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牺牲15年后,毛岸英揭露母亲遗言,毛主席听后泣不成声

杨开慧牺牲15年后,毛岸英揭露母亲遗言,毛主席听后泣不成声

00:00
14:41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1930年11月4日,杨开慧在长沙识字岭被敌人残忍杀害,时年29岁。

敌人曾威逼利诱,想要让杨开慧屈服,然而,外表柔弱的杨开慧内心无比坚定。

面对敌人的花言巧语,杨开慧说道:“我死不足惜,惟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

杨开慧

毕生知己

杨开慧的牺牲,是毛主席一生的遗憾。他们是真正的爱人、知己,是革命路上的伙伴。

可是,杨开慧却在如此年轻的时候,便死在敌人的枪口下。

毛主席第一次见到杨开慧,是在自己的老师,也就是杨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先生的家里。

那时候毛主席还很年轻,只是一个青涩的学生。

可是,杨昌济先生却对这个初出茅庐学生非常欣赏。

他看得出毛主席有着远大的理想,出于欣赏,在生活学习上,杨昌济无微不至的帮助毛主席,还经常把毛主席的一些作品带到家中,给其他学生们品读。

于是,年幼的杨开慧也就这样听说了毛主席的名字,她对这个陌生人不由得产生了好奇。

是怎样出色的一个学生,竟然能让教书多年的父亲这样赞赏?

很快,杨开慧就见到了毛主席本人。那时候,毛主席作为学生,常常来到杨昌济先生的家中,畅谈古今,一聊就是一整天,十二三岁的杨开慧时常在旁边当一个听众。

毛主席的思想的确很超前,听得多了,杨开慧也渐渐对他产生了佩服,认为他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救国救民的英雄。

当时杨开慧年纪甚小,所以,两人之间自然也没什么爱情的火花,毛主席将杨开慧当做老师家中一个可爱的妹妹。

何况,不久之后,毛主席又离开了长沙外出求学,两人之间就此断了联系。

可缘分总是很奇妙的,1918年,杨昌济受邀前往北京大学担任教员,杨开慧便也跟随父亲搬到了北京居住。

在北京,她又见到了当年的润之哥哥。

一别经年,两人都经历了不少事情,彼此成熟了很多,特别是毛主席,他正在为革命事业奔走。

有一批年轻的学生,为了救国,决心到法国读书。原本毛主席也在赴法留学的名单之中,但最后,他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感到意外的选择,那就是留在国内探索革命。

年轻的毛主席认为,法国的革命经验固然重要。

可是,立足于实际,找出一条更适合中国的道路,却更重要。

这样的想法,即便在当年的革命群体里也显得很奇怪。毕竟,法国等地的革命总是快中国一步的,不去法国学习,而是留在落后的中国,又能探索出什么呢?

对于这个问题,当时的毛主席其实也并没有确切的答案。革命之路太漫长,太艰难,也许很多人穷极一生也走不到终点,但从选择革命之路的那一刻,毛主席就没有打算回头。

得知杨昌济一家到来,毛主席很高兴,他一直敬重自己的这位老师,把他当做自己的父辈。

何况,他现在对于中国的革命又有满心的疑惑。

所以,杨昌吉一家在北京落了脚,毛主席便兴冲冲的赶来,再次和老师探讨一些深奥的革命问题。

自然,他也见到了已经十八九岁的杨开慧,杨开慧不再是多年前那个幼稚的小姑娘了,她长大了,同样开始对革命有了自己的了解,也越发向往毛主席这样的境界。

而更让毛主席感到难得的是,他的很多想法,在当时许多人看来是古怪而不可理喻的。

可是,杨开慧却能够明白他的内心所想。

毛主席不由得将杨开慧引为知己,两个人之间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感情自然也就逐渐升温。

