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以来,双十一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这个由电商创造出来的购物节,逐渐从一个简单的促销活动发展成为了一场消费狂欢盛宴。
2023年的双十一大促正式落下帷幕,12日,各大电商或短视频直播平台陆续公布了今年双十一的战报业绩。在各大平台的战略重视和投入推动下,一些新的消费活力被激活,一些趋势和特点也正在形成。
淘宝、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头部平台都没有公布本次双11具体的交易GMV,而主要时从平台用户数、消费订单量、参与商家数量、成交破亿或者破10亿的品牌数量等指标的同比增长角度呈现大促业绩。
为了唤回或者吸引更多消费者,“低价”是今年几大头部平台大促主打的口号。消费者在被低价吸引的同时则更注重品质。国货品牌的增长也是一个亮点。
回顾15年,双十一的焦点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从最初对GMV的无尽追求,到现在对商家发展和生态共建的重视,双十一逐渐从“量”向“质”转变。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透过数据看“15岁的双十一”,在狂欢背后,又折射出怎样的消费趋势?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