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作品,欢迎点击右上方“关注”。感谢您的鼓励与支持,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中国,有数十万个村庄。在这些村庄之中,哪一个堪称“天下第一村”呢?
那一定非华西村莫属。巅峰时期,华西村一年的总收入能够达到300亿。如此规模的经济收益,让众多中小城市都望尘莫及。
令人们没有想到的是,华西村的繁荣并没有持续太久。
曾经的“天下第一富村”,如今已成“天下第一负村”,集体负债规模达380亿。
从“富”到“负”的转变,华西村究竟是怎么一步步富裕起来的?又是怎么成为没落的?这中间经历了什么?
关键人物促繁荣
华西村,地处长三角腹地,风景秀丽,物产丰饶。尽管有着丰富的资源,但得不到合理利用,也是无法发挥效能的。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华西村的村民都只能过着辛苦的农耕生活,勉强维持着温饱。
直到六十年代,改变华西村命运的人物—吴仁宝才出现。
作为土生土长的华西人,吴仁宝对于华西村的情况可谓信手拈来。
他深知华西村人的生活有多么困难,也深感自己这个村支书的责任重大,下定决心要带领华西村人闯出一条致富路。
要致富,先吃饱。吴仁宝认为,填饱村民的肚子是他工作的首要任务。
为此,他在上任之后的几个月中,迅速对华西村的气候、人文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调研。随后,他亲自制定了一份华西村的发展规划。
其中,农业被视为华西村成长的“第一步”。
为了增加粮食产量,吴仁宝不辞辛劳的前往其他粮食生产示范区进行了为期数月的深入学习。
调研结束后,吴仁宝回到村中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建设。他带领着华西村人兴修水利,改建农田,大大改善了华西村的农业生产状况。
粮食产量逐年增加,让华西村人彻底摆脱了“吃不饱”的问题,越发坚定了跟着吴仁宝干下去的决心。
填饱了村里人的肚子之后,吴仁宝就琢磨起了如何能够填饱村里人的“腰包”。
在吴仁宝看来,农业只能让村里人吃饱,而工业才能够真正让村里人富起来。
说干就干,吴仁宝很快在村里组织开办了一个五金工厂。五金厂的创办,让吴仁宝尝到了发展工业的“甜头”。
在这之后,吴仁宝又领导村民开办了纺织厂、钢铁厂。厂子办的热火朝天,回报也是格外丰厚。
在万元户都罕见的七八十年代,村中的多个工厂就为华西村创造了30万的集体收入。
在那个年代,吴仁宝就能够看到华西村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摸准了发展的潜力,可见其眼光之长远。
要知道,在吴仁宝接手华西村时,村集体还资金紧缺。
仅在吴仁宝短短几年的努力之下,华西村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吴仁宝的能力,可见不低。
1972年,是华西村声名大噪的一年。这一年,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创造了亩产1亿吨的辉煌之绩。
一时之间,全国各大媒体蜂拥而至,纷纷将目光汇聚到了华西村。在那时,全国各地的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关于华西村的报道。
昔日的一方小天地,在吴仁宝的带领之下,在华西村人的建设之中,已然成为了中国响当当的知名村庄。
不过,此时可见的也只是华西村的繁荣之“芽”。后来的发展,才真正将华西村推上了“中国第一村”的宝座。
三大支柱成功业
华西村能够获得成功,离不开钢铁、毛纺以及旅游三大支柱产业的助力。
凭借着三大产业,华西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收益神话,让华西村民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也让华西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天下第一村”。
钢铁、毛纺,本就是华西村的基础性产业,发展起来并不困难。但是,两个产业真正得以腾飞,还是从1992年开始的。
那一年,中国的神州大地“遍地开花”,受到周围环境和政策的影响,经济飞速发展,华西村也乘着风至上。
吴仁宝乘着“东风”而行,筹措了大笔资金,大力发展起了华西村的钢铁产业。
那时,正逢国家大力发展工业,钢材市场的需求量非常大。华西村产出的大量钢铁,很快就被市场吸纳。
