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上有犄角!这只吨吨壶千年前的旅行博主出门必带

头上有犄角!这只吨吨壶千年前的旅行博主出门必带

00:00
04:05

假如回到一千年前的辽代

用什么来装菊花佳酿更适宜?

三个看点,带你认识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1

皮革、陶瓷傻傻分不清楚

千年前的户外便携吨吨壶长这样

眼前这款户外便携吨吨壶

来自千年前的辽代

右侧为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初看它

你可能会对它的制作材料产生疑问?

壶身周围的滚边仿佛用皮革缝合而成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而壶身上的印花和釉色

又呈现出坚硬的质地

那么它究竟是啥材质的呢?

答案是:陶瓷

整件陶瓷通体深绿色

壶身两面分别以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一面为团龙+卷云的组合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另一面为折枝菊花+流云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壶体顶部有两个小孔

用绳子穿过即可随身携带

小孔还可穿绳拴壶盖,此鸡冠壶的壶盖已遗失

水壶的左上角

还有一个十分迷你的骑马小人

印花、贴塑、刻画等装饰技法

在这只水壶上均有体现

纹饰生动写实

可见辽代陶瓷工匠的高超技艺

那么,陶瓷的水壶

为何要模仿皮革的样式?

要解开这一谜底

你需要了解一下

辽代人户外出游的不二拍档

“鸡冠壶”

2

头上有犄角

鸡冠壶的设计灵感来自草原!

鸡冠壶

因壶身上部穿孔或提梁的部位

形似雄鸡的羽冠而得名

辽白釉单孔式鸡冠壶 通辽市博物馆藏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鸡冠壶整体样式的设计灵感则来自

生活在北方草原的契丹族

契丹人逐水草而居

习惯用皮质容器随身携带水、酒、奶?

虽然皮囊轻便耐用

但其存储的酒浆、牛奶

在天气炎热时容易滋生细菌

随着契丹与中原汉族文化的相互影响

匠人用陶、瓷、银、鎏金等

仿照皮质水囊外形,制作出了鸡冠壶

辽鎏金鹿纹银鸡冠壶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辽绿釉鸡冠壶 吉林省博物院藏

根据外形样式,鸡冠壶主要分为

提梁式和穿孔式两大类

左为穿孔式,右为提梁式

其中提梁又有横梁、环梁之分

左为横梁,右为环梁

穿孔式又分为单孔式和双孔式

左为单孔式,右为双孔式

既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特色

又美观清洁

鸡冠壶堪称当时水壶中的爆款

火爆程度:人手一只

如果当时也有旅行博主的话

开箱Vlog里一定会出现鸡冠壶

3

简→繁→简

小小水壶的独特发展史

在辽代存在的二百多年间

鸡冠壶经历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演变

辽代鸡冠壶型演变示意图

早期的鸡冠壶

制作规整、装饰朴素

少见复杂纹饰

辽景宗至兴宗时期

为鸡冠壶的发展繁荣期

当时的鸡冠壶造型富于变化、注重装饰

到了鸡冠壶的发展后期

其制作重归简朴

花样纹饰基本消失

尽管在历史长河中

鸡冠壶为人们使用的时间并不长

但从它身上,我们看到了

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交融的印迹

鸡冠壶上仿缝合线的针脚纹、皮扣等

显示出了强烈的契丹民族风格

辽银釉鸡冠壶 吉林省博物院藏

菊、牡丹、团龙等中原常见纹饰

则让鸡冠壶更显细致精美

辽绿釉贴团龙菊花纹双孔鸡冠壶 辽宁省博物馆藏

用着颇具草原风情的鸡冠壶

饮下一杯菊花酒

千年前的古人

也许就是这样悠然度过了秋天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