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 . 危机重重的赤德松赞

220 . 危机重重的赤德松赞

00:00
19:26

通俗西藏史(二百二十)——危机重重的赤德松赞


各位喜马拉雅的小伙伴大家好,藏史德云社的老布,又来啦!

上期咱们说到,赤松德赞的晚年,吐蕃的政局进入了一段动荡期。

先是纳囊氏家族的大相尚结赞权倾朝野、清除异己;而后是纳囊氏与另一个豪门蔡邦氏争权,导致王子牟茹被流放;紧接着赤松德赞隐退,王子牟尼继位。但他也是个匆匆过客,执政仅仅一年多便被人毒死。

此时赞普之位空悬,大臣们有两个选择,要么把流放在外的牟茹接回来继任,要么扶持赤松德赞最小的儿子牟迪继位。

按《拔协》的记载,大臣们确实有过接牟茹回来的计划,但由于他亲手杀了尚结赞的儿子,纳囊氏家族难以接受他做赞普的事实,便在路上用计策除掉了牟茹。

虽然这种记载已被证明可能是种误记,但也从侧面说明,朝中确实可能有牟迪的支持者。

至于牟茹没能坐上赞普的原因,林冠群先生在论文里引用了一位印度

印度学者的观点,认为是牟如有过杀人的案底,被巫师认为属于不祥之人,因此失去了登基的资格。[1]

但关于牟茹是否做过赞普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其他意见,古格·其美多吉老师就认为牟茹做了赞普,并在798~803年期间执政。之后他退位,继任者才是最小的王子牟迪,也就是大家熟知的赤德松赞。[2]

这派学者最大的理论依旧来自于一方吐蕃时期的石碑。

这方立于赤德松赞执政期间的石碑上,明确提到牟茹参加了当时的盟誓活动,并且称之为“牟茹赞普”

这也就说明,牟茹并没有在回拉萨的路上被害,他一直活到了赤德松赞执政以后,但关于他是否有个短暂的执政过程,目前主流的观点依旧是未能执政。

不管牟茹是否做过赞普,我们至少能知道当时吐蕃国内的政治背景。赤德松赞(王子牟迪)坐上王位的过程存在某种变数,这种不确定性在藏文史料中也能看出端倪。

《拔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全体民众商议要把国政委之于幼弟赤德松赞。但有些人说:‘王子尚未成年,不能为民众谋幸福,还是按《布琼法典》委派贤臣来摄政吧。’

有些人说:‘以前,父王去世后,王子未成年时,将国政委之于尚、论等三人。结果他们另外制定了《布琼法典》,惹起很大的骚乱,致使吐蕃衰败贫困。所以,还是将国政交付给王子,再任命贤良之臣辅佐之,这样才能为民众谋福利。’

最后议定:‘王子到底行不行,先试试看吧!’

便在王子四岁时,委以国政,试验的结果很好。因此被称作‘赛纳勒’。”

《汉藏史集》里也有一段很相似的记载:“他四岁时,兄长牟尼赞普去世,为试验他是否适于即位为王、将他放在赞普的宝座上,因为头上戴有各种珍宝首饰。不胜其重,脖子稍微歪一点,于是出现了许多吉兆,因而称他为塞那勒江允(意为考察时具有吉兆的歪脖子王)”。

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下:

首先是“塞那勒江允”,它应该是吐蕃大臣给赤德松赞起的绰号。

吐蕃人是很喜欢开玩笑的,我们之前讲过松赞干布和大臣们猜谜语的记载。大臣们也喜欢跟赞普开玩笑,还喜欢给赞普起外号。

比如金城公主的老公尺带珠丹,他长了一把大胡子,是个美髯公,于是就有了“梅阿仓”的外号,意思是“胡须先祖王”。

赤德松赞之后的赞普热巴巾(赤祖德赞)头发很好,喜欢编辫子,于是被称为“发辫王”。

但这两个外号都是在描述体貌特征,远不像“塞那勒江允”这么值得玩味。

“塞那勒”在藏语里的意思是“试而佳”,就是“经过测试感觉很好”,“江允”的意思是“歪脖子”。

赤德松赞有这样一个古怪的外号,说明在他上位之前,吐蕃的大臣们对他是否适合执政存在争议,因此才需要测试一下。

我们现在解释的方式是一个肯定句式,也就是实验了一下感觉挺好,如果把“塞那勒江允”解释成疑问句,那就成了“试试那个歪脖子,到底好不好”。

这样一来,问题可能就更严重了!


