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限速、人车分流,能否为成都环城绿道管理“开良方”|封面深镜

骑行限速、人车分流,能否为成都环城绿道管理“开良方”|封面深镜

00:00
05:35

当下,成都环城生态区环线100公里绿道已成为备受市民、游客青睐的户外出行好去处,其中不乏骑行健身、休闲游憩的人。与此同时,绿道骑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人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强管理,规范绿道骑行等问题。

近日,成都市公园城市局和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联合组织专业团队编制了《成都市环城生态区绿道骑行管理办法》,面向社会进行第二轮公开征求意见。

面对环城生态区绿道管理这个新问题,11月20日,记者通过梳理相关管理规定,并对话骑行爱好者、市民、城市交通专家等,收集不同领域、不同角色关于优化绿道管理的“声音”,为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可行方向。

绿道骑行。图据受访者提供

01

环城绿道多次出事故 官方出台骑行管理办法

4月9日,成都环城生态公园一级绿道白鹤林立交附近,两名骑行者发生相撞事故,一名女孩受伤后不治身亡,该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之后,事发地点已专门设置扩音喇叭提醒过往自行车减速慢行,请勿逗留,并且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提醒来往的骑手减速,必要时下车推行。

这也不是绿道第一次发生事故,早在2022年5月,有着多年自行车运动经验的成都本土知名博主曾发布过一则视频“曝光”成都环城绿道的乱象,随意穿行行车道的行人、多人并排骑行等不安全行为在环城绿道上也十分常见,在绿道上发生的大大小小车祸不少。

在绿道如何安全骑行、怎么进行管理,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近期出台的《办法》中就做了一些规定,为确保骑行和步行者的安全,设置人车分流;全环限速标志限速值不应大于20km/h,人流密集区域、风险点限速值不应大于15km/h;在环城生态区绿道上,骑行人员宜佩戴安全头盔、护膝、护肘等防护用具等。

02

市民声音

绿道上能否进行专业骑行成为争论焦点

成都环城生态区环线有100公里绿道,一般骑行爱好者会花几个小时骑完一整圈,而对于普通市民,一般只会在绿道中一小段游玩。这就产生了问题,骑行爱好者会保持一定速度骑行,在旁人看来这样的速度过快,很容易发生事故。

征求意见发布后,不少市民发表了看法。家住绿道附近的市民刘女士认为,绿道是大家休闲娱乐之地,不是骑手的专用车道,就应该禁止在绿道进行专业骑行,而且周末有许多家长会带着孩子玩耍,骑行速度太快谁也不能保证行人的安全。

“限速20km/h对于骑行爱好者不太友好。”资深骑行爱好者肖先生则认为,一般骑行速度为30km/h左右,这个速度在安全可控范围内,如果路况较好、更专业的骑行者,骑行速度则可能达到40km/h。“但这个速度在绿道上还是快了,不提倡骑这么快。”他还强调骑行一定要戴头盔,不仅仅是在绿道骑行时要佩戴,平时骑自行车也应该佩戴头盔。

此外,对于在绿道骑行必须佩戴头盔,有市民持反对意见,认为没有可操作性、不应进行强制规定。

03

专家建议

限速、人车分流有必要 应加强绿道相关配套管理

“为保障绿道骑行安全,限速是有必要的。”西南交通大学副教授刘涛认为,对于人车混行路段,实行人车分流,有助于确保骑行和步行者的安全,电瓶车如果进入环城生态区绿道,也应遵守相应的限速规定,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行。

此外,他还说,要加强绿道引导标识标线和安全设施的建设,提升绿道使用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提升绿道基础设施的无障碍设置,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安全便利地使用绿道;加强绿道内和周边的互联网共享自行车停放管理,及时清理破损的自行车,确保绿道通行畅通;因地制宜地设置相应的休息区、服务区等配套设施。

04

多地曾出台管理办法

禁止电瓶车上绿道行驶 设置人车分流

记者梳理发现,全国多地已出台绿道管理办法。如《深圳市绿道管理办法》规定,本办法所称绿道,是指以绿化为特征,串联成网,供市民休闲游憩、 运动健身的慢行道路。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省立绿道和城市绿道禁止机动车、电动自行车行驶;第二十七条规定,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分开设置的绿道,行人和自行车应当各行其道。步行道和自行车道合并设置的绿道,自行车应当控制行驶速度,避让行人。

如《北京市绿道管理办法》第五条规定,绿道慢行道路是在绿道用地范围内,满足市民休闲需求而建设的自行车骑行、步行及骑步行兼有的慢行道路;绿道连接线是为保证绿道连续而局部利用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路段;第十条规定,本市绿道内只允许人行和自行车通行。有条件区域应安装硬质隔离措施,同时要设置机动车、电动车、人力三轮车等禁行警示标志牌及边界警示线。步行绿道还应设立禁止自行车通行的警示标识和标志。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