自此,华西村的钢铁产业越做越大,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到了二十一世纪,华西村的钢铁已享誉世界,远销欧美多国。
彼时的华西村,已然不再是昔日的农耕村,而成为了一个享誉国际的工业大村。
当产业越做越大,吴仁宝也有了更多精力为华西村谋求更好的发展。九十年代,吴仁宝众筹一笔款,成立了华西集团。
在那时的华西村人看来,没有吴仁宝就没有他们当下的好日子。对于吴仁宝的工作,他们理应全力支持。仅仅只用了两年的时间,华西集团就上市了。
这在当时的中国,可以说是举国轰动的新闻。在那个年代,一家企业的上市都十分少见,更何况是一个村子的上市。
可想而知,那时的华西村有多么风光,举国上下都是一片恭贺之声。
华西村的名头打响后,吴仁宝又有了新的布局,计划起了发展旅游业。
此时的华西村,既有家喻户晓的名气,又有强大资本扶助的底气,的确是一个发展旅游业的好机会。
在吴仁宝的主持下,华西村先后兴建了包括世界公园、九层宝塔在内的等多个标志性建筑。
在吴仁宝看来,华西村的发展已不仅仅是对标中国,而是对标世界。为了更好的吸引游客,吴仁宝再次众筹了30亿,用于在村中建设一处大酒店。
世纪之初,中国有很多村庄尚且没有发现起来,贫穷落后的亦不在少数。华西村却能够轻松筹措30亿,可见其财力之雄厚。
拿着众筹而来的30亿,吴仁宝在华西村中建设了一个高度达3百多米的酒店。这个建筑高度,在北京市中都是十分少见的。
更为夸张的是,大酒店中还矗立着一个名匠打造的价值数亿的纯金牛像。华西村的豪横,实在是“壕无人性”。
景观全面落成之后,华西村广迎四方客,旅游业发展的也是蒸蒸日上。
有钢铁、毛纺等基础产业的奠基,又有了旅游业这样的新兴产业的拔高,华西村的生意做的是越来越大。
在2010年,华西村一年的总收入就高达300亿,人均收入羡煞旁人。然而,物极必反。
昨日繁华,一闪而过
据媒体报道,那时在华西村中存款最少的一户,也有600万以上的存款。家家户户都有百万存款,可想村子有多么富有。
在村里,每家每户都盖着别墅,奔驰宝马等名牌车也是随处可见。更有一些阔绰的家庭,还专门购买了私人飞机用于出行。
只可惜,好景不长。华西村的繁华,如今已是“一去不复返”。
前几年进行资产清算时,华西集团甚至欠下了接近400亿的外债。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华西村债台高筑的呢?这还要从吴仁宝的卸任说起。
华西村能够呈现繁荣之景,背后少不了吴仁宝的贡献。毫不夸张的说,没有吴仁宝这个“领头羊”,就没有华西村年入百亿的成就。
或许正是因为吴仁宝在华西村的影响太深,一旦他离开,华西村的人心也就散了。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吴仁宝也老了,到了该卸任的时候。
下台之后,吴仁宝将自己的位置交给了儿子吴协恩。
遗憾的是,吴协恩的威望与能力远不能够与其父亲比肩。在吴协恩的带领下,华西村很快就出现了怨声。
吴家人,被村民首当其冲拿来当做发泄对象。
原来,吴仁宝卸任后,并没有完全退居幕后,而是依然占据着集团二把手的位置。吴仁宝不愿放权的做法,引起了村里人的不满。
更让村里人气愤的是,吴家人竟把控着集团超9成的权力。
这样的华西集团,还能够被称之为集体经济吗?因此,华西集团一度被村里人戏称为吴家私产。
与此同时,华西村的三大支柱产业也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应政策要求,吴协恩下令关闭了部分高污染的企业。本就对吴家有所不满的村里人,遭遇企业关停后对吴协恩的不满更甚。
钢铁产业面临产业转型问题时,集团内部因分歧太大而迟迟未有决断,导致钢铁产业直接错过了发展的机会。
跟不上时代步伐,华西村的钢业只能被市场慢慢淘汰。
恰逢特殊时期的到来,华西村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大受挫折,收入锐减。
状况最差的一年,华西村的年收入连巅峰时期的三百分之一都没有达到。没有高收入,自然留不住人心。昔日人声鼎沸的村庄,渐渐人去楼空,难掩颓然之势。
结语
华西村功成,成于吴仁宝的真知卓见;成于村里人的众志成城;成于时代发展的“东风”。华西村功败,则是败于人心溃散,亦败于落后时代。
如今这个时代,是一个迅猛发展的时代。任何跟不上时代的落后事物,都注定会被摈弃。
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无论是对于个人还是企业,都是如此。
本文由“趣知史馆”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与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