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岁少年坚持照顾脑瘫同学5年,特意换成同一专业

17岁少年坚持照顾脑瘫同学5年,特意换成同一专业

00:00
05:29

据齐鲁晚报报道,早上起床后,山东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的程俊浩帮同学刘景闯上厕所,再给他打来热饭,为他穿好衣服……除去每天的学习,像这样事无巨细地照顾脑瘫同学,早就成了程俊浩的生活重心。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位17岁男孩的善举已经坚持了五个年头。

脑瘫男孩行走困难
同学成了他的“双腿”

在山东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一提起程俊浩,无论是校长、老师,还是班里同学,都会竖起大拇指说,“这孩子实在,很乐于助人。”

作为一所中专学校,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为残疾男孩刘景闯开足了“绿灯”,几乎所有他途经的教学楼、宿舍楼都加装了坡道,但也有顾及不到的地方。因此经常能看到俩少年一前一后“走”在校园,偶尔遇到一节小台阶,程俊浩很自然地快步上前,先把轮椅的前轮抬到台阶上,再使大劲将后轮抬起。

为何照顾脑瘫男孩刘景闯?在程俊浩断断续续的讲述中,记者拼凑起了眼前这个脑瘫男孩的经历,也了解了这份同学情谊背后的故事。

时间回溯到2002年10月。随着一声啼哭,一个小生命降生在了山东曹县普连集镇三官庙村。因早产导致的先天性脑瘫,让这个名叫“刘景闯”的男孩从一出生就变得与众不同——脚站不住,手上没劲,说话不清晰,经常流口水……别的孩子都是三四岁上幼儿园,他直到8岁才第一次迈进校门。

从小到大,刘景闯吃了不少苦头。但他同时又是幸运的,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再到中职,他就读的学校都无条件接受了他,并为他免除了住宿费,协调同学老师轮流照顾他的生活。

程俊浩就是在曹县普连集镇中学认识刘景闯的。

因为上学晚,刘景闯迈的步子要比同龄人慢一些,但这并不妨碍他做好一件事的决心。因此,当其他同学在嬉戏玩耍的时候,他一直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钻研问题。注意到这个同学特别之后,程俊浩主动和他搭话,陪他聊天。不久之后,他所在班级就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全班男生轮流照顾刘景闯的生活,程俊浩也成为志愿者中的一员。

去年升入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之后,程俊浩却没能等来刘景闯。得知刘景闯的特殊情况,校长贾金洋立马召集班子成员开会:孩子既然想上学,学校就要接收他,有什么责任学校担。就这样,刘景闯顺利注册入学,并选择了电商专业。

副校长刘福是刘景闯的班主任,据他介绍,在刘景闯入学之后,班里就组织成立了志愿服务队,全班20名男同学轮流帮他打饭。

得知刘景闯选择了电商专业,考虑到他在新环境里没有熟悉的同学老师,电梯安装与维修专业的程俊浩主动申请更换专业,并主动要求陪伴刘景闯,照顾他的全部生活起居,他说:“刘景闯本就是需要帮助的人,可他却经常帮助别人。现在我有机会能帮助他,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同学们的照顾让刘景闯感恩在心,因此他不断和人交流打破了语言障碍,他常常在学校进行励志演讲传递正能量,“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一直做到我停止呼吸为止。”

据程俊浩介绍,刘景闯经常去敬老院看望老人。每次见面,老人都会亲切地喊上一句“又来了啊”,但随即又会说“你也需要帮助,你还来看我们”。刘景闯一次次的公益足迹,让程俊浩看在眼里,也坚定了他继续帮助这个脑瘫同学的决心。

说服父母不用担心
帮助同学不会耽误学习

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直做好事。程俊浩照顾刘景闯,整整持续了五个年头。

14日中午,记者在曹县职业教育中等专业学校看到正在帮刘景闯收拾床铺的17岁少年程俊浩,动作看上去娴熟老练。出生在普连集镇张堂村的程俊浩,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虽然家境算不上富裕,但父母乐于助人的个性潜移默化影响了他,在他心间埋下了爱的种子,这成了他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即便父母乐于助人,但在得知自己宝贝儿子全天照顾脑瘫同学的时候,虽然同情刘景闯的遭遇,但一想到自己十几岁的儿子也只是个孩子,心里也有着无尽的担心。程俊浩说服了爸爸妈妈,“帮忙不会耽误学习,还会促进学习,你们就放心吧。”善良的父母拗不过儿子,孩子能主动做好事,他们也很开心。于是最后也答应下来,并暗自为儿子而自豪。

按照学校统一安排,清晨6点,程俊浩要随班级跑步,跑步结束,他习惯性地拿饭缸为刘景闯打饭,回到宿舍后再帮他穿衣、吃饭、上厕所,随后把他扶上轮椅,陪伴他去教室上课……这是个内敛话少的小伙子,每每提及照顾刘景闯的事情,他的瘦削脸庞上总有一丝羞涩,“以前不会说话,现在也学会了开导自己,这是刘景闯带给我的。”

“未来,我还想继续帮助他。”说这句话的时候,这个采访全程不敢直视记者眼睛的17岁男孩,目光迎了上来,眼神里充满着坚定。

来源 | 齐鲁晚报
责编 | 陈诗洁

编审 | 天骄 梁嘉琪(实习生)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