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国旗竞选,有一作品342票高居榜首,因一图案硬伤无奈落选

当年的国旗竞选,有一作品342票高居榜首,因一图案硬伤无奈落选

00:00
05:47

1949年,开国大典上升起了第一面国旗,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那一刻,全世界的焦点都汇聚在了东方。国旗是一个国家的标志性象征,对于一个主权国家而言,拥有一面能代表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的旗帜,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历史使命。五星红旗的诞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从1840至1949年,在长达百年的屈辱史中,华夏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抗争精神,为创造新中国付出了极为惨痛的代价。1949年4月,第35军率先攻占南京,随后悬挂于总统府上空的旗帜落地,宣告国民政府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这个除旧革新的重大历史时刻,以毛泽东为首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社会各界爱国人士,都对一面象征主权和尊严的国旗翘首以盼。同年7月14日,征求国旗图案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全国上下都参与到了这场活动之中,各行各业都积极踊跃参加,仅用了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就收集到了近3000幅投稿。为了从几千幅图案中,评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国旗,还成立了一个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成员包括军政、文教、艺术等多个领域的翘楚。比如,大家熟知的叶帅、田汉、郑振铎等,大家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评选之后,终于在全国政协一次会议上,通过举手表决和投票等方式,确立了五星红旗为国旗的议案。在此之前,还曾出现过一个小插曲,现在大家熟知的五星红旗,当年在评选过程中,仅获得了15张选票。也就是说当初五星红旗,并不是国旗的第一选择。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曾联松,当时他在上海现代经济通讯社担任秘书。1917年,他出生在浙江瑞安,在瑞安初级中学读书时,就是一位思想进步的爱国学生骨干。后来,曾联松考入南京中学之后,在我党进步人士的带领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于1938年加入我党。正是因为曾联松有着十分丰富的斗争经验,并且在宣传部门任职多年,所以才会对设计国旗有着极为特殊的感情。曾联松在设计五星红旗时,之所以将旗帜的主体设计成红色,是因为在创立新中国的过程中,无数烈士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才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而黄色的五角星则寓意着,在红色大地上闪耀着希望的光芒,四颗小五角星围绕着一颗大五角星的设计,象征着党领导下的全国人民大团结。除此之外, 四颗小五角星分别代表了工、农、士、商阶级,也预示着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奋进。无论样式、色彩还是图案和寓意,都十分符合国旗的设计理念。不过令人意外的是,当初曾联松设计的五星红旗,只获得了十几票的支持。简而言之,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落选了。与此同时,在近3000幅投稿中,除了五星红旗之外,还有另外37幅作品被一同装订成册,继而供评选委员会成员做最终定夺。经过多番激烈的讨论之后,有一幅图案在38幅作品中脱颖而出。它就是和五星红旗十分相似的“复字第一号”,居然获得了342票的支持率。这幅作品的主体设计也是红地、一颗五角星,外加一条长条形的黄色横幅。据设计者阐述,这条黄色横幅代表着母亲河黄河,而左上角的五角星则象征党的领导。这幅作品的设计理念和寓意,征服了很多评选委员。黄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具有非常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韵味。不过也有一些评委对此提出了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这幅图案中的黄色条幅,仿佛契合了“隔江而治”的说法,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所以引发了较为激烈的争论。就在争论陷入僵局之时,田汉站了出来,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五星红旗简洁大方,而且还寓意着全国人民大团结,我认为这幅图案做国旗更合适。”最终,毛泽东在听取了大家的意见之后,经过慎重思考,拍板决定由五星红旗作为我国的国旗,而这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同意。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