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02:乾隆身世之谜(下)乾隆生母真的是“甄嬛”钮祜禄氏吗?

乾隆02:乾隆身世之谜(下)乾隆生母真的是“甄嬛”钮祜禄氏吗?

00:00
13:26

上一集,我们讲了乾隆身世之谜的两种主要说法,其中海宁陈氏之子的说法已经基本通过孟森先生的考证给否定了,但是出生于承德避暑山庄的说法却被很多人深信不疑,包括乾隆本人以及他的儿子嘉庆皇帝对此都存有疑问。那么,乾隆是不是真的有可能出生于承德避暑山庄呢?由于清代的史料至今留存得比较丰富,我们可以通过各方史料的查找和对比,来看看这个说法是否能够成立。

首先,乾隆的出生日期为康熙五十年八月十三日,所有史料都是这么记载的,因此应该没有疑问。那按照怀胎十月的规律来倒推的话,他的生母怀孕的时间不可能早于康熙四十九年十月十三日。好,我们就来看看这个时间里他的父亲雍正都在做什么。据历史记载雍正(当然当时还是雍亲王,为了论述都简便,我们在雍正和乾隆还没有即位时,也权且用年号来称呼他们)在康熙四十九年,也就是乾隆生母怀孕的这一年,确实跟随康熙皇帝去了承德避暑山庄,而且还前后在山庄停留了五个多月之久。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雍正的确很有可能与宫女产生暧昧,导致她怀孕,最后生下乾隆。这个故事听起来倒是蛮符合一个霸道亲王的作风。但是问题在于,雍正从承德返回京城的日期是当年的九月初三日,这一点在史料中是有明确记载的,我们刚才讲了按照乾隆的生日推算,其生母怀孕的时间不可能早于四十九年十月十三日,即使雍正是在回京的当天让宫女怀孕的,到第二年八月十三日出生也已怀胎十二个月了,这就于常理不合了,毕竟乾隆又不是哪吒。所以,雍正让宫女怀孕,并且在避暑山庄生下乾隆的说法,从时间上来讲是站不住脚的。

于是,也有人提出,有没有可能是官方记载的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她作为雍亲王的侍妾,跟随雍正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并且在此处把乾隆生下来的呢?我们再来查查历史记录,康熙五十年五月,也就是乾隆出生前的三个月,康熙皇帝的确又去了承德避暑山庄,我们讲过康熙基本是每年都去避暑、打猎的,但是这一次雍正没有像去年那样跟随父亲一同前往,而是两个月之后,就是到了七月的时候才去山庄给父亲请了个安,那么乾隆是八月出生的,这个时候钮祜禄氏已经是临产在即,按照清代皇室对于孕妇的保护原则,从怀孕七个月起就得格外小心照护,产婆就要开始在一旁朝夕守候,因为七个月以后随时都有可能生产。所以这个时候钮祜禄氏不可能与雍正同行,到达承德避暑山庄从而把乾隆降生在这里。

而且,在乾隆身世之谜中,钮祜禄氏本身也是谜团的组成部分。根据历史记载,钮祜禄氏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在13岁的时候被“赐侍”给四阿哥胤禛。我们之前讲过,当时胤禛已有了嫡福晋和两位侧福晋,都是出身名门,钮祜禄氏在王府中只是地位卑微的、介乎小妾于婢女之间的身份,没有任何封号,只能被称为“格格”。即便在生下乾隆之后,她仍被称为“格格”十多年。直到雍正帝即位之后,钮祜禄氏才和其他几位藩底旧人一起被册封为妃嫔,当时她得到的封号是“熹妃”。以上是雍正朝实录记载的内容。但是,学者们在整理雍正朝的档案文献时,却发现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册封妃嫔的一份原始谕旨,谕旨中记载被封为熹妃的并非“格格钮祜禄氏”而是“格格钱氏”。一般认为,谕旨是当时形成的文献,就是皇帝口授之后,相关人员依照皇帝的意思当即缮写而成;而实录则是后来编纂的文献,我们讲过,清朝是后一任皇帝给前一任皇帝修实录。因此,谕旨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要比实录高。那么,为什么在谕旨中被封为熹妃的“格格钱氏”,到实录中却被改成了“格格钮枯禄氏”?钱氏是什么人?她和“钮祜禄氏”是什么关系?没有更多的史料可以回答我们的问题。当然,学者们也曾试图对这件事进行解释,比如有学者认为,钱氏和钮祜禄氏应该是同一个人,谕旨在当初草拟的时候,为了简便,就把格格钮祜禄氏,简写成“格格钮氏”,由于“钮”字和“钱”字都是金字旁,字形也比较相像,因此导致在后来的文本就都抄写成了钱氏,一直到编纂实录时才纠正了这一错误,恢复为“格格钮祜禄氏”。不过,这一说法也毕竟是推论,历史上是否真的是钮字和钱字的讹误,我们现在也很难做出判断,这也是导致乾隆身世之谜至今也没有一个定论的原因所在,否则它也就不会被称为谜案了。

