很好地延续了战略轰炸机未来发展路径。

在基本保持、乃至进一步提高其低可探测性能的基础上,相对B-2轰炸机强化了其防区外攻击的能力,通过加装ECM/ESM模块提升了其多任务能力,甚至还可以携带AIM-260空对空导弹,实施战场分布式打击,打击对方位于战役纵深内的目标等。这体现出的战略轰炸机放弃“轰炸”、转型任务多元化的技术思路,是基本正确的。

二、B-21的设计指标

从设计指标来看呢?B-21型战略轰炸机在技术指标上,是做了妥协的。

毕竟B-2轰炸机的飞行性能虽好,但是造价太贵了,一架20多亿美元的造价,而且还是2000年左右的美元币值,放在现在这飞机怕不是一架奔着50亿美元过去了。对于美国来说造这么贵的飞机纯属有病,根本造不了多少,规模上不去,作战运用就受到极大限制。作战运用受到极大限制,战略轰炸机再怎么强调它的任务多元化,它的出动架次上不去,那它的任务多元化也多元化不起来。

因此,B-21在技术指标上,基本就是一句话:降标,走量,特化性能。说它降标,B-21的最大航程,MTOW,载弹量等,相比B-2做了全面弱化。比如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貌似也就100来吨,这个数据比图-16大不了多少,甚至还不如被苏联空军定义为中型轰炸机的图-22M3;最大航程有所缩水,其典型任务构型下的作战半径普遍估计是在4000千米左右,这个数据吧和中型轰炸机其实差不多;最大载弹量据说是13.6吨,比B-2轰炸机一下子缩水了一半,总而言之B-21主打一个经济适用。

降标之后,美国给B-21定的预期采购价格是一架6.6亿美元,其实这个数据最后大概率打不住,但是哪怕能够降低到一架10亿美元左右那也是可以接受的,这也是为什么美国打算购买起码100架B-21的原因。造价低了,美国空军又能买得起了,又能买得起之后,部署到特定战区的数量就上来了,数量上来了,出动率就高了,以B-21为核心展开的空中战役布势就能推下去了,不然都是空中楼阁。

而从性能特化上,B-21型战略轰炸机已经基本放弃了B-2为代表的跨洲际实施穿透性攻击的能力,而是改为使用前沿基地部署的模式,比如部署在第二岛链的基地,对亚洲大陆的目标实施打击。毕竟在性能降标之后,再强调实施穿透性攻击就没有意义了,而亚洲大陆面向东部的、极为密集的多基站分布式反隐身雷达体系,也让一切战略轰炸机的穿透式攻击危险性极大,除非从亚洲大陆防守较为薄弱的西部进入。

总而言之在性能定义上,B-21其实更类似于美军最早搞出来的那些中程轰炸机,比如B-47同温层喷气、B-58盗贼等,简单来说一句话,就是放弃部分性能指标,全力以赴以美军未来的主要预设战场进行兵力建设。

三、更适合我们自己的B-21

这个装备的研发思路和由此确定的性能指标,对于我们其实借鉴意义蛮大的,毕竟任何装备都不是单纯的单一装备,而是要内嵌进入作战体系,以作战体系来展开装备研发的。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在未来面临的主要预设战场是什么,我们的主要打击目标有哪些,我们的主要打击手段是什么?这些对于我军的新一代轰炸机研发,其实应该是最为重要的衡量尺度。

很多军迷现在一提到我们的新轰炸机,动辄就是希望我们和B-2比肩,可以直接从老家飞到美国去转一转,那么我们就要问,战略轰炸机直接飞到美国去溜达,对我们来讲现在算是个重要性能吗?如果我们为了这个性能,付出的代价是让我们的新一代轰炸机造价堪比B-2,结果根本装备不了多少,只能作为战略预备队守家,那我们搞这个轰炸机的意义在哪里?难道就是为了满足军迷或者军种美国佬有,我也要有的恶趣味吗?

事实上,以我军现在作战体系的建设情况看,基本上和美军殊途同归,二者的主要预设战场是比较趋同的,都在亚洲大陆到第二岛链上的这浩瀚大洋。因此对于战略轰炸机来说,能够从本土飞到第二岛链,或者干脆在第一岛链发射高超音速飞行器打击第二岛链的目标,应该是战略轰炸机最为重要的技术指标。

而能够在预设战场遂行多种类型的作战任务,比如内嵌进入由多型号隐身战斗机、海军舰载隐身战斗机、陆基大型无人侦察机、战略侦察机等组成的空中作战体系,承担起从防区外打击,到战场态势感知,到电子信息支援,甚至到实施分布式空中进攻作战,应该是这些战略轰炸机最为重要的战术性能。

同时,考虑到相比需要进行穿透式进攻、比如打算真的从中国西部渗透进来的美军B-21,我军轰炸机实施穿透式进攻的场景相对比较少,更多地会选择使用空射高超音速飞行器解决问题。因此,不排除我军轰炸机在部分性能上,相比美军会更加特化,比如使用高超音速飞行器的性能,这个可能会让我军的轰炸机和美军的B-21呈现出少许的不同点。

总而言之,随着B-21型战略轰炸机的首飞,美军可谓是再度为上三常的战略轰炸机研发树立起了一个标杆。这种标杆不能说对于我们完全适用,但是美军在新一代战略轰炸机的研发上,瞄准战术体系研发作战装备,挖掘战略轰炸机的性能潜力。同时在部分技战术性能上适当做做减法的办法,其实对于我们来讲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而B-21型战略轰炸机的部分技术性能,尤其是它的隐身性能,还有它的航电设备,先进设计方法等,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不过咱们也不用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有同样的,适应我们自己作战体系的装备,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那个时候没准B-21就要来仰望我们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