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入冬三件套是什么?是火锅、奶茶和好剧,抑或暖气、热水袋加羽绒服?
当下,人们觉得提前准备好自己的爱用好物,才能舒舒服服地度过寒冷的冬天。巧了,古人也有这个想法。衣食住行,为了过冬,他们也提前做足了准备。
穿衣戴帽,防风保暖
冬天要保暖,首先要从“头”出发,戴好帽子。
这件现藏河南博物院的唐代彩绘戴帷帽骑马女俑,两位贵族女子戴着黑色帷帽,头部用布帛的软帽紧裹至颈部,颈部饰一周红、绿色围巾,围巾自然前垂,上身穿红色紧袖短衣,下身穿红、白色宽裤,服饰华美秀丽。
彩绘戴帷帽骑马女俑,唐代文物,陶器,现藏河南博物院
在唐早期,幕篱是女子骑马出行的必备品,武则天时期,幕篱逐渐消失,帷帽流行起来。幕篱最早由西域传入,比较宽大笨重,主要功能为防风沙和遮阳。改进后的帷帽更加轻便,并且同样具备一定的保暖防风作用,颇受贵族女子的喜爱。
戴上帷帽,还觉得不暖和怎么办?很简单,加衣服!
这件朱红菱纹罗丝绵袍出土于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现藏湖南博物院。它交领、右衽、曲裾,朱红菱纹罗面料。看起来平平无奇,可它之所以叫做棉袍,是因为衣服中间还絮了丝绵,不仅好看,还暖和。
朱红菱纹罗丝绵袍,西汉文物,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现藏湖南博物院
朱红菱纹罗丝绵袍的款式类似于古代“深衣”。深衣是直筒式的长衫,把衣、裳连在一起包住身子,分开裁但是上下缝合。通俗地说,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这种衣服一般会斜裁出曲裾来掩入身后,使身体深藏不露,看起来雍容典雅,女式深衣还会缠绕很多层,就像穿了很多层衣服一样,在冬天可以说是相当暖和了。
火锅蘸料,起灶烧火
寒冷的冬天,人们围坐在屋内,一边闲聊,一边在火锅中涮肉,让人舒服得忍不住喟叹:“这是什么神仙日子!”
火锅和冬天绝配,这句话大概不会有太多人反对吧,毕竟在汉代时古人就这么尝试了。
吃火锅配蘸料。现藏河南博物院的汉镂孔云纹铜染炉就是当时能加热的“高级蘸料碗”。染食法是调制饮食阶段产生的一种特殊食用方法,简单来说就是沾染佐料调味助食,不过,为了保持蘸料的口感,古人用的染炉更加复杂。
汉镂孔云纹铜染炉,汉代文物,现藏河南博物院
一套完整的染炉是由耳杯、炉体、托盘组合而成:炉上之耳杯名为染杯,用以放置豉酱,以供染食;炉体名为染炉,用以存放炭火,以加热染杯中的豉酱;染炉之下尚应有一浅口托盘,用以承接染炉之中的炭灰等杂物。直到东汉后,染器减少,染食法逐渐消亡,人们不断改进发展,形成了后世的涮食法。
当然如果你不想吃火锅,也有很多其他选择,只要有一个灶,就能实现“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红釉龙头烟囱陶灶,陶质明器,汉代文物,河南省文物考古队在南阳发掘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现藏河南博物院的红釉龙头烟囱陶灶,应该能满足大部分的做饭需求。这件文物是汉代的陶制冥器,为长方形,红陶胎,模制。上面设三个火眼,上附三个釜,其中第一、二釜上置有甑,灶前壁高出灶面有拱式遮烟檐,前下方中间有拱形通地火门,火门上方有一灶神位于一模印的庑殿建筑中央。灶后壁高出灶面有呈矩形的挡风墙,中间伏有一昂首张口的龙首作烟囱。
煎炒烹炸,奏成人间烟火。吃饭本就是人生一大乐事,冬日里起灶开火,家人团圆欢聚,更是难得的美好。
挖井建院,自给自足
当代人们冬天最痛苦的事情之一,莫过于顶着寒风出门取快递。相应的,出门去河边打水,可能也是古人冬天最大的烦恼之一了。
随着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进步,为了适应人们村落定居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客观需要,水井出现了。
绿釉陶井模型,东汉中晚期文物,1972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县张湾2号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现藏河南博物院的绿釉陶井模型是东汉文物,井身为圆筒形,上下直径基本相当。井台上有仿木“井”字形井口,其上立较高的井架,架顶有四阿顶屋顶,覆瓦垄。
有了水井,人们便不用去河边取水,在自己家里就能实现“用水自由”。
除了水井之外,假如你是一位汉朝的百姓,你会如何设计自己的院落,让自己在冬天过得更舒服呢?现藏河南博物院的彩绘陶院落就给了我们一个模板。
彩绘陶院落整体分为两部分,主体为三进四合院建筑,由前院、中庭、后院等组成。另一部分为田园,田园中部有一水井,灌溉沟和土埂清晰可见。彩绘陶院落模型是河南出土的形制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建筑模型,既有庭院高楼,又有水沟农田,并且还绘有着色壁画,整组模型结构严谨,形象逼真,是当时社会庄园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
彩绘陶院落,陶器,东汉文物,1981年河南省淮阳于庄汉墓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
院落里同时还有仓房、回廊、猪圈、厕所……看起来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庄园。如果住进去的话,大概一整个冬天不出门,在家当“宅男”“宅女”也没问题。
冬季严寒,万物休生养息。无论古今,人们畏惧寒冷的天气,在冬天总是尽量让自己过得更加舒适。这些文物凝聚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也承载了他们最朴素的愿望。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