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飘香 平谷打造最美“丰”景线

硕果飘香 平谷打造最美“丰”景线

00:00
08:55

眼下正是收获的季节,走进平谷,漫山遍野,瓜果飘香。飘香的硕果正是对辛勤劳作的农民最好的回报,他们努力耕耘的样子勾勒出平谷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阔步前行的模样,也是平谷秋天最美丽的一道“丰”景线。

近年来,平谷区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首都特征、平谷特点的乡村振兴有效途径,勇当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方面的“排头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大农业高科技场景应用,进一步促进了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花灯”满枝香如蜜 苹果甜脆喜尝鲜

走进峪口镇,三白山村与西凡各庄村的苹果已红如花灯,压弯了枝头。趁着天朗气清,果农们将苹果轻轻摘下、装箱,为早已联系购买的顾客发货尝鲜。

峪口镇苹果以红富士品种为主,苹果个大、色泽鲜亮、肉质致密、口感甜脆,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加上得天独厚的地理、土质、阳光优势,使其风味分外喜人,深受食客的喜爱。

“峪口镇苹果种植区四面环山,形成了独特的自然小气候,使得昼夜温差大,积温高,果实生长期随之变长。富含微量元素的红胶土更让苹果拥有了与众不同的味道,到11月初的时候,便会出现珍贵的糖心苹果。”西凡各庄村果农朱国才说。

近年来,在区镇果品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支持下,西凡各庄村和三白山村积极发挥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优势,吸纳先进农业技术和营销手段,驱动实现“品种、管理、营销”三大创新,不断推动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求数量”到“拼质量”,三白山村与西凡各庄村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和农业中关村的科技、人才优势,不断改良苹果品种,推广使用有机肥、生物病虫害防治、矮化密植栽培等多项优新技术。由粗放式种植到精细化管理,通过合理地整形修剪控制树势,改善树冠的通风透光条件,有效调节树上与树下的平衡关系,促进花芽形成,增加结果部位。充分利用空间和地力,增加果园单位面积栽植株数,提高劳动效率,提升果品产量与品质。

三白山村与西凡各庄村探索更加高效、绿色的富硒苹果生产方式,将富硒植物营养液喷洒到叶面,增强树体营养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提高硒含量。苹果树下则铺设反光膜,用于着色和增加甜度,种出的苹果含糖量在16度以上,最高可达18至19度。

三白山村与西凡各庄村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构建由村集体企业统一收购、统一包装、统一售卖的销售模式。借助视频号、直播间等新媒体打响名号,做强做大“三白山红富士”和“豪宫富士”苹果品牌,带动村民增收。

峪口镇积极发挥农业中关村核心区人才、资源优势,组织科技书记、农业科技专家、科技小院学生、种植大户等技术人才,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寻求品种更新与特色突破,做精做细优势产业,因村制宜抓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之路,实现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

魏家湾盛产红果 酸甜可口营养多

正是一年凉爽时,熊儿寨乡魏家湾村的红果又获丰收,颗颗红果顶在树间,随风摇曳,一树火红。

熟透的红果,表皮带着白点,这是区分红果成熟度的重要标志。红果熟了,像珍珠、玛瑙,红得赏心悦目。魏家湾村昼夜温差大,“大棉球”“大金星”“磨盘”等品种沉淀了充分的糖分,咬上一口,满满的酸甜。红果不仅味道好,也是药食同源的好原料。红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1、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既能调节血压和血脂,又可健脾开胃、活血化痰。

在魏家湾村,房前屋后的红果树就像老邻居一样亲切,伴随村民一辈子。果园里,村民将红果一捧捧放进转运筐,或卖掉、或切片,既可以用冰糖煮制成罐头,又能给小孩子当零食吃。

高山泉水小蜜梨 鲜美甘甜口感佳

在平谷区最北部山区镇罗营镇,金秋蜜梨挂满枝头。别看小蜜梨个头小,但它“喝”着山泉水长大,鲜美甘甜口感极佳,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自2020年以来,镇罗营镇主动对接邀请国内果树领域专家走进镇罗营镇,深入果园实地把脉研究,结合地区气候、土壤、水源等局部特殊要素,制定专项土壤改良方案,实施果品提质增效工程。

镇罗营镇在全镇范围内建立梨树“提质增效”示范园,扎实推进果品提质增效工作工程。通过绿色生态营养均衡技术体系中的“五位一体+4R施肥技术”,给每一片果树把脉,根据果树不同的土壤,制定不同配方、合理用量、合适时间、合适方法,补充碳源、微生物菌群、天然矿物质等树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及养分,促进果树吸收营养,焕发旺盛生长活力。果树体质增强,减少了落果、病害,提高了果品质量和产量,生产出健康并富含SOD的多维营养素的优质果品。

好山好水好空气孕育出了高甜度、营养丰富的小蜜梨,果品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入选北京市系统性农业文化遗产。镇罗营镇在均衡果品营养成分、提升果品品质、提高果品产量等方面交上了一张满意的“答卷”。

火红辣椒采摘忙 乡村振兴“椒”新卷

南独乐河镇北独乐河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辣椒丰收季节,红彤彤的朝天椒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北独乐河村辣椒种植历史悠久。以前都是村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小规模种植,很难形成规模效应。近年来,北独乐河村成立集体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技术指导等进行专业化、规模化种植,极大地提高了辣椒的产量和质量。村民们纷纷表示:“规模化种植和专业化管理带来的收益比以前高出了很多倍。”

今年,北独乐河村种植朝天椒360亩,预估总产量12.5万公斤,销售额250万元。北独乐河村的朝天椒色泽饱满、颜色亮丽、味道极佳,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更是成为了市场的“名牌”。北独乐河村的朝天椒不仅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也为南独乐河镇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下一步,南独乐河镇将依托“博士农场”、科技小院,搭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人才培养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通过不断创新和探索,扎实推进北独乐河村的辣椒产业,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一地生多金” 林下经济迎来新成果

连日来,峪口镇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收获满满。

“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单体面积在150亩,现在每天能采摘1500公斤左右,采摘期持续至11月下旬。”峪口镇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说。

赤松茸生长周期短、出菇期长、投资小、见效快、效益高。林下发展赤松茸种植,不仅盘活了闲置林地资源,还带动附近村民就业,壮大峪口镇集体林场和村集体收入,实现“一地生多金”。“后期我们还将提供森林疗愈、露营等项目,让大家在松茸小林体验更多有趣的农耕文化活动。”负责人介绍说。

赤松茸享有“素中之荤”“菌中之王”美誉,被称为野生松茸的“高配版平替”。新鲜的赤松茸色泽明艳、肉质细嫩、盖滑柄脆。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峪口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党建引领合作社为载体,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先手棋”。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不断探索增收致富的新路径,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峪口镇将持续发挥“人才+科技”优势,科学谋划林下产业布局,切实增强产业“造血”功能,不断激活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形成“四季皆收、绿色发展”的发展模式,助推农村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