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复合体正在绑架美国走向三战!

军工复合体正在绑架美国走向三战!

00:00
14:29

战争总是与死亡和毁灭联系在一起,谁都希望远离战争。但假如说有一个集团想要拥抱战争的话,那必然是美国的军工复合体。

1961年,美国前总统,也是二战美军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在自己的全国告别演说时警告称,警惕军工复合体绑架美国。

▲艾森豪威尔曾警告美国政府要防范军工复合体,但多年过去,二者已经深度绑定

随着近年来国际局势的日趋复杂多变,尤其是俄乌冲突、巴以冲突的相继爆发和升级,其背后都能够找到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身影。

许多分析人士指出,军工复合体正在绑架美国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1,什么是美国军工复合体,它是如何产生的?

所谓美国军工复合体,又名军工铁三角,是由军队、军工企业和部分美国国会议员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

军工复合体不是单纯的军工企业,它包含了整个军队的日常运作、维护、开支,军工企业的生产销售,国会对军火采购订单的决策、对军工企业的支持、高科技的研发等多个领域,所谓的军工铁三角,更多的只是泛指。

如此复杂庞大的集团并非是一朝一夕建立的,其产生有着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现实的国家需求。

美国军工复合体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此时美国刚建国不久,其建国的依仗是独立自英国殖民者的本土民兵组织,其构成是部分为英国驻军、部分为自发民兵。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武器大多是缴获英国殖民者,少部分是法国人支援的

由于没有完善的军事体系,新生的美国政权异常脆弱,为了能够立足,确保国家安全,美国当时的议会决定成立由政府主导、以私人军火企业为主体的国防军工体系,这便是现代美国军工复合体的雏形。

一战时,美国军工企业大发战争财,让美国国会议员们首次认识到了军火贸易不但可以在不出兵的情况下,便可以在远离美国本土施加政治影响,达到政治目的,而且还有着丰厚的利润。

二战时,美国为了支援欧洲和亚洲战场,美国的军工企业得到到空前发展,许多民用企业都转入军工生产,军火商也赚的盆满钵满,势力开始扩大到整个美国上层,虽然规模空前壮大,但架构和管理异常混乱。

战后,为了建立完善的军事制度和提高军工生产效率,在194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安全法》。

这部法律的通过标志着美国形成了现在为人们所熟知的二战后新的军事制度,可概括为:总统通过国防部统领全军;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实施作战指挥;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实施战略决策。

但二战的结束使得军工企业的利润大不如前,有限的军火订单还要看国会老爷的脸色。就在此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诞生了,那就是冷战爆发了。

随着美苏对峙的加剧,美国政府对国防安全愈加重视。美国军工企业不但要满足美国政府自身的国防需求,还承接着大量来自欧洲盟友和世界的军火贸易。

军火商们也抓住这千载难逢的机遇,在美国议会议员选举、总统选举以及各州州政府的选拔上大展拳脚,凭借自身雄厚的财力,以及自身在许多产业领域的影响力,为总统、州长、国会议员的竞选提供资金、选票、广告宣传。久而久之,形成了如今由军队、军工企业和部分美国国会议员组成的庞大利益集团。

▲美国军工复合体每年要向美国政府和国会议员花费大量的“游说资金”

2,美国军工复合体影响力有多大?

美国军工复合体影响力异常庞大。

首先从产业规模上讲,美国军工复合体的规模远超字面理解的军工铁三角概念这么简单。因为军工属于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其下游企涵盖了社会生产的各行各业。

以建造航母为例,一个国家想要建造一型排水量6万吨以上的中大型航母,需要攻克大型舰艇设计、舱段布局、特种材料制造、大型船坞建造、超大型舰体制造、先进电子雷达设备研发、弹射器研发制造、舰载机配套、大型舰用动力研发制造、航空发动机等一系列技术壁垒。

我国建造首艘航母“辽宁号”,虽然只是续建,但辽宁号拖回大连港时只是一个空壳,和重新建造一艘新航母没什么两样。为了能够成功续建辽宁号,我国动用了600多个专业、8000个相关厂家、全国数十万人参与,这才完成了辽宁号的续建。

而技术水平更高的美国核动力超级航母尼米兹级,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更是不可计数。

▲军工产品是最复杂最、最尖端的工业产品,涵盖了几乎各行各业,图为建造中的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超级航母

也就是说,美国国内有着近万家的下游厂家、数百万人指着军工企业吃饭,军工企业是他们的衣食父母,军工企业发展的好坏影响着他们切身的利益,更影响着整个美国经济的发展。

从政治影响力讲,美国军工复合体已经与美国政府和国会议员深度绑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共同体。

原因很简单,军工企业不同于民企,无法自由接单,即便是在美国这样一个资本主义社会,军品的出口也受美国政府严格的把控,且订单大多来自政府采购,而美国政府军品采购计划都需要通过国会批准,不搞好与国会议员的关系,就没有生意可做。

以美国著名的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为例,其2022年营业额达659.8亿美元,其中单单国会批准的F-35战斗机改装合同就为洛马公司带来了价值78.42亿美元的收入,而拟定的398架的F-35战斗机的生产订单,更是价值300亿美元,可见政府采购的重要性。

所以,美国军工企业不遗余力的与政府和国会深度绑定,到目前为止,包括总统大选、议员选举、国会法案立项,背后都有军工复合体的身影。

甚至有消息声称,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是因为动了军工复合体的蛋糕,才被人暗杀的。因为肯尼迪在总统任上,其主张一直是反战的,这显然不符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要知道肯尼迪于1963年被暗杀后,次年美国便出兵越南,亲自参与越南战争。

