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多领域 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上新”了!

多学科+多领域 三星堆遗址考古研究成果“上新”了!

00:00
07:02

封面新闻记者 李雨心 刘可欣 荀超 吴德玉 广汉摄影报道

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造型独特、数量众多青铜器,暗藏了什么信息?三星堆遗址发现的8个埋藏坑,形成于什么年代?三星堆遗址出土的象牙,又该如何保护……11月16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承办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研讨会”在四川广汉举行。现场,共计20个科研机构、大学院校和科技公司的代表分享了关于考古发掘、文物保护、多学科研究、科技手段运用、设施设备创新等领域的最新成果,交流了各自的工作与研究经验。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被聘为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

此外,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聘任仪式也在会上举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被聘为三星堆研究院学术院长,三星堆博物馆馆长雷雨担任学术副院长,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遗址工作站站长、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冉宏林担任学术执行院长。

现场,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四川省文物局党组书记王毅向孙华颁发聘书。王毅向孙华表达了热烈祝贺和衷心感谢,表示这次聘任仪式是三星堆研究院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推动研究院的学术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在孙华院长的带领下,三星堆研究院能再接再厉,构建三星堆学术研究体系,做好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工作,进一步揭示三星堆文化的历史演进脉络和文化特质。

现场保护、年代学研究、文物保护……

三星堆研究成果“上新”

会议伊始,来自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许丹阳和赵凡,分别对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和文物保护工作进行了概括介绍。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助理馆员、三星堆四号祭祀坑的发掘负责人许丹阳分享了三星堆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成果,为与会嘉宾及观众介绍了最新挖掘出土的象牙雕、青铜器、金器、玉器等文物,展现了三星堆的瑰丽、奇特与丰富。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文保中心副主任、副研究馆员赵凡则从考古保护体系的建设、文物保护与监测工作、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等角度,说到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现场保护与文物保护工作成果。“针对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的理念建设,我们推陈出新了五个板块,包括课题预设、考古与保护同步、信息实时传播与展示、应急保护与预防性保护的同步开展,以及多学科、多团队协同作业的操作模式。”

同时,北京大学教授吴小红汇报分享了关于三星堆遗址年代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她表示,根据目前考古发掘研究结果和碳十四测年所能达到的精度,初步可以判断三星堆发现的几个埋藏坑形成年代处于商代晚期,形成时间大致相当。

西北大学教授、研究生院院长温睿就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有机残留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报分享。“从残留物反映的祭牲类型看,猪和牛被选作祭牲可能受到中原商文化的影响,三星堆祭牲选用反映出其祭祀体系和中原祭祀体系的紧密联系,可以看作是中原祭祀体系的一部分。”

青铜器研究、象牙保护、实验考古……

考古文保专家直击“世界难题”

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坤龙

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各种繁复精美的文物中,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青铜器可谓独树一帜。这些“奇奇怪怪”的青铜器,暗藏了怎样的信息?研讨会上,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陈坤龙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青铜器科技分析阶段性成果。“泥芯分析显示,三星堆青铜器面具/人像、神树、其他非容器等本地风格特征器物泥芯与容器类器物泥芯在化学成分及显微结构上均存在较大差异。”陈坤龙说,这种差异性推测与产地不同相关。“三星堆青铜器应存在多个铸造地,本地风格器物与容器类器物铸造地不同。”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丁忠明

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丁忠明也分享了三星堆遗址出土青铜⽂物铸造工艺分析阶段性研究成果。他提到,三星堆出土的2只较大型铜鸟腹内及龙头内的泥盲芯中,均设置有细木条。“有意为之的木条应是为了制作湿态泥芯时的工艺方法。在目前检测的大量中原商周青铜器的盲芯中,未见用有机物作为芯骨的工艺技术。泥芯内部结构的差异,反映的是三星堆独特的制泥芯技术。”

同时,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王运生,则谈到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玉石器及青铜器产地来源研究成果。结果表明,三星堆大玉料与彭州蛇纹石的相关性较高。在此基础上对彭州铜矿进行调查取样与地球化学测试分析研究其与三星堆青铜器的关联性,通过微量元素示踪法表明,彭州铜矿与三星堆部分青铜器关联性较大。

出土饱水糟朽象牙的长久稳定保存,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荆州⽂物保护中⼼副主任陈华分享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出土象牙保存现状研究成果,表示各项研究表明祭祀坑出土象牙强度低,保存状况差,亟需进行化学加固保护。

河南省⽂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陈家昌分享了三星堆遗址出土糟朽象牙脱水加固阶段性研究成果。他表示,研究团队经过近两年科研攻关,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迄今为止,采用该项新成果已处理不同糟朽状态的象牙标本8根,实现了考古出土饱水糟朽象牙整根完整保护‘零的突破’,为考古出土饱水糟朽骨角质文物的保护修复与活化利用贡献了‘中国方案’。”

四川大学教授黎海超

四川大学教授黎海超则介绍了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实验室考古的研究成果。他说道,为了解祭祀坑形成过程、人类行为、器物功能等问题,开展了K6木箱焚烧实验、玉器模拟焚烧实验以及铜铃复制实验。实验初步发现,木箱的焚烧效果与风向、风力关系密切,明显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木箱焚烧过程中的声音、火焰、烟雾存在视觉、听觉和嗅觉等感官冲击,焚烧行为对观众造成的感受需特别关注;木箱上的朱砂经明火焚烧难以保存,朱砂与木箱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