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高林:圣巴托罗缪大屠杀-16世纪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上)

93高林:圣巴托罗缪大屠杀-16世纪一桩国家罪行的谜团(上)

00:00
20:50

单期海报 



随堂讨论

在你看来,谁是怂恿刺杀海军上将科里尼的元凶?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和观点。


本期文稿

大家好,我是高林,很高兴有机会向大家推荐理想国译丛,今天我推荐的这本是《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本书的主题其实看起来很简单,顾名思义,它讲的就是1572年8月,圣巴托罗缪日前后发生在巴黎的那场宗教大屠杀。但从这个角度说,它的主题其实离我们也很远,为什么作为一个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人,要花时间去关心这样一场四百五十多年前的宗教大屠杀呢?


这显然是每一个想要向你推荐这本书的人都绕不过去的一个问题,但要回答它却并不是很容易。因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对作者这一整本书里的内容做一个系统的思考。我们今天就来尝试着做这样一个思考。


其实说到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件事,我想很多对法国历史和文学有兴趣的朋友都不会觉得陌生。毕竟16世纪中后期发生在法国的这场持续几十年的宗教战争,是法国浪漫派作家们最喜欢的主题之一。虽然在这段历史当中,他们更关注后来爆发在国王亨利三世、吉斯公爵亨利和纳瓦尔国王亨利、也就是未来的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之间的那场“三亨利之战”。但其实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件事里,这三个亨利都是当事人、也都是主角,只不过分属不同的阵营。当时还没有继承王位的亨利三世的头衔是“安茹公爵”,他和吉斯公爵一起作为天主教一方参与了对新教徒的屠杀。而纳瓦尔国王亨利则属于被屠杀的新教徒一方,只不过他是国王的妹夫,所以侥幸保住了性命而已。


所以在浪漫派的小说里,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也是一个几乎绕不过去的主题。光我看过的花了大量笔墨去描写这场大屠杀的就有两本,其中一本是梅里美的《查理九世时代轶事》。说到梅里美这个人,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他不光是一个作家,还是法国政府的文物古迹总督查,主要工作是全法国考察值得保存的文物古迹,简单说就是“公款旅游”。他生活得这么滋润,自然是没有耐性去写长篇小说的。但《查理九世时代轶事》这本书其实很长,从这个意义上说,它算是梅里美作品里的一个异类。可是如果你看了这本书就会发现,梅里美终究还是梅里美,即使他破天荒地写了一本其实挺好的长篇小说,他也忍不住要给你烂尾。因为这本书虽然很长,但却没有写完!不过就写完的部分而言,这本书最重要的主题其实就是“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那跟梅里美和《查理九世时代轶事》比起来,另一个小说就更著名了,那就是大仲马的《玛尔戈王后》。这本书想必很多人都看过,即使没看过小说,应该也看过伊莎贝尔-阿佳妮主演的电影版。


(电影《玛戈王后》剧照 1994)


实际上要思考《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看看《玛尔戈王后》这部电影是很有好处的。因为在本书的第一部分,也就是直接关于“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过程的这部分内容里,作者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批驳历史上各种关于这次大屠杀的“阴谋论解释”。而这些阴谋论的影响有多深呢?例证之一就是无论是《玛尔戈王后》这本小说,还是它的电影版,其实都是根据作者批驳的那些流传了几百年的“阴谋论”历史观创作出来的。


当然,如果你没看过《玛尔戈王后》这部电影也没关系。毕竟我要推荐的是《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本书,而不是电影。人还是得讲点良心,不能推荐了一部电影就把书的主题略过不提了。


那下边我们就来看看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到底是怎么回事!


伏笔:第三次宗教战争

所谓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实际上是法国宗教战争当中的一个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572824日的清晨。但要看清这件事的全貌,我们必须向前追溯一下。1568年到1570年之间爆发了法国历史上的第三次宗教战争。这次宗教战争非常剧烈、非常残忍,而且一开始互有胜负。但最终新教徒的军队取得了优势,开始向巴黎挺进。国王的军队在之前的战斗里筋疲力尽,无法有效地援救巴黎。于是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国王只好寄希望于巴黎的市民,恢复了巴黎的民兵,让他们组织守城。


