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步入北京图书大厦,“旧书区”颇为醒目。在选购区域,各类题材的书籍,纸张新旧不一,品相各自不同,静待新主人。收购区域,来往顾客兴致盎然,准备“以旧换新”,丰富家中书架。
旧书,每个家庭都有不少。它们曾经陪伴我们走过一段时光,然而当阅读完成,很多时候只能在架上落灰,着实可惜。让旧书重焕生机,是一种低碳环保的选择,也不辜负这些精神食粮。
其实一直以来,“淘书”都是读书人的一大乐趣。闲暇时到旧书摊、旧书店走一走,即便没有遇到心仪的书,但经由那些泛黄的纸张以及偶尔可见的笔记,触摸到不同人的读书喜好,也不失为一种别样体验。有需求,当然就会有市场。这些年,二手书市场推陈出新,循环书店、古旧书市等IP纷纷上线,包括此次北京“书饕节”设置专门环节,也都是因应了这种购书热情。据悉,2023年春、秋两季书市,吸引了北京近90万读者前来,实现旧书销售收入近400万元。相关统计表明,北京全年古旧书刊销售额已近亿元规模。
只是,与实体书店的起落轨迹相似,“旧书”同样面临种种冲击。“读屏”时代的到来,客观上让纸质书的受众迅速减少,二手书更易受冷落。而二手书本身的交易,还存在更多限制条件。以平台或公司而言,收购、消毒、保存、分类、上架、物流等环节冗长,都得付出不少人力物力,但除非孤本、珍本,旧书的利润空间实在有限。而普通人家虽多少都有闲置书籍,但要么不知上哪儿能“摆摊”,要么“书卖十来块,运费都得七八块”,又折腾又不划算,最后只能拉到废品站称重出清。
这些年,北京通过持续推广扶持,已基本形成经营渠道丰富、流通体系完备,覆盖北京、辐射全国的古旧书交易体系。但要让市场更活跃,惠及更多人,还需更进一步。比如,是否可以让“旧书摊”的设点多一些,融于常态化,而非局限于某个“阅读季”?再如,互动模式是否可以多元一些,既然物流成本高,那么可否搭建一个公益平台,线上展示、线下交易?不断降低普通人参与的门槛,城市的“旧书驿站”才能长久热闹下去。
旧书不旧,书香依然。城市的文化风景,在每一本翻开的书页上,在每一位阅读者的身影中。为全民阅读增添底蕴,那些历经岁月的书籍可以承载更多,我们也能做得更多。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