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改进社保服务,别让灵活就业留“死角”

正观快评:改进社保服务,别让灵活就业留“死角”

00:00
03:11

日前,据人社部负责人介绍,部分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等人群没有纳入社会保障,存在“漏保”“脱保”“断保”的情况。有调查显示,社保缴纳是困扰灵活就业者的首要问题,收入较低、工作稳定性较差、工作连续性较弱等情况,使得该群体参保积极性不高,且难以保证持续缴纳,容易断缴。

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灵活就业群体越来越庞大。然而,社会面上,即使社保的覆盖率逐步提高,对于部分灵活就业者来说,是否缴纳社保也是一件非常纠结和烦恼的事情。

与正规就业者相比,灵活就业人员收入不算高、工作不稳定、职业发展性不强,各种压力和现实考虑迫使他们更倾向于“活在当下”,而非对社保这类未来消费作出安排。特别是一些“北漂族”“沪漂族”,不打算长期定居,也不考虑购房购车,自然对社保缴纳的连续性也没有过多追求。

正因如此,灵活就业者的参保积极性大多不高,且难以保证持续缴纳,容易断缴。灵活就业因而成为社保难以覆盖的“死角”。

不过,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意愿不高,不只有主观原因。客观来说,不少自由职业者其实清楚参保的好处,也想积极参保,但遇到了受户籍限制无法在就业地参保、用人单位不交社保等难题。

也就是说,灵活就业的社保覆盖面不广,既有就业者个人选择的“不愿”,也有更深层次上的“不能”。鉴于此,当前的社保服务仍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一方面,可以适当降低灵活就业者的个人缴纳基数或比例。今年8月,中国青年报社发布一项调查,其结果显示,57.5%的受访灵活就业者认为个人缴纳的费用高、负担不起;57.8%的受访者希望降低个人参保的缴费基数或缴费比例。如果能从这方面入手,适当下调个人缴费基数或比例的空间,增加政府补贴,形成激励机制,应该能有效减轻灵活就业者的经济负担,提高其参保积极性。

另一方面,可以为灵活就业者设置专门的参保制度。以工伤保险为例,有专家指出,目前《工伤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法》只针对劳动关系标准化的就业进行了相关规定,而灵活就业拥有很强的自主性,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变化太多,无法有统一标准。因此,想要扩大社保覆盖面,需要进行底层设计,探索全民化的社保体系,在兜底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就业群体实行差异化,区分不同的保险类型、待遇方式等。

释放浓浓民生暖意,应是社保服务“量身定制”的着力点。为此,既要加快建设并形成符合灵活就业群体特点的社保体系,同时也要采用灵活方式、调动各方力量,以基金、慈善等方法,解灵活就业人员的燃眉之急。满足了人们的社保需求,参保意愿和积极性自然会水涨船高。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