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3年北京市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举行,侧重考查“居家照护”技能。记者了解到,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市1万余名养老护理员参与,35岁以下选手占比43%,且不少是学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年轻人。
本次大赛突破以往竞赛规格,是由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首次联合举办的市级一类竞赛。北京市副市长刘宇辉、民政部养老服务司副司长李永新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全市养老护理员全员参与
据介绍,本次大赛旨在通过广泛动员、选拔推荐、专业竞赛,不断提升养老护理员专业化水平,着力推动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养老护理人才队伍,积极营造崇尚技能、尊重劳动、关爱养老服务人才的良好社会氛围。大赛分为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11日至19日为初赛日,11月25日为复赛日。大赛决赛将于12月2日举行。
目前,北京市常住老年人达465万人,养老护理员1.46万名,护理员队伍整体发展水平与庞大的老年人需求相比还不相适应,特别是能够满足老年人日益多样化、个性化、定制化需求的高素质职业技能人才缺口依然严重,这也成为限制北京市养老服务行业与产业发展的突出矛盾。
近年来,北京市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京津冀人才协同发展、提升从业人员薪酬待遇等措施,加快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的养老护理员队伍,取得了阶段成果。但在总体上,仍然面临数量短缺、专业能力不强、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
“这次大赛的成功举办,对于振奋北京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士气,锻炼打造专业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刘宇辉表示,多措并举培养壮大养老护理员队伍,是当前破解养老服务发展瓶颈难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提升养老服务整体水平的重要保障。
大赛侧重考查“居家照护”技能
本次大赛在技术方面对标世界技能大赛中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的标准,综合考核选手基本知识水平和各项技能应用,竞赛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理论知识竞赛试题主要考核参赛选手对养老照护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技能操作竞赛主要考核选手结合情境对实操技能的掌握程度,采取现场操作方式,考核内容包括社区场景照护服务、机构场景照护服务、居家场景照护服务等实操技能。
总成绩中,技能操作比赛成绩占比不低于70%。按照大赛规则,总成绩相同者,技能操作比赛成绩高者排名优先,不设并列名次。
与传统的实操比赛不同,选手要在居家、社区、机构3个照护服务场景内完成职业功能模块所给出的具体任务,并需要将安全照护、心理支持、人文关怀、健康教育、职业安全与保护等技能贯穿于养老照护服务全过程。据介绍,由于当前北京市99%的老年人倾向于居家养老,本次大赛也更加侧重考查选手的“居家照护”技能。
本次大赛还设计了持续改进照护计划竞赛,即在完成实际照护后,结合老年人现有的情况,制定持续改进照护计划。该竞赛重点考查选手的技术技能创新运用与执行能力、科学照护能力、安全照护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人文关怀素养。
为加强养老护理员在不同场景下的服务技能,本次大赛在试题中重点提升了居家老人生活照护中的清洁照护、穿脱衣物、饮食照护、排泄照护、睡眠照护、环境清洁等内容比例,心理支持中的沟通交流和精神慰藉等内容权重也有所提高。
35岁以下选手占近半数
本次大赛吸引了全市1万余名养老护理员参与,经过机构内部选拔、区级选拔赛后,共有510名选手进入市级大赛。
从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选手占比43%,而且不少是学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年轻人。从服务年限来看,3年以上297人,占比58%。从专业学习经历来看,本次参赛选手曾经在医疗或养老护理专业职业院校学习约227人,占比44%。
从人员结构来看,外埠人员364人,占比70%,其中农村户口291人,占比80%,城镇户口73人,占比20%;本地人员146人,占比30%,其中农村户口103人,占比70%,城镇户口43人,占比30%。
从性别结构来看,女性占比约八五成,由此可以看出女性依然是养老护理队伍的主力。
优秀选手将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和往届大赛不同,本次大赛经竞赛主办单位初审,市鉴定管理中心备案确认后,成绩合格的选手将按比例颁发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一至五级工等级认定证书。综合成绩排名前10名的选手,将分别获得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高级技师、技师等级认定证书,部分优秀选手还将代表北京参加全国养老护理技能大赛。
此次大赛设个人一等奖1名,奖励现金5万元;二等奖4名,奖励现金3万元;三等奖5名,奖励现金1万元;优胜奖若干名;大赛组委会将向获得一、二、三等奖的选手颁发奖杯和证书,向获得优胜奖的选手颁发证书。
市委社会工委书记、市民政局局长徐志军说,此次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是全市养老行业的一件大事。“希望以此为契机,完善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提升养老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加入养老护理员队伍,提升北京老年人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