但跟专业的军人相比民兵的战斗力其实微乎其微。所以国王左思右想,感到凶多吉少,转而向新教徒求和。结果就是1570年签署的《圣日耳曼和约》。《圣日耳曼和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国王被迫和新教徒签署的“城下之盟”,所以给与新教徒的待遇非常宽大。


对新教徒的首领们来说,这样宽大的条款是他们在战场上浴血奋战得来的。但对巴黎人来说则刚好相反,那就是他们刚刚自告奋勇地在国王的号召下组织起来,国王就选择了妥协。王家军队或许打败了,但巴黎人没有败。巴黎人捐助了金钱、武装了自己准备跟新教徒作战,结果国王却主动选择了妥协。而且国王在选择妥协之后并没有解散已经武装起来的巴黎民兵。这就给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留下了隐患。


而且《圣日耳曼和约》客观上是王家军队作战失利的结果。考虑到国王查理九世在1570年才刚满二十岁,母亲凯瑟琳王太后的摄政刚刚结束,他既没有独自统治所需要的经验、也没有统治一个大君主国所需要的能力,还在战场上蒙受失败、在政治上被迫妥协。所有这一切对年轻国王的威信来说都是沉重的打击。


所以王室必须想方设法恢复国王的威信。这种努力有几个方面。首先是国王必须把《圣日耳曼和约》从城下之盟,变成主动的妥协。这就是本书一开始从国王到大贵族再到官员所齐声宣扬的那种大家一起“遗忘仇恨”、“遗忘过去”的号召


在国王和他的大臣们看来,条约并不是迫于新教徒的压力才选择了宽容和妥协,相反他是基于对自己臣民的爱,和全体臣民对君主的忠诚而选择了宽大,选择了妥协。国王希望全体法国臣民,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都能够基于共同的忠君之心像兄弟那样团结起来。如果用这种方式重新包装《圣日耳曼和约》,那么即使王家军队在战场上确实没有打赢,但国王还是会成为最后的胜利者。因为无论是新教徒还是天主教徒终究都要做国王的忠诚臣民。


为了实现这一点就需要用一系列手段来重新塑造国王的形象。其中一个重要的手段就是联姻。首先是国王自己要结婚,国王查理九世在1570年和奥地利的伊丽莎白女大公举行了婚礼。通过这场婚礼,宫廷向整个法国、乃至整个欧洲,再次重申国王已经成年了!他是一个丈夫了,说不定很快还能成为一个父亲。而无论是成年、结婚、还是期望中的王太子的诞生,其实都是为了证明,国王已经具备了统治他的国家所需要的能力和信心。而一个成熟了的国王,有信心也有有能力去统治他的王国,也就意味着他将拥有一个统治者所需要的威望。而威望这个东西,正是此前的宗教战争,和《圣日耳曼和约》使王朝损失最大的东西。


但国王的婚姻还只是开始,此后还要推动一系列的联姻。其中最重要的,是最强大的新教王侯,纳瓦尔的亨利和国王的妹妹-法兰西的玛尔戈之间的联姻。通过这次联姻新教徒领袖当中血统最高贵、领地最广阔、最富裕也最强大的一个,将成为国王的妹夫。这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圣日耳曼和约》是普遍和解的象征而不是城下之盟。


1572年8月18日,纳瓦尔国王亨利和玛尔戈的婚礼在巴黎圣母院举行。这对国王来说是政治上的一个重大胜利,对国王的大臣和前来参加婚礼的新教贵族们来说,则意味着普遍和解和长期和平的开始。


但是6天以后就爆发了圣巴托罗缪大屠杀!来到巴黎参加婚礼的众多新教领袖、贵族,还有几千普通新教徒都惨遭杀害。对新教徒的野蛮杀戮则引发了第四次宗教战争。这是怎么回事呢?


