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苏纳克政府进行内阁改组,退出政坛七年之久的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被任命为外交大臣,接替被任命为内政大臣的前外交大臣克莱弗利。美国“政治新闻网”称,这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战后首个前首相在继任者内阁任职的例子。对于卡梅伦的突然“回归”,英国《每日镜报》称,“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转折”。
卡梅伦出生于1966年,2001年当选英国议会下议院议员,2010年率领保守党在大选中战胜工党,出任英国首相,成为当时英国近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2015年,他成功获得连任。在其任上,英国进行了“脱欧”公投,因在公投中失利,卡梅伦于2016年6月宣布辞职,9月又宣布辞去下议院议员职务,退出英国政坛。2021年,卡梅伦因替企业游说陷入丑闻,名声受到影响。
卡梅伦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英国正面临俄乌冲突、中东危机等“一系列严峻的国际挑战”,支持盟国和加强伙伴关系,将是他作为外交大臣的首要任务。英国前首相特雷莎•梅对卡梅伦的“复出”表示欢迎。她表示:“在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刻,他在国际舞台上的丰富经验非常宝贵。”
此次一连串的内阁人事调整,是苏纳克担任英国首相以来的首次大规模内阁改组。保守党的官方说法是,内阁改组将加强首相的团队,有助于“为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长期决策”。不过法新社称,保守党在英国执政已接近14年,苏纳克上台以来该党民意支持率就一直以两位数落后于工党,明年大选输的可能性极大。此次内阁调整,既是为了奖励党内“忠诚人士”,也是让新人上台,同时,更是该党为重振支持率而进行的斗争。
对于保守党政府的内阁改组,工党称,这表明苏纳克声称要变革的说法“可笑”。英国《卫报》提到,几周前,苏纳克曾称,当前的糟糕状况一部分是由卡梅伦造成的,现在苏纳克却把卡梅伦带回来作为自己的“救生筏”。
英国《金融时报》分析认为,自2016年辞去首相职务以来,卡梅伦几乎没有担过任任何政治职务,如今却被任命为外交大臣,这令人感到意外。这次内阁改组,是苏纳克在下次大选前组建团队方面的最后一次尝试。
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这一任命将受到英国国际伙伴的欢迎,卡梅伦无疑是可靠的帮手,在首相需要在大选前专注于国内优先事项之际,他可以减轻首相的部分外交政策负担。通过让卡梅伦“回归”,苏纳克发出一个信号,他是一个务实的保守党人,而不是一个注重意识形态的保守党人。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称,苏纳克显然是在赌博,认为让卡梅伦重新“回归”,将给保守党带来一段时间以来所缺失的稳定。
那么,卡梅伦的“回归”能给保守党带来选票吗?今年9月的民调显示,45%的英国成年人对卡梅伦没有好感,看好卡梅伦的比率仅为25%。伦敦玛丽王后大学政治学教授贝尔 认为,苏纳克想利用卡梅伦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吸引那些日益离心的中间派和中右派选民。但此举估计很难奏效,看起来像是在绝望中的搏斗。
在卡梅伦的任命宣布后,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东问题和对华关系将是他上任后的两大关键议题。其中,英国与中国的关系可能是最具挑战性的。作为首相,卡梅伦在任期间,英中关系进入“黄金时代”,并欢迎北京对英国投资。然而,苏纳克在担任首相后的首次外交政策演讲中,宣布“黄金时代”已结束,并称过去十年追求更紧密的经济联系是“天真的”。更有一些人称,卡梅伦的对华态度,与保守党内对华日益强硬的立场有点格格不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学者董一凡对《环球时报》表示,卡梅伦担任英国外交大臣,客观来看,对中英关系的走向未必有太大的积极意义。因为英国对华认知整体依然仍处于负面状态,保守党内对华鹰派甚至英国整个政坛,对英中关系的走向仍在保持相当大的影响力。
“卡梅伦执政时,很大程度上是希望搭乘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为英国带来更多利益。虽然这迎来英中关系的一个高潮,但并不表明在价值观上,卡梅伦与其他保守党成员存在特别大的分歧。”董一凡认为,卡梅伦担任英国外交大臣后,会在多大程度上沿袭他当年对中国的外交路线,还有待观察。
666
,
打卡
离下次辞职不远了
幂幂想老牛吃嫩草
好
早
英国廖化
我噻这声音好像杨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