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示区3年,有何成效?北京市副市长答新京报

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示区3年,有何成效?北京市副市长答新京报

00:00
03:21

在11月24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副市长司马红在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3年,形成了3批60多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国务院近日批复的“示范区2.0方案”则是更深层次的改革开放探索。

近日,国务院批复《支持北京深化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工作方案》,全文已于昨日公开。该工作方案是在2020年出台的示范区1.0方案基础上的迭代升级,因此也被称作“示范区2.0方案”。

自2020年9月至今,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已有3年多时间。商务部数据显示,3年多来,北京聚焦科技、电信、文化等现代服务业,实施了120余项高含金量的试点举措。从2020年9月到今年9月,示范区累计吸收服务业外资457.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业吸引外资的11.2%;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5.9%。

司马红表示,三年来,北京实施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并构建了梯度型制度创新体系,包括贸易、投资、人才、知识产权等全环节改革,以及细分领域政策会诊等“微改革”。比如,在服务创新主体方面,全国首创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备即批准”,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用物品进口便利化制度等。在汇聚创新要素方面,全国首推过往资历认可机制等;外国人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覆盖全市15个窗口,办理时限缩短为5个工作日。三年来形成了3批60多项创新成果,向全国复制推广。

同时,130个标志性项目平台落地建设,如全球顶尖创新药研发企业亚太区总部、全国首家外商独资新设券商、全国首家航空领域碳资产管理公司等。搭建90余个功能性、服务型平台,设立全国首个数据资产登记中心、数据跨境安全与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等,建设了面向全球的新一代原创新药发现平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示范区设立以来,累计落地外资企业5千多家。

此外,重点园区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比如,天竺综保区以服务贸易为特色,大兴综保区以数字贸易、离岸贸易为特色,今年又新设全国首个以研发创新为特色的中关村综保区,探索符合研发特点的新型监管方式。目前,中德产业园围绕智能制造和数字经济,已集聚100余家德企;中日产业园重点发展先进制造、医药健康、数字经济,已聚集外资企业近百家;金融街、丽泽金融商务区等围绕金融主导产业,落地东方汇理全资子公司、新加坡易付达等多家国内外知名机构。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