第二个问题是赤德松赞执政时的年龄。



从表格上看,虽然《拔协》、《汉藏史集》、《西藏王臣记》都记载赤德松赞4岁时继位,但更多的史料记载他于23岁继位。

学者们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年代计算,基本推翻了4岁继位的说法,认定赤德松赞在23岁登上了王座。

但从《拔协》的记载上看,吐蕃大臣们似乎并不想让赤德松赞直接执政,而是想给他找个摄政官。

如果赤德松赞年仅四岁便当了赞普,给他安排一个摄政官似乎也说得过去。

毕竟四岁的孩子确实没有能力管理国家,但赤德松赞都二十多岁了,还要安排一个摄政官,恐怕就不是年纪小不能管理国家的问题了。

他这个年纪的松赞干布管理国家都十年了,也没见谁敢给松赞大神安排个摄政。

反对安排摄政的大臣提出了一件旧事,这就是赤松德赞继位之初,安排了玛祥仲巴杰代管国政,结果他们推出了“排佛小法”,赤松德赞费了很大力气才重新拿回了执政权。

所以,这些大臣认为还是应该让赞普亲政,同时安排贤明的大臣来辅佐。估计是双方的意见争执不下,然后才有了试一试到底好不好的问题。

从表象上看,似乎这段持续十几年的动荡,来自于吐蕃贵族之间的争权夺利。直白点说就是两个“尚族”,纳囊氏蔡邦氏之间的权斗。但实际情况可能并非如此简单,在权力斗争的背后,很可能涉及到宗教之争。

因为,赤松德赞的几个儿子全是蔡邦妃所生。

这也就意味着,蔡邦氏作为新任赞普的母族,起飞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

即便纳囊氏的大臣尚结赞权倾朝野十多年,也不能改变蔡邦氏即将崛起的态势。除非他们能干掉所有蔡邦妃的儿子,然后从其他王室成员中,另选一个继承王位。

如果单从藏文教法史料的记载上看,纳囊氏确实有实施此类计划的嫌疑,他们在牟尼赞普死后,用计害死了牟茹,只要再干掉最后一个王子牟迪,就大功告成了。

有意思的是在《夏拉康石碑》有一句话,还真是能作为证据:“迨父王及王兄先后崩殂,予尚未即位,斯时,有人骚乱,陷害朕躬。”[3]

也就是说,确实有对牟迪王子下过手。

如果他们成功的干掉了牟迪,再扶持一个其它王室成员上位,然后挟天子以令诸侯,纳囊氏家族没准儿能向禄东赞致敬,复刻噶尔家族的荣光。

可惜,夏拉康碑上面写着牟茹并没有被害死,这也就意味着纳囊氏基本上没有机会了。

既然已经没机会了,他们还有必要跟蔡邦氏死磕吗?!

要知道,对一个绵延百年的大家族来说,懂进退是最基本的操作

这类的家族最不缺的,就是耐心时间

因此,吐蕃国内激荡的斗争,可能不来自与权力之争,至少可能不完全是权力之争。

那么在吐蕃社会里,除了世俗权力的博弈,剩下的就是宗教路线的斗争了。

我们回过头去看蔡邦妃的所作所为,你会发现她是崇本大臣的代表性人物,属于火力最猛烈的本教信徒,甚至可能没有之一。

在像恩兰·达札路恭这种曾经坚定拥本的大臣,都被迫改弦更张后,蔡邦妃依旧高举本教大旗昂首阔步。以至于,为了崇本不惜与自己的老公,时任赞普赤松德赞对线。

这种本教代言人的身份,让她身边凝聚了一批拥本的贵族,这让赤松德赞都投鼠忌器,对她嚣张的举动无可奈何。

而牟茹作为她最宠爱的儿子,很可能也是一个亲近本教的王子。这就能解释蔡邦妃敢下手毒死崇佛牟尼赞普,她的底气从何而来。

因为牟尼死了,牟茹就是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但支持佛教的势力破坏了她了计划,王室的御用巫师以牟茹有瑕疵,不能满足赞普的神圣性为理由,取消了他的继位资格。

下一顺位的继承人,王子牟迪因此得以上位。

我们现在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明,牟迪王子很早就接受了佛教思想的教育。赤松德赞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给他找了一位高僧做老师。

这位披着袈裟的老师,就是娘·定埃增

关于这一点,在《夏拉康碑》的碑文中有明确的阐述:“予幼冲之年,未亲政事,其间,曾代替予之父王母后亲予教诲,又代替予之舅氏培育教养。”

其实对赤松德赞来说,倒未必想过把牟迪培养成弘佛事业的接班人。他在任上的时候,给每位王室子弟都配了佛教老师来指导学习。娘·定埃增正是以大成就者的身份,成了王子牟迪的老师。

