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销量4000万册,《追风筝的人》为何畅销20年?

全球销量4000万册,《追风筝的人》为何畅销20年?

00:00
14:09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句病毒式的“广告语”,曾让无数读者为之落泪,也由此缔造了一个20年不败的出版神话。

这个神话的名字叫《追风筝的人》。

2003年,卡勒德·胡赛尼凭这本处女作登上世界文坛,旋即在全球刮起旋风。据中文出版方世纪文景介绍,该书迄今已被翻译成超过60种语言,全球销量超4000万册。中文简体版于2006年引进,至今印刷已超1000万册。

与销量相匹配的是它的荣誉和口碑:《追风筝的人》屡获多国“年度图书”“最佳小说”“推荐书目”。在豆瓣,超118万读者给该书打出8.9的高分。在微信读书总榜,它是用户最喜爱的外国文学书籍。

微信读书用户最喜爱书籍总榜,前五皆为中国文学著作

一个阿富汗故事,何以畅销20年而不衰?我们不妨探究一下,这背后的魔力。

故事本身的魔力:背叛与救赎

畅销书首要之务,就是把故事讲好。好故事标准不一,却有迹可循,即套用流传最久、传播最广、最深入人心的叙事模型,这样写出来的故事,往往会获得最大公约数的认同。

《追风筝的人》沿用的模型就是千百年来,颠扑不破的叙事母题——背叛与救赎。

背叛发生在阿米尔的少年时代。

他是喀布尔的富家少爷,有一个忠诚勇敢的仆人哈桑。两人是玩伴,一起长大。嗜好读书、性格软弱的阿米尔总是得不到父亲的赞许;反而是哈桑令父亲青眼有加。阿米尔因此生妒,也更想得到父亲的认可。

喀布尔一年一度的风筝比赛,是阿米尔证明自己的机会。他要赢得冠军。总是保护少爷、对少爷说出“为你,千千万万遍”的哈桑,自然要全力帮他。比赛中,他是“追风筝的人”,要将阿米尔斗倒的风筝一一捡回来,才能实现少爷渴望的荣耀。

但哈桑在追最后一个风筝时,不幸被积怨已久的恶少阿塞夫拦住强暴。阿米尔目睹一切,却佯作不知。愧疚的同时,他也认为,哈桑不过是他赢得父亲称赞的代价。

后来,在嫉妒心驱使下,他诬陷哈桑偷盗。哈桑知道,自己若说出真相,老爷必定会厌恶阿米尔;为了少爷,他认罪了。哈桑父亲不忿,毅然带着哈桑离开。

不久,阿富汗局势大变,战争爆发。阿米尔一家移民美国,从富商沦为工人。

“逝者如斯夫”,不逝的却是心中横亘的罪恶与内疚。救赎发生在阿米尔的中年。

一宗电话,将业已成家、事业稳定的他带回混乱与血腥的阿富汗。当时,他父亲已死。为守护少爷庄园的哈桑及其妻子,也被塔利班打死。但哈桑留下一个儿子,索拉博,如今身在绝境,成为恶人的玩物与奴仆。

是否要救索拉博,成了阿米尔的难题。救,可能意味着丧失一切,包括生命;不救,则良心有愧,罪孽加深。这时,父亲的老友告诉他真相,原来哈桑是父亲的私生子,是他同父异母的弟弟。

看似正直善良的父亲,碍于世俗不敢承认哈桑,他心中有愧,所以才对哈桑百般疼爱,四处为善,以弥补心中亏欠。终究,阿米尔还是像父亲的:都很软弱且对哈桑犯下难赎的罪过。

阿米尔不再犹豫。索拉博成了他救赎自己和父亲的唯一选择。

当年的恶少阿塞夫,如今成了屠杀妇女、凌虐儿童的恶魔。索拉博正在他手下受罪。为了救他,阿米尔被阿塞夫打得半死不活,最终侥幸逃走。几经波折,两人回到美国。

阿米尔带索拉博去公园玩,是风筝让郁郁寡欢的索拉博提起兴趣,成为出色的“风筝斗士”,一如当年的阿米尔。

阿米尔也终于在26年后,迎来机会,做一次“追风筝的人”,并对索博拉说出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一如当年的哈桑。