革命伴侣

1920年,杨昌济因病去世,毛主席以学生的身份帮忙操办了老师的身后事。

随后,毛主席和杨开慧都选择回到长沙。

杨开慧继续读书,同时组织一些学生运动。

而毛主席则在长沙创办了文化书社,希望能够吸纳更多的有志青年。

杨开慧同样也是书社的骨干,也差不多在这个时期,两个人渐渐明确了恋爱的关系。

毛主席是一个伟大的革命者,而作为他的妻子,杨开慧也并不是毛主席身边的陪衬,她同样是一个坚毅果敢的战士。

1920年9月,杨开慧和她的几位女同学,做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大事。

她们联合起来,要求当地只招收男子的中学,给予女学生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并不顾外界的威胁,走进了男子中学,成为了第一批被接纳的女学生。

由此掀起了整个社会,对于女子受教育权的大讨论。

今天,女子接受教育,是最平常不过的事情。

可在当年,女子读书却被社会上许多人认为是伤风败俗之举。

杨开慧这一类主动为妇女争取教育权的女性,更是遭到了很多死亡威胁。

然而,她从没有惧怕过,像这类冒险而大胆的举动,杨开慧做过很多次,她的一生很短暂,可她做出的贡献是永远不可磨灭的。

1920年底,杨开慧和毛主席决定正式结为夫妻。而杨开慧对于自己的婚事提出了几个要求:“一不坐花轿,二不要嫁妆,三不用媒妁之言,自由结合,不作俗人之举。”

这婚姻简直是完美的,他们相爱,而且有着共同的理想。

1921年,毛主席与杨开慧都加入了刚刚成立的中国共产党,杨开慧由此成为了我党最早期的女性党员之一。

随后,毛主席在湖南各地筹建党组织,杨开慧从旁协助。

同时,她还肩负起了一部分情报传送的任务。

从1921年到1927年,这是党组织初创的时期,是他们夫妻俩最忙碌却也最幸福的时期。

他们所追求的革命理想,在他们的努力之下,一步步成为现实。

他们的小家庭也经营的有声有色,几个孩子相继出生。

可对于革命者来说,大家和小家往往是不能两全的。

1927年,蒋介石撕毁了两党之间的协定,在全国各地掀起了白色恐怖,大批的革命者惨遭屠杀,我党的工作也被迫转入地下。

杨开慧和毛主席也不得不分离。

根据组织的安排,杨开慧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板仓老家,在那里继续组织革命工作。

而毛主席肩负着更加重要的任务,在与杨开慧分别之后,他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带领大部队上了井冈山,与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身陷囹圄

敌人对毛主席恨之入骨,不仅对红军的革命根据地疯狂围剿,同时,还对毛主席等革命者的家人围追堵截,赶尽杀绝。有不少革命者全家被害,杨开慧的处境自然也岌岌可危。

当时,由于敌人的封锁,夫妻俩连通信都变得很困难。

杨开慧甚至只能在敌人发布的一份又一份通缉令上,看到丈夫的名字。

杨开慧自己很快也成为了被通缉的对象。

湖南方面的军阀一直想要抓住杨开慧,以此威胁毛主席。

杨开慧预料到自己凶多吉少,在1929年写给自己堂妹的一封信中,杨开慧以托孤的语气告诉妹妹,若是自己有一天出事,希望妹妹能够代为照顾一下年迈的母亲以及三个孩子。

可见,她那个时候就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时间来到1930年,局势越发的紧张,红军发展的速度很快,甚至还一度攻下了长沙。

这进一步加重了军阀对毛主席的仇恨,于是湖南军阀何键再次发下了通缉令,而且还放出话来,说只要能够协助抓捕杨开慧,便奖赏1000大洋。

何键

金钱的诱惑让无数人闻风而动,杨开慧孤身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很难躲过敌人的天罗地网。在这年十月,杨开慧的行踪暴露,何键立刻派人将杨开慧母子抓入监狱。

