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柯剧场将于11月11日推出年底大戏——以全新形式展现的非沉浸式互动音乐剧《艺术区》。该音乐剧由音乐制作人小柯操刀制作,讲述了一个关于钢铁与艺术的故事,呈现“老厂房”如何转变成“艺术区”的历程。
《艺术区》以二十一世纪初的社会变革为背景,故事发生在一座生产钢铁的老厂房里,厂房曾经繁荣,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老厂房如同人一般渐渐“老去”空置,而将要退出历史舞台之际,遇到一群怀揣着青春热血的艺术家们,最终将老厂房转变成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艺术区”。这部音乐剧打破了传统沉浸式戏剧的观看体验,通过音乐与角色鲜明的人物性格、生活经历和情感纠葛,展现了钢铁与艺术之间的碰撞和融合。
新京报:《艺术区》的创作动机是什么?
小柯:准备开始做这部剧时,我想了有半年的时间,可入手的地方太多了。我们往往说“无从下手”很痛苦,其实下手的地方太多更痛苦,选择多了反而不自由了。我希望做一部大家都爱看的作品,这个剧不光是我觉得好看,而是能市场认可、老百姓认可,这才算是成功。最后我想到了一个核心点,就是结合当下这个时代。疫情三年,很多事情都在崛起和重生,其实这也和老工厂变成艺术区是一样的,都是涅槃重生,所以我就选了这样一个落脚点。这是一种力量,能够唤起一种热情和希望,我觉得这也是大家在这个时候愿意去看到的东西。
新京报:剧中的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吗?
小柯:是的。中国就不缺故事,我们选择的标准首先就是要真实。剧中的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脉络和线索都是真实的。我们小柯剧场有一名老员工,开这家剧场的时候他正好退休,当时我们就把他返聘过来。他是最早798艺术园区的物业经理,也是2000年初期看着798从一个没落的工厂变成欣欣向荣艺术区的见证人。他给我讲了很多故事,我也借此搞清楚了这个艺术区形成的脉络。
新京报:在搜集素材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小柯: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比如工厂最开始没落的时候,在这里租房做什么的都有,有激光打眼;还有做裁缝的,不是设计师,就是小裁缝;还有做电子的,其实就是做电池盖;还有两个外乡人在这租了半个车棚子,当家住了好久。还有这边特有名的“大山子馒头”,现在你在很多平台上都能搜到,其实最早就是798食堂里的馒头,偷偷拿出去卖,还卖出名了。
新京报:这个剧的故事里有“钢铁”元素,在音乐创作上如何去表现它?
小柯:“钢铁”其实不好用音乐去体现。我这次用了一些京剧的元素,其实就是锣鼓点,以及一些现代的打击乐。很多这种节奏型的音乐加到一起,就能产生完全想象不到的结果。其实锣鼓点是一个特别好的元素,咱们不是老说文化自信吗,其实锣鼓点可以加在很多地方,甚至可以成为现代音乐的一种灵魂。
新京报:这次在舞美方面有什么创新吗?
小柯:我们这次的舞美特别棒!这次我有两大“天助我”的人才,其中一个就是舞美设计师,他叫鲁宁。之前我们在《三里屯42号》的时候就合作过,那次他没发挥出来,因为上一次我们还是一个传统的舞台,这次他打破了传统的观演关系。因为我们剧院本身就是一个老厂房,我们的故事也发生在厂房里,于是我们干脆就计划,让观众坐在厂房里看一个20年前厂房里发生的事情。
新京报:你说的另一个“人才”是谁?
小柯:就是我们的编舞师,他原来是法国国家芭蕾舞团的,天生节奏感很好,所以他的动作没有局限,能把每个人都调动起来。他跟我说,他设计的这些舞蹈,保证每个人都可以做,就算不是舞蹈演员也都可以做得到。他会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设计动作。
新京报:听说这次观众席也有分区,而且会有很多互动环节?
小柯:对,我们有“拆迁队”“拧螺丝转区”“艺术家区”“老板区”“厂领导区”“搬砖人区”“新时代工业区”。进场的时候会给观众发一些小道具和身份,比如就算你坐在“搬砖人区”也有可能拿到老板的牌子,这些都和后面的互动有直接关系。
新京报:你最喜欢这部音乐剧中的哪个桥段?
小柯:很喜欢我在里面设计的一些暗线,比如男主角的名字叫洛秋来,因为他是立秋生的,“秋来”这个名字其实挺土的,但是因为他姓洛,名字一下就变得很艺术了。因为他有个很艺术的名字,就注定他要为艺术做很多事,其实在这个剧里,我一直都有一个理念:所有的阴差阳错都是命中注定。还有洛秋来和向东东的相遇,既真实又浪漫,我喜欢的是这些设计。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