▲美肯尼迪的许多反战言论和政策,侵害了美国军工复合体的利益

而美国政府迫于军工复合体的强大影响力,至今没有将刺杀肯尼迪凶手的真实身份公布出来。

3,美国军工复合体为获取利益,不惜绑架美国政府挑起战争。

军工复合体的核心是军品生产,而军品生产需求的最大来源就是战争。

只要能够爆发战争,军工复合体就有利可图。而美国军工复合体也利用其在美国政坛的影响力不断影响着美国的对外决策,而这些决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那就是在世界各地四处拱火,制造矛盾,挑起冲突,有时候甚至是美国直接亲自下场参战。

这样做不但符合军工复合体的利益,也符合美国政府的利益。

美国政府实行全球霸权,对于那些“不听话的”、违背美国和西方价值观的国家,或者美国希望控制的战略要地和资源产区,最好的办法就是输出战争。美国通过战争的形式推翻当地的政府,建立亲美政权,或者制造当地混乱的局面,好让美国趁火打劫,给予参战的借口。

这也是为什么美国建国200多年的历史中,只有不到20年没有发起战争。自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地爆发了260多场战争,而美国发动的就超过200场,而美国军工复合体几乎参与了所有的260多场战争,获得了巨额的军贸收入。

仅在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理由发动的阿富汗战争中,美国五大军火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雷神公司、通用动力公司、波音公司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就从美国政府手里赚到了超过2万亿美元,约合13万亿元人民币。

▲美国发动反恐战争持续20年之久,表面是反恐,实际上是发战争财

当然,对外输出战争和军火不单单可以赚取足够的军火利润,其附加利润更是不可计数。

2011年在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叙利亚反对派主动挑起叙利亚内战,持续到如今。这场战争不但让美国军火公司赚到了不菲的收入,而且美国还趁乱在叙利亚非法偷取石油,赚取巨额利润。

根据叙利亚官方公布的数据,叙利亚内战期间,美国掠夺了约82%的叙利亚石油。在叙利亚北部油田,每天都有55辆美军的油罐车偷运石油,这些车队分别通过瓦利德过境点和马哈茂德过境点,前往位于伊拉克的美军基地,然后转运回美国本土。

从某种程度上讲,所谓的美国军工复合体绑架美国政府发动战争,颇有些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意味。

根据统计,美国2023财年,五角大楼的可用资金超过1.8万亿美元,已支出约1.2万亿美元,本财年剩余时间内预计将再支出3552.9亿美元。而美国2023年军费预计约为8579亿美元,超过了全球除美国外所有国家军费的总和,可见国军工复合体掌握着多么庞大的财富。

▲美国2023财年,军工复合体掌握了美国政府最大的支出

4,军工复合体正在绑架美国走向三战。

近年来,美国的军工复合体与美国政府为了利益逐渐疯狂,正在绑架整个美国甚至世界走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危险边缘,这绝非危言耸听。

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俄罗斯的强烈反对,公然违背北约不再东扩的承诺,不顾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一味向东扩张,将前华约国家和前苏联的诸多加盟共和国全部纳入北约成员国,疯狂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围堵俄罗斯。

致使俄罗斯西部几乎失去了战略缓冲区,包括莫斯科在内的西部大片经济核心区域都暴露在北约导弹和战机的威胁之下。美国还变本加厉,怂恿乌克兰加入北约,致使俄罗斯被迫展开战略反击,爆发俄乌冲突。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非但不劝和,反而拱火。

一方面全面切断俄罗斯与西方的联系,另一方面大规模支援乌克兰,军事武装北约成员国。

▲俄乌冲突的背后,是美国军工复合体大发“战争财”

比如美国洛马公司向北约盟国德国出口35架F-35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向波兰出口250辆M1A2主战坦克,出口的理由是“北约内部需要团结一致,建设对俄罗斯具有可信的威慑力”。而这些军贸的背后,是美国与德国以及波兰分别签订的100亿美元与60亿美元的巨额合同,典型的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值得一提的是,德国购买每架F-35战机需要花费高达3亿美元,是美国出口其他盟国价格的3倍,颇有些交保费的意味。而实际上,这是德国主动巩固与美国和北约盟友关系的举动。

▲德国天价购进F-35战机,不单单是为了加强武备,还有巩固美国和北约盟友关系的考量

在亚洲,美国向台湾出售爱国者3型导弹,向日本和韩国出售F-35战机,向日本出售宙斯盾相控阵雷达系统,向菲律宾军援“旋风”级巡逻艇,造成了东亚局势和南海局势的持续紧张。

在中东,今年8月,美国国务院通知国会,向沙特出售价值30亿美元的300枚雷神科技公司制造的MIM-104E爱国者导弹,向阿联酋出售价值22亿美元的96枚洛马公司制造的高空区域防御系统。

而反过头来,便在10月份爆发的巴以冲突中大规模军援阿拉伯国家的死敌以色列,可以说是两头赚钱。

在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举行巴以冲突加沙地区人道主义停火投票时,美国公然投反对票。可以说,美国军工复合体和美国政府为了利益已经不择手段,不顾国际社会公理良知,公然践踏人权。而巴以冲突则已经呈现出逐渐扩大为第六次中东战争的趋势。

▲巴以冲突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多次召开会议,投票表决停火,但都因美国投反对票而使得决议没有获得通过

讽刺的是,美国与其军工复合体还对亚太、南亚等国说中国很坏;对欧洲国家说俄罗斯很坏;对中东国家说伊朗很坏;对拉美国家说委内瑞拉很坏,其目的自然是营造紧张气氛,出售自己的军火。实际上,真正坏的不是别人,而是美国自己,为了利益不惜四处拱火、挑拨离间、发动战争。

美国与其军工复合体的贪婪本性已经暴露无遗,难以自拔,正逐渐将世界引入更大规模战争的深渊。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 北街的

    垃圾京东广告要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