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观察丨垃圾分类,如何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

红星观察丨垃圾分类,如何让更多居民参与进来?

00:00
10:53

小小垃圾,牵着民生,连着文明。据统计,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约为每人每天0.8-1.2公斤。2022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到2.44亿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9%。而成都作为一个拥有超两千万人口的城市,一直在与垃圾“较劲”。

《成都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2023年底,全市实现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全程分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强制分类,14个试点示范镇率先建成家庭厨余垃圾收运体系;2024年,全市60%的镇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5年,全域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如何调动更多居民积极性,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如何让居民更方便地垃圾分类,让城市中的垃圾站更加“聪明”?红星新闻记者近日对此进行了调研。

〖垃圾分类清洁屋建在小区内〗

“小区厨余垃圾纯度达到80%以上”

11月6日,在成都二环路南三段的如意人家小区进门处,垃圾分类清洁屋正式投入运行。这也是全市第一个建在小区内的垃圾分类清洁屋,清洁屋具备灭蚊灯、除臭设备、空调、垃圾分类桶等,每个分类垃圾桶都采用以桶换桶的方式转运垃圾。

成都市首个建在小区里的垃圾分类清洁屋

如意人家小区是一个有300多户、千余人居住的老小区,清洁屋要承担整个小区的垃圾分类和暂存功能。在过去,小区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杂在一起,而现在,小区的厨余垃圾纯度达到80%以上。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紫荆社区工作人员陈美旭透露了其中的原因,“多宣传多引导”,今年三月份开始,社区微网格员、物管、自治组织开始上门宣传垃圾分类。

记者看到,在81岁小区居民王桂清的家里,专门准备了多个分类垃圾桶,“垃圾分类过去几十年我们都没有重视,现在可以说是一场‘革命’。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对不同的垃圾进行不同程度的利用,污染更少了。水果皮、蔬菜叶子就丢进绿桶,废纸、牛奶盒放进可回收物垃圾桶。”王桂清的家在一楼,她介绍称,以前生活阳台的门都不敢打开,“夏天里,苍蝇蚊子飞来飞去,垃圾分类及时处理后,环境也变好了。”

王桂清家里,专门准备了多个分类垃圾桶

据介绍,除了宣传以外,社区还通过适当的奖励来引导垃圾分类——督导员在清洁屋前,向来往居民发放“垃圾分类积分存折”,只要正确分类投放垃圾,都可以盖章积分,最后根据印章数量来换取小礼品。

〖建设垃圾分类一体化中心〗

不止是分类处理垃圾 也是科普基地

如何调动更多居民的积极性,让他们接受垃圾分类?“很多居民有顾虑,他们担心如果在家里把垃圾分好了,结果最后还是用统一的车辆转运。我们的做法就是消除居民的顾虑。”陈美旭说。

芳草静脉家园是成都高新区芳草街街道的垃圾分类一体化中心,辖区内的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以及大件垃圾都会在这里“集合”。据介绍,厨余垃圾进行直接处置,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和大件垃圾暂存,之后分别运到其他地方进行处置。不同的垃圾有不同的转运车辆,车身会标明“厨余垃圾专用运输车”“其他垃圾专用运输车”等。

“从分类的角度来说,城市里有害垃圾产生量很少,厨余垃圾产生量较大。”成都高建环卫负责人傅江透露,这些被收集起来的厨余垃圾,经处理后形成的有机质干渣和毛油,都可以进行再利用。每吨厨余垃圾通过处理后,可以得到约30公斤毛油用作制造生物柴油,65公斤左右蛋白质饲料,150公斤左右的虫粪有机肥料。

厨余垃圾处理后可以再利用

据介绍,在芳草静脉家园,收集到的厨余垃圾纯度逐渐增加,从原来的70%增至90%,这也提高了辖区内的处置效率和能力。

这一趟属于生活垃圾的“旅程”,正逐渐被更多人知晓。除了垃圾处置,这里还是一个科普基地,有专门的垃圾分类科普馆,“这不只是垃圾处理站,我们还想变成一个垃圾宣传站。我们主动邀请市民来参观,让更多人了解垃圾分类,从而参与进来。”傅江表示。

