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毛主席给刘邓发出一封绝密电报,事后才知主席真高明

1947年,毛主席给刘邓发出一封绝密电报,事后才知主席真高明

00:00
06:29

1947年伟人发出一封绝密电报,刘邓看后冷汗直流,发生了什么事?1947年,鲁西南战役中,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领的二野12万军队在战斗中强渡黄河,一举消灭敌人四个整编师。此时,我军战士已是筋疲力尽,正是休整之际。刘伯承和邓小平却突然收到来自中央的标着3个“A”的密报。刘邓二人看罢密令,不由得冷汗直流。这份密令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消息,竟令两位身经百战的将军如此惊讶呢?1947年7月23日,毛主席要求邓小平和刘伯承率部于半个月内直出大别山。当时刘邓大军刚结束著名的鲁西南战役。虽然在这场战役中,我军大获全胜,但也损失惨重,正是需要修整的时候。刘邓二人认为此时挺进大别山过于冒险,应当先整顿好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等到时机合适再挺进大别山。28日,刘邓回电中央军委,如实陈述他们遇到的困难和接下来的计划,希望能得到中央的支持。但是,毛主席却不支持他们的想法,要求他们立即挺进大别山。7月29日,参谋人员将标着3个“A”的电报拿给刘邓二人。密报里表示如今陕北情况困难,需要他们两个月内牵制住胡宗南军,否则陕北难以打开局面,而且胡军也随时可能会东调,他们也会受到威胁。刘邓二人看完电报,认为毛主席言之有理。当时陕北几面受敌,如果他们能够牵制住一部分国民党军队,那将会大大减轻党中央的压力。因此,他们立即复电中央:“服从决定”。刘邓二人对部队进行一番整理后,于1947年8月7日悄悄挺进大别山。鲁西南距离大别山有千里之遥,这一路他们不仅要在条件特别恶劣、特别危险的环境中行军,而且还需要应付国民党三十多万大军的追击。显然,这是一步险棋,稍有不慎,大军将陷入危机。当时还是大暑的天气,他们除了要忍受暑气,还要忍受大雨天后的泥泞道路,战士们苦不堪言。很快,他们就来到了黄泛区,堪称 “死亡区”。这是一片“无人区”,脚下全是稀烂的胶泥,前脚刚起后脚立即陷下去。我们的战士毫不停留,迅速渡过了这段艰难的道路。等到我军向汝河挺进时,蒋介石才猛然发觉我军意图,亲自带兵追击,但为时已晚。蒋介石安排重兵把守汝河,但我军势如破竹。我们战士扛着上了刺刀的步枪,拿着手榴弹,一路走一路杀敌,不放过任何一个敌人和敌军据点。在我军战士的猛烈攻击下,国民党军队不敌,只能看着我军渡过汝河,向淮河进军。我军刚强行渡过淮河后,国民党的军队也追了过来。巧合的是,河水突然猛涨,拦住了他们的追击,他们只得眼睁睁地看着我军进入大别山。8月27日,经过20天的艰苦跋涉,刘邓大军顺利抵达大别山大别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刚好处于皖、鄂、豫三省交界处。我军控制住大别山,不仅直接威胁国民党南京政府,而且还直指郑州、洛阳、长江等地区,相当于直接在国民党统治区域中央钉上一颗钉子。同时,还可以打乱蒋介石的部署,让他不得不调兵回转守卫南京、上海、武汉等地,也可解了我陕甘宁和山东之危。刘邓大军如此“打”蒋介石的脸,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同年11月,蒋介石成立“华中剿总”,针对大别山来一场轰轰烈烈的全面围剿行动。他先是将海军调入长江,断了刘邓大军渡江作战的路,然后大部队开进大别山。对于刘邓大军而言,这注定是一场硬仗。因为他们没有大后方,只能靠自己解决吃穿问题,同时还要对战蒋介石大军。很多年后,当有人问起邓小平这段经历时,他说:“这是毛主席定下的了不起的战略行动,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任务,合格了。”刘邓大军顺利挺进大别山对我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毛主席所说:“这二十多年来,我们始终位于防御地位,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后,我们的革命战争正式转入战略进攻。”当时毛主席的部署是刘邓大军在大别山,陈毅、粟裕在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在豫西,三路大军遥相呼应。如此部署,牵制住了国民党一半以上的兵力,改变了整体战局,加速了国民党的败退。毛主席这一封加密电报直接改变局势,加快了新中国成立的步伐,真可谓“用兵如神”!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