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省份10月CPI同比下降,未来走势如何?专家:明年开春或重回温和上行区间

20省份10月CPI同比下降,未来走势如何?专家:明年开春或重回温和上行区间

00:00
07:35

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了31省份2023年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10月有20省份CPI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七个月回落。此前,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全国CPI同比下降0.2%,环比下降0.1%。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 图据国家统计局

11月24日,对于CPI增速持续低位徘徊,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接受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表示,当前居民消费价格增速整体位于历史低位,与消费增速不及预期相契合,反映出当前居民有效需求相对不足。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称,整体看,10月CPI走势是继9月之后的第二个月走弱。展望未来,预计明年临近开春CPI中枢或能重回温和上行区间。

20省份CPI同比下降

专家:良性供给冲击拉低通胀率不可忽视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10月份CPI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下降2.1%,衣着价格上涨1.1%,居住价格上涨0.3%,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6%,交通通信价格下降0.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2.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1.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3.6%。在食品烟酒价格中,猪肉价格下降30.1%,鲜菜价格下降3.8%,粮食价格上涨0.6%,鲜果价格上涨2.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1-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4%。

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分类别同比涨跌幅 图据国家统计局

分地域看,青海、天津、内蒙古、上海、河北、黑龙江、广东、海南、甘肃等9省份同比上涨,北京、浙江持平,江苏、江西、安徽、辽宁、湖南、云南、陕西、宁夏、吉林、福建、山东、广西、四川、湖北、山西、重庆、西藏、河南、贵州、新疆等20省份同比下降,其中,贵州、河南、山西等3省份物价连续七个月回落,新疆是唯一降超1%的省份。

对此,苏剑分析认为,CPI走低除反映出当前居民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外,良性供给冲击对拉低通胀率的影响也不可忽视。他解释,从拉低CPI因素来看,主要是食品、能源价格增速下滑导致的,这与西方国家的通胀影响因素正好相反,和中国积极发展多边外贸关系,为国内粮食、能源提供充足保障有关。

温彬也认为,从原因看,一方面食品价格对物价的拖累影响较为明显,这与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粮食安全和食品供应保障,以及猪肉产能去化偏慢导致的价格持续低迷有关。另一方面,耐用消费品价格整体偏弱,主要是近年来我国汽车、消费电子产品产业链效率不断提升,但在外需回落的情况下,国内市场出现了一定供过于求的现象。因此,尽管今年以来服务需求整体在复苏,但也易受到节日等季节性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

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不足

需警惕因猪肉价格过山车式波动,引发CPI增速上涨

“价格走低本身对于居民公众来说是一件好事,意味着同等条件下居民的实际收入是上涨的。”苏剑同时也指出,CPI增速走低实际反映出的问题是当前经济活力的下降,居民有效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也就是随着经济下行压力的加大,居民存在收紧钱袋子的现象。

苏剑表示,促进居民消费可持续增长的根本在于稳定就业、收入预期。在他看来,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98元,同比名义增长6.3%,低于半年0.2个百分点,是导致当前消费需求难以明显扩张的主要因素。

市民在超市里选购商品。

如何改善这一现状?苏剑建议,一方面,稳定居民财产价格,另一方面建议改善社会保障制度。苏剑举例说,2023年以来,无论是股市还是房地产市场均处于相对低迷的状态,改善居民财产性收入走低的趋势,对消费需求会产生刺激。此外,当前居民不是不想消费,而是不敢消费,改善保障制度,解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也会刺激消费需求的扩张。

苏剑提示,2023年以来,政府出台降准、降息等诸多稳增长的刺激政策,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尽管当前CPI增速相对较低,但猪肉价格在中国CPI中的地位不可撼动,需要警惕因猪肉价格过山车式波动引发CPI增速上涨。

未来CPI怎么走?

专家预测:明年开春或重回温和上行区间

苏剑看来,目前的CPI走势已过底部,后期大概率上涨。

他分析,一方面,9、10月份部分经济数据已经释放出经济企稳的信号,经济恢复加速促进CPI增速上涨;另一方面,受基数效应影响,自然走势下CPI增速也存在上行的空间。此外,万亿国债启动,加速四季度经济恢复,对CPI增速上涨会产生间接影响。

温彬表示,综合来看,目前的走势反映了我国经济供给保障持续加强,但内需恢复仍然较缓的特征,同时,外需在全球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的情况下也难以对这部分过剩供应进行有效填补。展望未来,预计明年临近开春CPI中枢或能重回温和上行区间。

11月15日,在国新办就2023年10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影响物价水平的主要因素趋于改善。经济运行整体上延续着恢复向好的态势。从需求变化来看,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是在持续恢复的。从货币条件看,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市场流动性总体合理充裕。基于这些因素判断,下阶段价格低位运行的状况将会逐步缓解,不会出现通货紧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绿树琼枝

    专家:很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