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 手机要被挂在衣服上的AI Pin淘汰了?真没那么容易

11月13日 手机要被挂在衣服上的AI Pin淘汰了?真没那么容易

00:00
05:08

【王煜全 要闻评论】粉丝群已经开通


欢迎加入前哨粉丝群,在这里你可以和科技投资人、创业者、各行业专业人士互动沟通,分享心得体会,也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前哨相关活动动态,结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入群方式:
微信扫码下方二维码即可入群


如果您想洽谈合作,请添加创新地图的微信:innovationmap ,并附上简介。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最近OpenAI发布的GPTs引起了新一波创新热潮,据GPTsHunter网站统计,目前已经有6000多种个性化GPT工具了,不过,除了软件,也有人借着这个热度,推出了新的AI硬件。


11月10日,初创公司Humane发布了首个产品AI Pin,顾名思义,这是一款像胸针一样别在衣服上使用的AI硬件设备。它表面上没有屏幕,但可以用激光技术把屏幕投影到手上,然后就可以用手势操作了,比如用手指捏合就可以控制音乐播放。


图片


不过,它最大的特点还是AI功能,内置了聊天助手AI Mic,底层由GPT-4支持。用户可以随时用自然语言和它交流,打电话、发邮件、实时翻译、推荐餐厅等等,相当于一个随身版的GPT。


另外,它还有一个摄像头,加上AI大模型的多模态识别能力,就可以帮人识别坚果中含有多少蛋白质、西瓜中含有多少糖分,还能识别道路和建筑,然后帮人指路。


无论是激光投影还是手势控制的操作方式,都和智能手机大不相同,再加上大模型的支持,让这款硬件显得非常智能化,演示效果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道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钢铁侠”的人工智能助手Javis。


这家公司的创始团队背景不错。创始人是前苹果设计师Imran Chaudhri和前苹果软件工程总监Bethany Bongiorno,两人是夫妻,一位曾经深度参与过iPhone的主屏幕设计,另一位负责过iOS和MacOS的开发。


公司里有超过90人是苹果的前员工,可以说是一家极具苹果特色的公司。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股东是OpenAI的CEO Sam Altman。


也就是说,AI Pin有着颇具科幻色彩的操作方式,还有深度参与iPhone设计和开发的团队,更有掀起新一波AI浪潮的投资人加持。


所以,他们的新产品一经推出就刷了屏,有人说它是AI时代的iPhone,有人说它会颠覆智能手机。


不过,此时还是要冷静一些。其实,它仍然很难替代智能手机,甚至很可能被手机所整合。为什么这么说?


表面上看,AI Pin的操作方式很酷炫,但是,它很难脱离手机独立使用。


虽然AI Pin可以拍照,但激光投影的清晰度和显示效果都比手机差了不少。《纽约时报》记者的体验文章说,她用AI Pin拍照之后,只能到手机上查看照片。


而且,由于体积限制,它的本地算力很可能难以应付大模型的算力需求,需要实时联网,连接云端计算资源。


有体验视频展示了AI Pin在陌生环境下的指路功能,但这也意味着,它在做现实场景识别时需要很大的流量。


图片


他们的解决方案是收取每个月24美元的月费,里面包含AI Pin和移动通讯运营商的服务费,但是,实际使用时难免会超出预算。


而且,投影在手上的屏幕并不实用,交互效率远远不如触摸屏。Humane的创始人Chaudhri也承认,他在使用AI Pin几个月后仍然无法脱离手机来生活。


其实,AI Pin本质上更像是“大模型+激光投影”,有很多功能与智能手机重合,用“手机+大模型+智能硬件”就可以实现。


实际上,现在的智能手机走向AI化已经成了必然趋势。苹果、高通、联发科的手机芯片都加强了AI算力,谷歌、小米、OPPO等手机厂商也在操作系统中加入大模型应用。


所谓的AI接打电话、总结邮件,甚至识别食物的营养成分,对未来的AI手机来说都不是难事,实时翻译也可以通过手机和蓝牙耳机实现。


剩下的可能就是激光投影功能,这也可以用手机外设来实现,就像现在的外置蓝牙麦克风,只在有特定需求时才会使用,而且,现在的很多智能手表也有了手势交互功能。


功能强大而综合的硬件,很容易整合功能弱且单一的硬件,这是个基本的规律。智能手机就整合了MP3、数码相机、游戏掌机,将各类硬件的优点融合为一体,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AI Pin的价格高达699美元,这价格可以买到性能不错的智能手机了,而且产品明年初才会正式交付。


现在大模型应用创新正在不断加速,智能手机厂商也已经加入战局,留给AI Pin的时间并不多。


不过,AI Pin的创新精神仍然值得肯定。我们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个新的趋势,很多硬件产品将会被人工智能改造,并和手机一起,连接成围绕我们身体的智能网络,提供更智能化的连接和互动服务。


手机刚刚兴起的时候就有了这个词汇“Body Area Network”,身体局域网络,但随着手机越来越强大,其他硬件功能被手机整合,这个词汇渐渐被淡忘。现在看起来,这个词汇有可能被AI复活。


也就是说,智能手机不一定被颠覆,但是智能服务的序幕正在拉开,未来会出现越来越多令人兴奋的新进展,我们也会持续跟踪。


图片


另外,明年CES展就是一个了解前沿科技进展的好机会。我将和吴声老师、万维钢老师共同参加“CES2024前哨创新考察活动”。


如果大家想和我们一起亲身接触新科技、新场景、新应用,现场分析和研判新趋势,那就尽快扫描下方活动二维码,报名参加吧。


以上是今天的内容,更多详细的产业分析和底层逻辑,我会在科技特训营里分享。欢迎关注全球风口微信号,报名加入!


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图片

CES2024前哨创新考察活动】

长按扫描二维码报名加入。

图片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