〖投用智能垃圾站〗

居民对垃圾“全生命周期”一目了然

除了日复一日的宣传,让居民愿意垃圾分类,还得尽量让居民明白垃圾分类不是一件麻烦事,所以城市中的垃圾站应该更智能、更聪明。

位于成都市武侯区红运街的玉苑小区,是一个28年的老小区,这里有420户、800余人居住,其中70岁以上老年人占到七成以上。最近,小区里新增三个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兼备自动感应、摄像头捕捉、垃圾溯源处理等多项智慧功能。

83岁的黄美英在玉苑小区生活了20多年,过去垃圾桶分布在每个单元楼下,夏天很容易产生难闻的异味。而现在,居民只需要靠近生活垃圾分类点,对应的垃圾门会缓缓打开,一旁的电视还会对后续的垃圾处置进行跟踪溯源。

“这套设备就是通过智能化方式,让老百姓方便投放垃圾,不让居民接触伸手。一旁的电视屏幕还会实时监测生活垃圾的‘全生命周期’,生活垃圾的处置路线,小区垃圾有没有减量,都可以看清楚。”吉福社区党委书记李含荣对此解释。

运行中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不需要接触自动感应开门

垃圾分类工作大致可分为投、收、运、处四个流程,前两个环节都需要居民高度参与配合。“我们在分类投放的环节就依托党建引领、微网实格,以楼栋为单位,把宣传做到位。在分类收集的环节,我们建立了一支统编监督员队伍,投垃圾过程给予指导,建立了相应的激励机制。”李含荣介绍,投得好,有礼品奖励。长时间乱投,在现场摄像头记录后,由监督员、物业等一对一进行指导劝诫。

李含荣说,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更多居民明白垃圾处置的每一步环节。

除了更“聪明”的垃圾分类站,玉苑小区里还引入了社会垃圾回收公司,向居民提供有偿垃圾回收服务。75岁的唐万琼正在将家里的坏鞋放进智能回收箱,通过这次投递,她收获了2.13元。衣物、纸箱、塑料瓶、玩具等都是智能回收箱的有偿回收范围,小区居民在小区里就可以换钱。据介绍,像这样的智能回收设备目前正在多个小区试点运行,为居民提供便利分类投放条件。

唐万琼将坏鞋放进智能回收箱,收获了2.13元

〖让更多居民参与垃圾分类〗

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年攻坚行动

2000年开始,中国在上海等8个城市开展试点垃圾分类。目前从全国来看,有46个重点城市全部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法规和政府规章。

玉苑小区居民黄美英是上海人,她的弟弟在上海居住。黄美英的弟弟也告诉了她一些上海垃圾分类的经验,“上海那边是家家户户有一个小桶,专门装厨余垃圾的,直接用桶来倾倒对应的垃圾分类桶里。这样的好处,是避免用塑料袋装厨余垃圾‘破袋’的问题。”黄美英居住的玉苑小区,对于垃圾分类做得较好的居民会送出礼品,其中就包括分类垃圾桶,方便专门盛放厨余垃圾。

11月3日,成都市分类办还组织举办了成都全市生活垃圾分类业务电视电话培训会,邀请到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宋薇博士讲课,为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业务骨干“充电”。宋薇建议,通过政策法规、管理体系、监督考核、宣传教育、组织动员等多渠道来做好垃圾分类工作。

成都也对垃圾分类提出新要求。在市分类办发布的《成都市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三年攻坚行动方案》中,明确了按照“有害垃圾必须分、厨余垃圾稳步分、可回收物精细分”的总体要求,2023年底,全市实现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全程分类,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全面实行强制分类,14个试点示范镇率先建成家庭厨余垃圾收运体系;2024年,全市60%的镇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25年,全域实现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全覆盖。

厨余垃圾处置流程

市分类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成都市“基层组织建设和社区治理、组织动员和宣传教育、分类投放、收运、处置”等短板弱项明显,在住房城乡建设部的评估中失分较多的实际,将大力开展“基层治理和宣传发动、分类投放、分类收运、分类处置”等行动,加快建设完善全周期分类体系。另外,抓实“有害垃圾全程分类、餐厨垃圾规范收运、大件垃圾便民收运”三个关键开展攻坚,以“小切口、小投入”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听友313630976

    一等座车票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