故事至此结束。

《追风筝的人》对“背叛与救赎”的应用,可谓炉火纯青,且非常典型。而这样的故事,几乎已经成了镌刻在无数读者心中的情感基因。

譬如西方,人间绝色海伦被拐,是为“背叛”;希腊联军征伐特洛伊,即是“救赎”。哈姆雷特父王遇害是“背叛”;王子复仇便是“救赎”。

又如东方,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他与天宫的互相“背叛”,西去取经则为“救赎”。宋江背叛晁盖之“义”,朝廷背叛宋江之“忠”,最后“魂聚蓼儿洼”聊作凄凉的救赎。

1998年版《水浒传》宋江,李雪健饰

文学之外,宗教、神话及民间传说中,更是充斥着大量“背叛与救赎”所孵化的故事。

《追风筝的人》以人类血液中涌动的故事基因,演化出一篇戏剧性极强的异域作品,没有虚矫赘文,没有无病呻吟,有的只是一场直视人性的悲悯史诗和跨越26年仍高翔天空的风筝。

它的畅销,从故事层面,就做好了准备。

故事所处的位置:平衡与延展

胡赛尼1965年生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随后胡塞尼全家移民美国。20年后,他看到一篇报道,塔利班政权禁止市民放风筝。喀布尔没有风筝,就像胡塞尼失去了故乡。

他有感而发,写下一个故事,又于2001年将它扩展成长篇小说《追风筝的人》。

胡塞尼的个人遭遇只是阿富汗历史的一个卑微的脚注。那片土地连年战乱不息:君主制被推翻,苏联军事入侵,以及塔利班政权崛起等,使得这里沦为沉默的焦土。以及,肇始于宗教、政治、历史、民族的问题错综复杂,难以化解,苦难成为一种必然。

卡勒德·胡赛尼,图据视觉中国

关心别人的苦难,是良心与道德的要求。《追风筝的人》提供了这个窗口。它将一个空洞的国家名称,具象化为一幅幅真切可感的生活场景,供我们进入,管中窥豹,心有戚戚。

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因为植入了厚重的历史、丰富的议题以及在主题之外的各种情感:父子、家国、移民、恋爱等,再加上胡塞尼毫不瘀滞与炫技的文笔,使得《追风筝的人》实现了一种“爽快的复杂”。

爽快是指故事主题流行、戏剧冲突激烈、文字明快易读、情绪调动成功,使得中学以上的读者,都能毫无障碍地进入这个故事。

复杂则是指包裹故事的战争、种族、宗教、历史、政治等议题,不露痕迹地成为故事的养分和情节的枝蔓,使得小说拥有一种迥异于通俗文学的厚重与博大,甚至激发国际社会的反馈。

这种文本的质感,既避开了像《尤利西斯》《追思似水年华》那样的晦涩难懂,又摒弃了相对流行的鸡汤、情感、励志类通俗作品——在严肃与通俗间,在经典与流行间,取得了一个高度的文学平衡。

《尤利西斯》等作品,可谓畅销的“天书”

因此,它非常适于推荐或赠人。比如,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拿它作生日礼物,送给女儿;高圆圆在综艺节目中热烈地推荐它;各大读书博主和营销账号,用它作“流量”内容;中学语文老师将它列为课外读物。

高圆圆在湖南卫视某综艺节目曾力荐此书

任何人都不能因此否定推荐者的品位和判断,因为它看上去实在感人和深刻。

口口相传,且有口皆碑,像病毒一样,《追风筝的人》风靡全球,也就不难理解了。

具体到中国语境,出版方提炼出的广告词:“为你,千千万万遍”,委实像脑白金式的“洗脑广告”,给人一种痴情的悸动,仿佛贾宝玉说的那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言有尽而意无穷。拿它做情感宣言,再恰当不过。