何键觉得,这下钓到了一条大鱼,杨开慧在党组织内部有一定的地位,一定知道很多关于党组织的绝密信息,如果能进一步得知毛主席的行踪,那收获就更大了。

所以,何键亲自出面,假惺惺的劝说杨开慧识时务者为俊杰,要求她和军阀合作。

何键的目的,杨开慧很清楚。

她的确知道很多重要机密,可是,她绝不会因为军阀的威逼利诱,就背叛自己的信仰。

无论何键如何逼问,杨开慧都是横眉冷对,不发一言。审讯了几天之后,何键没从杨开慧嘴里得到什么有效的信息,自己反而陷入了舆论漩涡之中。

原来,杨开慧被捕之后,消息很快传开,北京的诸多学者都很看不下去。

毕竟,杨开慧可是杨昌济的爱女,且并没有犯下滔天大罪,何键无论如何没有理由将她拘捕。所以,各界纷纷施压,让何键释放杨开慧。

重重压力之下,何键又生出一条奸计,他再次找到杨开慧,让她登报发声明,和毛主席公开断绝关系,并表示,只要她肯这样做,就立刻还她自由。

何键打的算盘是,倘若毛主席的妻子都公然与他断绝关系,那对于革命群体必然是个极大的打击。

可是,这样的阴谋,杨开慧又怎么可能看不破?

她对何键说:“要我跟润之分手,除非海枯石烂!”

此时,杨开慧已经被拘押多时,在这段时间里,她已经受尽酷刑,敌人用尽了一切能想到的办法,去威胁她,可却毫无作用。

哪怕现在,面对着唾手可得的自由,杨开慧依然没有动摇。

恼羞成怒的何键下达了将杨开慧枪决的命令,这位革命者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9岁。

杨开慧心里有很多牵挂,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当然还有她的革命事业。

她带着许多遗憾,离开了这个世界。

在杨开慧牺牲之后,她和毛主席的三个孩子依旧被敌人所控制。

各地的地下党员以及社会群体花了很多心思,才终于将三个孩子解救出来。

至死不渝

本来,地下党组织是要送毛岸英三兄弟前往上海,让他们在上海的福利院生活。

可万万没想到,上海方面的党组织又遭到了敌人的几轮大清洗,使得三兄弟再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流落街头,差一点就再见不到父亲。

幸好,最后党组织还是找到了毛岸英和毛岸青。只是,他们最小的弟弟却下落不明了。

那时毛主席依旧忙于革命,无力照顾这两个孩子,更没办法保护他们的安全。

组织上决定把两个孩子送往苏联学习。当时许多革命者的孩子都被送到了苏联,在苏联,至少他们能够生活在相对安全的环境里,敌人也就没有办法拿孩子威胁他们的父母。

而这一分别,又是很久很久。

直到1945年,在苏联完成学业的毛岸英,才终于回到了父亲的身边。

毛主席上一次见到毛岸英的时候,他的年纪还那么小。

可现在,毛岸英却长成了一个英俊挺拔的大小伙子。

他的脾气性情,都让毛主席想起了已经离去的杨开慧,看着长大成人的儿子,毛主席不由得落下泪来。

他对毛岸英说:“是我对不起你的母亲,她死前我也没有见到她一面,岸英,你不要怪爸爸……”

终其一生,毛主席一直都在怀念杨开慧。

在这个世界上,如杨开慧一样,能够完全理解他、完全志同道合的爱人,再也没有了。

在给友人的信中,毛主席用八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开慧之死,百身莫赎!”

看着悲痛的父亲,毛岸英对他说起了一件事情。

杨开慧牺牲前不久,在昏暗的囚室里,她对毛岸英说:“如果以后见到你的爸爸,告诉他,我爱他,我没有做过一件对不起毛润之和共产党的事!”

这句话,也是杨开慧留给毛主席最后的遗言。

听到这句迟到了15年的话,毛主席顿时泣不成声。

他们之间的爱情,配得上“至死不渝”这四个字。

杨开慧为革命而做出的牺牲,毛主席不曾忘记,人民更不曾忘记。

参考资料:

人民网《革命烈士杨开慧:毛泽东追念不已的一生最爱》

新华网《杨开慧:“牺牲我小,成功我大”》

本文由“文史风云”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zqd_7u紫氣東來

    開慧之死 ,百身莫贖 !

  • 听友279385769

    前排报道怎么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