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拒绝伪善——孔子的“狂者”面向 | 孔子的性情与志趣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37. 拒绝伪善——孔子的“狂者”面向 | 孔子的性情与志趣篇 | 北大杨立华讲《论语》

00:00
11:02

一、选篇及译文



二、逐字文稿

下面我们讲《子路》篇的一章,这一篇问题本身是谈“何为士”,就这篇所讲的这个“何为士”这个虽然这个内容我们(将来)还是要讲到,但重点我是要让大家看到孔子的性格。

其实孔子是一个非常有性格的人,只不过我们要注意(的)就是这个文言文,尤其是孔子的弟子记录的时候,记录下来的东西,就把极强烈的那个方面淡化了,所以至于读的时候不容易读出来。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这一章可以看得很清楚,那么子贡问的问题,就是问怎么才叫做士?这类的问题其实在《论语》里面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就好像问什么样的人是君子。


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士呢?孔子接下来就回答说,“行己有耻”,首先强调这个耻,做事有羞耻心。耻是一种内在约束的机制。甚至有人讲说中国文化是耻感文化,这么讲的时候其实有一种贬低。


其实无论如何,这个耻都是重要的,一个人若无愧耻之心,就没有了一个内在的停下来的机制。耻是让人内在停下来最重要的一个机制,就是说你既然以之为耻,你就不会去做。凡是你感到以之为耻的事儿,你是尽可能地要回避,不要让这样的东西粘到自己身上。关键就是你得有正确的那个羞耻心,一个是有正确的羞耻心,当然前提是得有羞耻心。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出使于四方不辱没国君,邦国君主的使命。

“可谓士矣”,能做到这两点的,就算作“士”。

曰:“敢问其次。”,那这就是子贡善于问题,层层推进。说如果次一等,达不到这个,次一等是什么情况?是什么样子?

“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宗族的人都称许他的孝,邻里邻居都称许他的悌,这个悌就是敬长,孝亲敬长,别人都称许他,这个也算,这个可以算。

曰:“敢问其次。”,如果再低一点,还有没有。

曰:“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硜硜”小石头相撞的声音。所以大家要注意,言必信、行必果在我们的日常语言当中是褒义的表达,其实是赞美。我们一般讲一个人言必信、行必果其实是我们称赞的,基本上可以被认为一种德目,一种德行的表现。但是在《论语》《孟子》里面,言必信、行必果都被认为是小人的表现。这个“小人”注意他其实不能简单的放在君子小人的这个对比的这个关系里,这个“小人”强调其格局、心胸之小,因为言必信、行必果是小信。


行必果的意思是行动很果决,言必信强调的是言出必行。但是,言是非常容易说错的。所以为什么儒家一直强调,或者孔子一直强调“讷于言而敏于行”,这个讷于言就是说话特别容易说错,那你说错了怎么办?你说错了难道也要落实吗?所以在这个意义上,一方面要慎言,一方面说错了得改,不能说错了还做。如果只要说了,就必须做。行动不仅果决,而且还要追求结果。其实这个不仅仅是果决,行动果决这件事本身应该不是错误的,应该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行动果决,同时又必追求结果,这个其实就是格局狭隘,对吧?因为结果其实不由你掌控,你做任何一个事情,如果你从结果这个地方去看,都有不由你掌控的部分。好了,所以“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其实从语气词来看是勉强,这个勉强也算是。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说现在这些从政之人怎么样?这句话,后面这句话看出孔子的性格了。

“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斗筲都形容心量气量之狭小,如此狭小的心量和气量,这些人怎么能算呢?那这个可以看出,当孔子这么说的时候,其实我们至少部分的能看到狂者的某个面相。

所以孔子是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如果不能够跟有中庸之德的人在一块儿的话,我愿意跟狂者和狷者在一块儿,因为狂者进取,这个狂者在《孟子》当中也有发挥,就是一张嘴就说古之人古之人,我不屑于跟今天的人在一块,所以进取。但是行不掩言,就是自己其实做不到,虽然志向高远,但是并不能做到,这是狂者。


其实我认为这一条里面其实能看出孔子的狂者的一面,“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如果你是能够真正的,如果我们还原当时的那个白话对话的场景的话,口语对话的场景的话,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个性和相当激烈的表达。所以人追求的首先应该是成为一个有缺点的君子。我觉得诚实的说,我们每个人能成就的是一个有君子意识,有君子的自我要求。但是不可避免地有某些缺点的人。上来就追求完人,大概成就的是一个假人。所以即使孔子都是有这样的性格,对吧。


王阳明晚年,阳明说我这一生就养得一个狂者。雄慈也是自居狂者,阳明晚年居乐诗十六首,里面有两句诗我特别喜欢,“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就“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那一章,里面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曾皙之狂,所以那个“点也虽狂”,讲的就是那个曾皙。别的同学都在那儿,因为孔子嘲笑了子路以后,别的同学都很紧张,弹得越弹越小,结果到他那,“点!尔何如?”然后“鼓瑟希,铿尔”,孔子问到他了,原来他一直在旁若无人地在鼓瑟,然后孔子问到他还“鼓瑟希”,而不是“鼓瑟止”。又弹了两下,然后余音未绝,所以“铿尔”,那个琴音还在弦上。“舍瑟而作”,把那个瑟一放,人站起来,然后说一句话,“异乎三子者之撰”,说我跟他们三个人的想法不一样。这一下子这个狂者的这个形象就刻画出来。所以阳明这句诗我特别喜欢,“铿然舍瑟春风里,点也虽狂得我情”。


首先是有君子的意识,就人得有一个君子的意识,另一个就是有君子的追求,成为君子的追求,然后并且以君子的人格来要求自己。但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一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缺点我们要改,但是不要伪,不要隐,不要装见过很多自己实际的德性达不到,却又想做得完美的人,其实也就成就了一个伪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区区犹欲理蝗馀

    孔子也说过:“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如果不能够跟有中庸之德的人在一起,我愿意和狂者、狷者一起,因为狂者进取,狷者能持正守己。狂者、狷者虽然都是有缺点的人,但好在诚挚、坦荡。孔子的“狂者”面向告诉我们,人的追求可以先是成为一个有缺点的君子。 成为一个有缺点的君子,意味着我们有君子的意识,有君子的自我要求。但不可避免的,我们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缺点我们要改,但是不会伪装、藏匿。如果上来就追求完人,大概成就的只会是一个假人。

  • Pearl2210

    以前一直以为是”纳于言”

  • 小波Xiaobo

    1️⃣耻,是知止于不该为之事。 2️⃣讷于言,说得快说得多,说的错。 3️⃣狂,做一个有缺点的君子。

  • 小波Xiaobo

    孟子说耻, 孟子曰:“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 孟子曰:“耻之於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 命运三重奏

    知止

  • 命运三重奏

    以礼呈仁❤。羞耻心,内因外果。敬畏心,外因内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