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印度的“中国通”这些年越来越少?

是什么让印度的“中国通”这些年越来越少?

00:00
06:29

在印度,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曾活跃着一批“中国通”,他们汉语流利、有中国留学经历且比较懂中国。这得益于两国政治互信和经贸需求增强,代表人物包括狄伯杰、墨普德、海孟德,和出任过印度驻华大使的康特、顾凯杰、班浩然、罗国栋等人。其中,罗国栋是现任印度驻华大使,狄伯杰和 墨普德 都是尼赫鲁大学教授。不过,这批印度的“中国通”多为50后,与年轻一代之间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上海纽约大学历史教授、环球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沈丹森 认为,印度的中国研究,包括汉语教学,长期处于低迷状态。对许多印度学生来说,这也是没有前途的领域。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 林民旺 告诉《环球时报》,印度“中国通”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根源是他们的发展受政治外交影响大,声音和影响力都受到限制。



有印度学者认为,有关中国的讨论,似乎越来越被国际关系和安全领域的战略界人士和机构所垄断。“南亚喜马拉雅”网站发文评论称,印度战略界人士不乏退休公务员、外交官、军官、国际关系专家、记者和评论员等,他们的声音激增,使关于印中关系持续紧张的报道越发引人注目。尽管人们的兴趣如此高涨,当代印度对中国政治和社会研究依旧不足,明显缺乏精通中文和进行严肃研究的专家。



2020年,印度的中国史学家阿鲁纳布•戈什接受采访时表示:“印度绝大多数中国问题学者都不会中文。”据了解,尼赫鲁大学从事中国研究的硕士和博士课程中,均没有语言要求。语言限制使印度对中国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其他国家的学术成果,尤其是英语国家,这种依赖使印度研究人员常被西方模式和偏见所误导。



《环球时报》记者在尼大留学期间关注到,该校国际关系学院的印度学生几乎不了解中国,他们的中国历史知识仅限于儒家思想、《道德经》等,他们的课程并不涉及语言学习,大多是从印度角度出发讲如何处理对华关系。正如狄伯杰所说,“如果不会中文,不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是无法理解中国内政外交思路的”。



目前,在印度进一步发展中文教育主要有两大障碍:一是由于语言差异带来的客观困难,包括机构有限、教师不足、教材陈旧等;二是印度政府设立了诸多不合理的限制,阻挠双方教育人员对客观困难的改善。2007年,北京大学与尼大签署协议共建孔子学院,但由于印度政府拒绝给中国教师发放工作签证,项目迟迟未能正式启动。与此同时,比起中国大陆教师,印度政府更愿聘请中国台湾地区的教师。这种“要中文,不要中国”的矛盾态度,反映了印度对中国的戒备和防范心理。



专家认为,印度的中国研究领域非常缺少年轻人,尤其是对社会科学感兴趣的青年学生。中文系学生通常取得学位后,就会迅速从学术领域转向全职经济活动,比如翻译或做企业等。此外,在高等教育津贴及奖学金方面,印度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这导致即使有学生感兴趣,也很少有人有财力继续从事研究。



除了中国研究和汉语教育受阻,印度媒体对华大打舆论战、塑造民众负面的对华认知,也妨碍印度人更多、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据《环球时报》记者观察,德里作为印度首都,反华、排华氛围更为浓厚。不过,总体来说,希望赴华旅游、学习、工作的印度人还是不少的,对中国好奇、感兴趣的印度人也很多。



印度中国史学者 坦皮 认为,目前中国不仅成为不可忽视的经济力量,在世界政治中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这个关键时刻,无知对印度来说并非福祉,对中国的有限了解肯定会产生误导。印度的当务之急是消除对华认知障碍,以实现印度中国研究的进步和更务实的未来。


印度 印中友协 本地治里分会 秘书长达斯对《环球时报》表示,总体来说,“中国通”对于印度对华外交政策的影响,是复杂且多方面的。部分观察人士认为,一些“中国通”可以在印度对华政策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有助于促进印中对话和相互理解,也有助于促进两国经济文化合作。但也有一些人认为,部分“中国通”会对印度对华政策产生负面影响,比如导致印度对中国过于“宽容”,而忽视潜在威胁。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紧张,印度国内相关问题的争论日益激烈,这场争论估计会在未来几年继续下去。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沙卷狂风

    洹河水造就印度宇宙无敌观

  • 塘禾

    哈哈,说到教材陈旧我们的英语教材也比较陈旧啊,我看到我女儿的三年级的英语教材,还是跟我们20多年前的差不多啊。

  • 写写看看坐坐

    你好你好

  • lqdsfgmfc267rn73bckk

  • 18539935eat

  • Justsoso_5k

    早!

  • z5zboow77wuvqz2xmjp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