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宫斗”大戏,如何影响大模型未来 | 新京报专栏

OpenAI“宫斗”大戏,如何影响大模型未来 | 新京报专栏

00:00
05:59

在发布ChatGPT让大模型骤然成为科技革命代名词之后,OpenAI又以一场公开的“宫斗”大戏,将潜藏着的科技发展路线之争展现在众人面前。

据媒体报道,在OpenAI董事会宣布将原CEO山姆·奥特曼逐出公司之后,短短两天内,先后出现了“联合创始人辞职”“员工联名要求奥特曼回归”“董事会与奥特曼商谈回归”等峰回路转的剧情,而这场大戏的最新结果,却是以微软突然宣布奥特曼加入微软并将带领微软AI继续发展告终。

技术主义与商业路线之争

这场“宫斗”戏被认为与当年乔布斯被赶出苹果的公案极为相似。但如果细究起来,会发现两个案例有着诸多不同。乔布斯被赶出苹果是对企业发展路线的分歧,而分歧背后,是乔布斯本人在当年没有完全成长为成熟的企业管理者。

但种种公开报道显示,OpenAI的大戏不是对于“企业发展”的路线之争,也不是董事会对奥特曼本人作为企业CEO的能力存在质疑,而是OpenAI作为一个“非营利组织”的创立初衷与当下“大模型企业”的定位之间的冲突。

事实上,OpenAI是一家相对“神奇”的企业。从创立之初,OpenAI的宗旨就不是一家追求商业利益的企业,而是以推动通用人工智能的普及发展为目标的非营利机构。从种种公开报道和数次接受媒体采访中可以看出,如今在“宫斗”中被认为扮演着重要角色的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当初愿意从谷歌离职加入OpenAI时,也正是为了这个非营利的技术乌托邦梦想而来。

OpenAI的早期成功与身上的“技术乌托邦”气质密不可分。对大模型不计成本的投入、对超级人工智能的长远追求和相信技术力量的信仰,都使得ChatGPT在同期产品中能够做到厚积薄发。

但随着大模型开始以生产工具的形态不断进入各个领域,OpenAI也随之进入了一个路线分歧的临界点:是继续坚持技术至上的乌托邦路线,追求最极致的探索,还是像“运营一家商业组织”一样,布局生态、探索商业化和垂直应用?

对这个问题,OpenAI的员工显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不可调和的看法。这次“宫斗”,本质上是技术乌托邦主义与务实的商业路线的分歧。而长期以来,外界公认奥特曼在融资、商业化、应用生态探索等领域上有不可替代的能力,但在OpenAI完成了第一阶段使命后,这一分歧终于集中爆发了。

如今,很难准确地说这两派路线究竟谁对谁错。一方面,取决于你是站在科学家的立场还是商人的立场,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外界对大模型发展阶段的不同判断。

两条路线并非互相违背排斥

从历史上看,人类科技水平的突破需要一定的技术乌托邦精神,需要不顾成本投入的“疯子”,才能取得关键技术的最终一跃。而另一方面,这些科技成果如果要真正成为改变人类社会的力量,商业化的运作同样不可或缺,唯有通过明确的利益驱动、场景应用,才能使得一项科技变成普遍性的生产力革命。

例如,互联网的发明不是靠企业,但互联网能够改变人类社会的技术革命,事实上源自微软、苹果这些企业追逐利益的市场化行为。他们为了技术的通用性、普适性不断改良产品,从而加速了技术革命。

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更为微妙的节点。一方面,世界已经开始领略到通用大模型的威力,各国的科技企业都在垂直应用中开始了初步探索,另一方面,当下的大模型仍然不是成熟的完全体,处在前期雏形状态。

这场提前到来的“宫斗”戏结局,也预示了大模型的未来或许也将进入分岔路口。一类是以奥特曼加入微软为标志的,在现有通用大模型基础上开始进入垂直应用,并在应用之中继续优化和前进。国内外当前多数人工智能创业企业都正在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另一类则是以部分人工智能科学家为代表的科研路线,他们相信当下的人工智能仍非“超级人工智能”,担忧人工智能过早出于商业目标进行广泛应用而提前引发安全等问题,因此,会继续死磕下一次的技术跃迁,寻求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

这两条路线绝非互相违背排斥,长期来看,商业与科研齐头并进才是最优解。但在短期内,每一个路线都有各自的隐忧。例如,在大模型仍未完善的时候过早投入应用,很可能是对这项技术的透支与消耗,制造新的商业泡沫;而过于远离商业应用的科研,也可能会使得相关的前沿探索逐渐失去生命力。

从历史上看,能够长期领先的科技企业,都需要在“技术乌托邦”和“过早商业化”之间寻求平衡,例如建立实验室负责科研探索的同时,加快科研成果转化的效率和速度等等。

OpenAI没有找到走平衡木的最佳方式,而大模型要想未来真正改变世界,仍然需要怀揣科技的理想主义,找到众人可接受的务实探索道路。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