转折:血腥屠杀的序幕

从和解到屠杀的转折点其实发生在8月22日这一天。


8月22日这一天发生了针对新教徒领袖、“海军上将”科里尼的刺杀事件。这一天早晨,科里尼参加完御前会议之后返回自己的住所的时候,突然遭到埋伏在一所空房子里的刺客的袭击。虽然刺客没能杀死科里尼,但科里尼身边的新教徒贵族也没能抓住凶手。科里尼受了伤,但却没有死,于是大批前来巴黎参加婚礼的新教徒贵族愤怒地聚集在他周围,要求血债血偿。很多人对前来探望科里尼的国王威胁道,如果不能抓到和惩办凶手,他们就要自己去惩办凶手。


这种示威严重地刺激了国王,聚集在科里尼身边的那些原本只是来参加婚礼的新教徒贵族,瞬间就变成了一支气势汹汹、要让国王血债血偿的新教徒军队。这种转变从各方面来说都是灾难性的。科里尼的遇刺让国王的和解努力功亏一篑。而愤怒的新教徒如果真的在巴黎亲手惩罚凶手,又会彻底暴露《圣日耳曼和约》作为城下之盟的事实。


结果就是在一夜之间,国王的和解政策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国王因为恐惧,转而采取了疯狂的报复。这就是8月23日夜里国王下决心要处死科里尼和他周围的新教徒贵族的原因。同时国王对新教徒贵族的杀戮,又点燃了原本就对《圣日耳曼和约》愤愤不平的巴黎人的怒火。当国王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戮新教徒贵族的时候。巴黎人敲响了警钟,对巴黎的新教徒展开了无差别的杀戮。这就是所谓“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其实它是由两场先后发生的大屠杀组成的。1572823日夜里到824日清晨发生的针对新教徒首领的屠杀,引发了此后持续不断地针对普通新教徒的杀戮。


关于这场大屠杀,我还是希望大家有机会去看看《玛尔戈王后》这部电影,因为在描述这种场面的时候,语言是苍白的。施暴者的疯狂、被追杀者的绝望,还是影像更有表现力。而且客观的说大屠杀的过程本身也不是《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本书所真正关注的对象。


那么这本书到底是怎么讲述“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件事的呢?


在这本书里作者主要关注的其实主要是三个问题。首先是到底为什么会有这场大屠杀,也就是到底谁制造了这场大屠杀。其次则是当时的人们怎么看待这场大屠杀。最后则是这场大屠杀给此后的法国历史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起源:大屠杀缘何而起

对“到底为什么会有这场大屠杀”这个问题,就像我之前说的,作者其实主要是通过使用史料来批驳几种对大屠杀常见的阴谋论的方式来分析的。


其实如果你反思一下,我们刚刚说过的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过程,就会发现,它真的太适合用“阴谋论”去解释了。首先它确实有一个翻天覆地的大反转。8月18日到8月22日之间,纳瓦尔的亨利还是国王的妹夫,新教的贵族们还是国王妹妹的婚礼上的座上客。很多人甚至受邀住到了卢浮宫里。但是到了8月23日的夜里,这些人就变成了国王卫队的残杀对象。很多人在睡梦中被叫醒,然后被拖到卢浮宫的院子里,就被国王的卫队用长矛扎死了。在临死之前,他们愤怒地呼喊“卑鄙的国王”!紧接着,到8月24日的清晨,警钟敲响的时候,针对手无寸铁的普通新教徒的杀戮就开始了。


如果从那些被杀害的人角度去看,或者从那些侥幸逃出巴黎城、保住性命的新教徒的角度去看,那从《圣日耳曼和约》签署以来发生的每一件事,其实都是一个巨大阴谋的一部分。国王呼吁宗教和解也好、对新教徒的宽大态度也好、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新教徒的领袖也好,其实都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尽可能地把新教徒的首领都骗到巴黎,然后一网打尽。


换成任何人,一觉醒来发现巴黎城门上了锁、塞纳河的船只都被收缴集中停靠在巴黎右岸,而一队一队的暴徒挨家挨户地去杀死每一个新教徒,你也没法不觉得这是一个巨大的阴谋。所以几百年来“阴谋论”都是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历史的传统解释。区别无非是到底是谁制造了这样一个惊天大阴谋。


比如国王黑幕说,认为其实整件事都是查理九世的阴谋,他假意和新教徒和解、假意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新教的领袖,其实就是为了把新教徒骗到巴黎然后大肆杀戮。