不过,尽管出身存在很大的疑问,而且就算乾隆是钮祜禄氏所生,他生母的出身也比较低,但是这些因素似乎都没有影响到小弘历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根据实录的记载,小弘历“天挺奇表,珠庭方广,隆准颀(音奇)身,发音铿洪,举步岳重,规度恢远,嶷然拔萃”,他从六岁开始读书,过目成诵,领悟能力超群。我们讲康熙时讲过,史料中在讲述皇帝的出生时往往会带有一些神话色彩,比如祥云笼罩、香气飘飘等等。乾隆朝实录当中倒是并没有类似的记载,说明乾隆并不推崇这些不客观的说法,只是对他的超群的仪表气质进行了描述,用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小弘历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高挺的鼻梁、修长的身材、声音洪亮、气度非凡、头脑聪明、悟性极高。这里面固然还是有一些吹捧的成分,但乾隆的确是雍正儿子当中比较突出的一个,深受父亲的宠爱,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雍正自己喜欢这个儿子,还希望让父亲康熙也注意到他有这样一个好孙子,毕竟康熙儿子众多,孙子就更多了,大概有一百来个,这么多的孙子老皇帝还真不能一一认得。于是,雍正就给康熙和乾隆安排了一场祖孙的会面。一年春天,雍正表示,康熙赏给自己的圆明园中牡丹花开得正好,邀请父亲来自己的园子里赏牡丹,同时也散散心,康熙欣然同意,就来到了圆明园,而雍正则安排儿子弘历在牡丹丛中朗朗读书,弘历俊秀的面容、雍容的举止和气度,让康熙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孙子,随即决定把弘历带回宫中,由他亲自抚养。这个时候的康熙,应该是被儿子们争夺储位而搞得心力交瘁,对儿子已经丧失了信心,想把人生的乐趣寄托到孙子辈身上,而弘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被父亲送到祖父身边的。

根据乾隆后来的回忆,入宫之后,祖父对他关爱备至,祖孙俩几乎天天都见面,比如康熙读书时就让弘历待在身边,遇到好的词句立即指点教诲于他;康熙吃饭时,有好吃的也马上让人给弘历送去——清代宫廷的规矩,任何人都是没有资格于皇帝一起进膳的,因此皇帝每天只能自己吃饭,靠传送点好吃的来增加和亲人们的联系;有时,康熙在批阅奏章或者接见大臣时,也会让弘历在一旁观看,培养他的政治意识,可见祖孙俩的感情是很好的。有笔记记载,康熙有一年带着弘历去承德避暑山庄,有一天,弘历在岩石遍布的山坡上游玩,康熙则在山下的湖中乘御舟游览湖光山色,这个时候老皇帝看到了山坡上的孙子,便远远地呼唤他的名字。弘历听到祖父的呼唤,就从山坡上跑跳而下,想到爷爷那里去,而他的这个举动把老皇帝看得心惊肉跳,山坡比较陡,上面又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头,这摔一下可不是小事,于是连皇帝之尊也不顾了,站在船头连声高呼:“勿疾行,恐致蹉(音搓)跌!”就是别跑、别跑,小心摔着啊!生动体现出祖孙之间的深厚感情。还有一次,康熙在木兰围场带弘历打猎,康熙射中了一头熊,熊中箭倒地之后,为了培养孙子的勇敢精神,康熙就让弘历再去补射几箭,但是没想到弘历驱马上前时,已经受伤倒地的熊突然向他扑了过来,看得旁边的人都出了一身冷汗,但弘历却毫不惊慌,只是控制好自己的马,不要让马惊了,这个时候康熙拿出身边的鸟枪,再给熊补上一枪,才没有发生危险。而看到孙子这样勇敢淡定,康熙高兴地表示,这个孩子“是命贵重,福将过予”。

我们在讲雍正即位之谜的时候也曾讲过,有一种说法甚至认为,康熙之所以传位给雍正,就是由于老皇帝喜欢弘历,希望将来皇位能够传到弘历手中。不管这种说法是否有根据,都体现出,尽管乾隆的身世存在很多疑问,但他的童年时代是在父亲和祖父的共同关爱甚至宠爱之下成长起来的,难怪他性格中充满了自信、自傲,甚至有点自以为是的成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