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是高山》点映引发争议 业内人士谈真人真事改编的边界

《我本是高山》点映引发争议 业内人士谈真人真事改编的边界

00:00
03:50

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计划在24日正式上映,但近日在该片点映阶段,却因部分剧情引发争议。那么,真人真事改编电影怎么创作才合适?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边界线在哪里?近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名业内人士。

剧情引发争议

《我本是高山》海报上写着“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点映场后,观众对电影的改编有不少争议之处,比如张桂梅校长创建女校的信念感放错了位置,张桂梅在采访中曾表示,支撑她走下去的力量是心中信仰。但影片里,海清饰演的张桂梅几次支撑不下去的时候,电影闪回出现的都是去世的丈夫。此外,争议比较大的地方是现实生活中张桂梅学生的父亲酗酒,到了影视作品里,变成了母亲酗酒。很多网友认为这一情况有悖真实,让人无法信服。

面对这些争议,影片的编剧以过分激烈的言辞让事态进一步激化,虽然编剧很快删除了回应,但在网上依然造成了激烈的口舌之争。

11月19日下午,央视电影频道的官方微博@中国电影报道 在社交平台回应了电影相关争议,认为编剧的回应是失态的,但也指出,网上也有很多声音是来自追逐流量蹭女性话题热度的营销号,他们用“诈骗”的方式做影评,挑动着未看过影片的“吃瓜群众”。

业内人士:“大事不虚”是底线

《我本是高山》根据真实真实事迹改编,这次,对于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边界线也在网上引发热烈讨论,不少网友表示,应该“尊重事实,有理有据”,也有网友称,还原人物,可以适度戏剧。

对于真人真事改编电影的边界线,公众号“电影情报处”创始人、电影市场数据分析师“坦克”表示,只要人物的精神内核不变,在一定基础上适当做加减法都属于正常的创作范畴。

影视工作者肖先生表示,真人改编电影的所谓边界线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大事不虚,小事不拘”,在确保基本故事架构有事实根据的前提下,可以大胆进行艺术性的虚构,毕竟“真人改编电影”本质上是一部电影,而不是新闻专题片,它要符合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如果决定要用真实人物原型的真名来命名角色,那就要更加恪守“大事不虚”这个底线,否则极容易引发舆论争议。

提及为何《我本是高山》的改编引发了巨大争议,肖先生表示,除了央视电影频道提到的有营销号故意带节奏,试图通过引发争议博取流量之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在于,《我本是高山》改编的人物原型张桂梅校长并不是一个年代久远的历史人物,而是一个尚且健在的当代公众人物,这种近距离的改编更容易引发争议,因为观众可能会拿着放大镜去比对各种细节,甚至会用纪录片式的准确性去苛求创作者。

说起影评的“边界”,肖先生表示,只要是基于电影本身进行的正常评论,影评理论上没有所谓的“边界”。对此,“坦克”表示,《我本是高山》现在的评价已经不单纯是影评了,而是社会学上的舆论传播了,也给未来更多有口碑争议的影片提供了又一个案例。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无我非你

    各种的找借口 如果是历史,那还真不好评论 明明是眼前的事实!为什么还不遵循事实❗️就因为是电影。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