在国王黑幕说之外还衍生出了皇太后黑幕说。也就是说查理九世或许真的希望实现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和解。但国王的母亲凯瑟琳王太后并不愿意。王太后不愿意的原因又有各种各样的版本。比如王太后觉得随着查理九世的成年,她失去了摄政的权力,也渐渐失去了对自己儿子的影响,所以她感到嫉妒、感到愤怒。所以她授意刺客去行刺科里尼,破坏整个和解政策、激怒新教徒,再利用新教徒的愤怒去威胁国王,迫使国王同意杀戮新教徒。我之所以推荐《玛尔戈王后》这部电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部电影对大屠杀的解释就是典型的“王太后黑幕说”。


在国王阴谋、王太后阴谋之外,还有国王的弟弟安茹公爵亨利设计阴谋的版本,这个版本其实和前边两个版本大同小异,因为无论是国王、还是王太后、还是安茹公爵,都可以算作是“王室阴谋说”的不同变体。


那在王室阴谋说之外,另一个影响深远的版本就是吉斯公爵阴谋说。


这个版本认为国王也好、王太后也好,其实都是真心想要实现和解的。毕竟王室的利益是相通的。但在王室之外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势力,那就是分属天主教和新教的大贵族们。在宗教战争的过程中,吉斯公爵家族是极端天主教派的贵族,而科里尼所属的夏蒂荣家族、还有虽然信天主教却跟夏蒂荣家族有紧密的婚姻关系的蒙莫朗西家族,还有虽然跟王室有血缘关系,但却信了新教的波旁家族,分属不同的阵营,彼此争斗不休。


吉斯公爵亨利的父亲,上一代吉斯公爵就是在宗教战争期间被凶手刺杀的,而科里尼海军上将则被认为是刺杀吉斯公爵的幕后黑手。所以,当吉斯公爵眼见《圣日耳曼和约》签署,纳瓦尔的亨利和国王的妹妹结婚,法国即将实现宗教和解,这也意味着他自己将失去替父报仇的机会,于是他选择铤而走险,让手下去刺杀科里尼。如果刺杀成功,他就为自己的父亲报了仇。如果刺杀不成功,他还可以利用新教徒的愤怒去威胁国王,迫使国王下令对新教徒进行大屠杀。


在关于大屠杀的众多阴谋论解释当中,除了国王、王室、吉斯公爵这三个版本之外,还有一个“西班牙阴谋说”。这个版本认为国王、王室的和解意图都是真实的,吉斯公爵虽然和科里尼有杀父之仇,但在1572年这个时间节点上,他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刺杀海军上将。吉斯公爵敢于行动,肯定是因为有一个更加强大的势力在怂恿他。


真凶:是谁刺杀海军上将

那么到底谁能怂恿吉斯公爵呢?那就是以“天主教国王”自居的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菲利普二世眼见法国即将实现宗教和解。而法国一旦从宗教战争里解脱出来,实现了一致对外,就可能导致1559年签署《卡托-康布雷齐和约》以来,刚刚结束了十三年的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的战争再次爆发。所以为了让法国继续陷于内战,西班牙国王怂恿了法国国内形形色色的天主教势力,尤其是跟科里尼有杀父之仇的吉斯公爵,刺杀了科里尼海军上将,打破了法国宗教和解的局面,制造了圣巴托罗缪大屠杀。


在这本书里,作者对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原因的分析,其实主要是通过对这些林林总总的阴谋论、黑幕假说的批驳来进行的。也就是说,作者是通过一系列可靠的史料,逐一证明了为什么国王、王室、吉斯公爵和西班牙国王并不是大屠杀背后的幕后黑手的方法来论证,为什么“圣巴托罗缪大屠杀”其实是法国形形色色的矛盾互相作用导致的。在这场悲剧或者说这壮国家罪行背后并没有一个“罪魁祸首”。每一股势力、每一股力量其实都参与了这桩罪行。


这个分析其实非常有趣。我希望大家能自己抽点时间来看一看。


我希望大家注意的一点是,所有这些林林总总的黑幕说也好、阴谋论也好,其中刚好指向导致圣巴托罗缪大屠杀的几种主要势力。正是因为君主、大贵族、西班牙国王、还有被阴谋论忽略了的巴黎市民,这四股不同势力之间的矛盾、对抗和博弈,导致了圣巴托罗缪大屠杀这件国家罪行。


我们只有把这四种势力放回到历史的背景里去,才能真正理解圣巴托罗缪大屠杀为什么是一桩“国家罪行”,也才能理解这桩国家罪行带给此后的法国历史以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我们只能下次继续讲。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