不成想,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最终的结果却是柳树成荫。

牟迪因为亲近佛教,得到了佛教势力的青睐,在娘·定埃增的运作下最终获得了王位。

至于那个王室的御用巫师是不是跟娘·定埃增有什么交易,我们就不清楚了。但可以肯定的是牟迪能最终胜出,在背后支持的力量一定是吐蕃的佛教势力。而赤德松赞在做稳王位之后,也投桃报李打出了弘佛的组合拳。

至于那位败落的牟茹王子,他见到赤德松赞在大臣拥立下获得了王位之后,“深感颓丧,将本教药典和工艺与琼波杰达美藏于巴卓洞内”。[4]

如果按照刚才叙述的逻辑,牟茹与牟迪的王位之争,并不是两位王子之间你死我活的PK,而是佛教和本教之间的一场博弈。

最终佛教势力获得了胜利,拥有了一位崇佛的赞普,避免了赤松德赞执政初期灭佛惨剧的重演。从这场胜利也可以看出,佛教势力在经过了赤松德赞一朝几十年的弘扬之后,已经有了和本教掰掰腕子的能力。

而之后几十年的岁月,是吐蕃佛教的甜美时代,赤德松赞和赤热巴巾两代赞普联手把佛教势力推上了巅峰。

但我们也得承认,从目前掌握的证据来说,依旧不能形成稳固的证据链条,关于牟茹是本教徒的猜测,也只能是个猜测。

至于能不能坐实牟茹是个本教徒,那就得看以后有没有新证据发现了。

而对于王子牟迪(赤德松赞)来说,他其实也没别的选择。

佛教势力把他推上王座,成了他权力版图的基本盘之一,赤德松赞只能扩大自己的基本盘,在崇佛的道路上继续走下去。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赤德松赞对自己的老师娘·定埃增不吝溢美之词,几乎把他当成了自己的诸葛亮,颇有些扶护幼主,受命于危难之间的意思。

就在他执政期间,僧人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出现了吐蕃历史上首位僧人大相,也就是“钵阐布”

说到这里,我们需要再次回溯一下吐蕃宰相制度的变化。

松赞干布在建立吐蕃王朝之初,曾经历过一段比较混乱的岁月,有两位宰相因谋逆被杀。之后,他为了杜绝宰相权力过大的弊端,有可能借鉴了唐朝的宰相制度,设计了吐蕃的多相结构,几位宰相各司其职,相互制衡。

等到他去世以后,禄东赞父子权倾朝野,把一个多相制度硬生生的玩儿成了独相制。

这种局面让吐蕃王室如鲠在喉,等他们终于扳倒了噶尔家族之后,一口气任命了几位宰相,重新回归了多相制衡的体系。

甚至为了平衡贵族大臣的势力,王室还抬出了外戚集团来进行再次制衡。

这就是我之前说的,禄东赞父子的弄权岁月深刻地改变了吐蕃的政治版图。

此后,吐蕃大相之位就开始在“尚”、“论”之间轮流坐庄,并逐渐向“尚”倾斜。

就在此时,另一个势力走进了吐蕃的政治版图,这就是佛教集团。

在赤松德赞执政时期,佛教势力曾经有过一次对政治权力的觊觎,但在大臣们激烈反对下无果而终。

等到赤德松赞坐上了王位,佛教势力终于跻身吐蕃权力的核心圈。也就是说,在固有的“尚”、“论”制衡之余,又来个一个“佛”。

那么这个“三家争权”的结构是怎么运行的呢?

作为赞普最信任的老师——娘·定埃增,又是一个怎样的地位呢?

咱们下期接着讲。

参考书目:

[1]、《墀松德赞父子时期吐蕃政情之分析》_林冠群;

[2][4]、《小考吐蕃798~804年历史》_古格·其美多吉;

[3]、《吐蕃金石录》_王尧;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昀波千里陣雲

    也不说说这次进藏有啥收获呢

    白发布衣 回复 @昀波千里陣雲: 收获挺大的,看了不少想看的古代遗址

  • 幻道人

    歪脖子?啧啧啧……想到某位脖子往左下方歪的领导人。

    白发布衣 回复 @幻道人:

  • Nabil1988

    这是玩回来了

    白发布衣 回复 @Nabil1988:

  • 李耒耒

    旷工一个月了

    白发布衣 回复 @李耒耒:

  • 香香猪猪猪

    老布啊 ,你可是让我们等久了,你可长点心吧

    白发布衣 回复 @香香猪猪猪: 哈哈哈😂

  • luq555

    白发布衣 回复 @luq555:

  • 听友272543937

    老布啊老布啊老布啊,您终于回来啦!

  • 吃光天下

    做几期您入藏的记录特辑

  • 一一_wae

  • 13931069b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