关键是,当读者翻开这本书时,会发现,这句广告并非虚言,而是实打实的情感钥匙,借由它你能解锁一个横跨26年的感人故事。

此外不得不提版权的延伸,即2007年马克·福斯特导演的同名电影,曾获得奥斯卡金像奖、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提名。豆瓣评分高达8.2,值得一观。从某种程度上讲,电影的改编,无论是高于原著还是低于原著,都能激发讨论,反哺书籍的销售。

前几天,微博上有一名教授提问:《追风筝的人》畅销到底是商业策划,还是传播奇迹,抑或是各种偶然性的叠加?

其实,该作品的中国版权代理谭光磊早在采访中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书好绝对是必要条件,但卖到什么程度,却没有办法预期”。就像高圆圆推荐,这是神秘的突发事件,并非营销所为;但若无作品的质感、平衡以及多方因素的合力,恐怕它也到不了高圆圆和更多读者手里。

“每本书和人一样,有它自己的命,《追风筝的人》确实是命比较好的一本书。”谭光磊说。

书籍畅销的背后:争议与努力

《追风筝的人》的故事及营销,是“人和”;阿富汗和胡塞尼的背景,是“地利”;还有一个“天时”,是这本书畅销的一个推手,即发生在2001年的9·11事件。

这场举世震惊的事件,令美国不解和愤怒。矛头直指本·拉登,阿富汗“基地”组织创始人。具体纷扰,暂且不论。只是这场灾难,开始让美国人对阿富汗好奇起来。

恰好,时间过去不久,胡塞尼,一个用英文写作的阿富汗作家,向美国人讲述了阿富汗人的故事。这个高度平衡的文学故事,不仅陈述了苦难,控诉了分裂、极端与暴行,还借哈桑之口,说出了阿富汗人的希望:

“我梦到我的儿子长大成人,成为一个好人,一个自由的人,一个重要的人;我梦到花儿再次在喀布尔街头盛开,音乐再次在茶屋响起,风筝再次在天空飞翔;我梦到有朝一日,你会回到喀布尔,重温童年时光。如果你回来,你会发现有个忠诚的老朋友在等着你。”

通过胡塞尼及其后续作品《灿烂千阳》《群山回唱》的叙述,阿富汗普通民众面孔上的灰尘被拂去,美国乃至世界读者看到了那片土地上的灵魂心声与对美好和平的未来之向往。

但一些阿富汗读者不买账。他们认为胡塞尼在公开宣扬家丑;也有声音指责他在吃“人血馒头”——以祖国的苦难饲养创作,从而谋取名利;还有人直言不讳地批判道,“他有30年没在阿富汗生活,他对我们一无所知”,同名电影甚至被禁止在阿富汗上映。

胡赛尼理解这些质疑。但他的用意,只是讲述一个移民眼中的故乡。那个故乡是他弥足珍贵的记忆。而这些记忆和记忆之中潜藏的期望,或许是让不同文化、国籍、民族背景的人们,对阿富汗“实现同情之了解的第一步”。

巴尔扎克和余华都曾表达过一个相似的看法:作家并非法官或律师,只是时代的书记员。他们追求真实的记录。不能要求作家承担解决问题或为某一方辩护的职责。

从这个角度来说,胡塞尼忠实地履行了他的义务。他剥开故乡的伤痛,以一个通俗的戏剧性的故事,让这种伤痛最大程度地走入上千万读者心里。这已经是一种功德。

事实上,因为作品,他获得2006年联合国人道主义奖,受邀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通过他设立的卡勒德胡赛尼基金会在阿富汗提供援助。胡塞尼似已力所能及地做到了他的全部。全球畅销和随之而来的名利,更像是对他的慰劳。

《追风筝的人》出版20年,可是还有人在追风筝。因为暴乱、怯懦与罪恶,并未从这个世界清除。只要人们还在期待救赎与爱,“追风筝的人”就会一直存在。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