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区发布“雄才十六条”透露了哪些信息?专家解读

雄安新区发布“雄才十六条”透露了哪些信息?专家解读

00:00
08:10

近日,雄安新区发布了一项重要政策——“雄才十六条”人才措施。这项政策旨在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到雄安新区,当地将为其提供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其中,多条政策引起广泛关注,如对于顶尖科学家,雄安新区将提供最高达300万元人民币的生活补贴,并奖励不低于200平方米的住房;对特别优秀人才和优质项目,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支持政策“上不封顶”。

“雄才十六条”全名为《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这里面的“新人才”指的是什么?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雄才十六条”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有哪些体现?“雄才十六条”为雄安新区构建出了一个怎样的人才框架?针对这些关注点,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王宁。

“雄才十六条”瞄准“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新京报:前不久《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地图》发布,“雄才十六条”紧随其后,从这些频繁的动作可以看出,雄安新区发展的工作重心有何变化?文件中的“新人才”指的是什么?

王宁:经过前期的基础设施、重点疏解项目、城市功能配套等规划建设,雄安新区目前已经初步成形。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指出,“雄安新区已进入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并重阶段”。新的阶段,雄安新区的工作重心将转向“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的阶段。

“雄才十六条”全名为《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聚集新人才的若干措施》,目的是要将雄安打造成“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雄安新区推进大规模建设与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最重要的是把需要的人才引进来,以人才引资源、聚产业、促发展。人来了,城市才有活力;人才来了,城市才有创新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而聚集“新人才”,正是《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地图》所指示的创新型人才、创业型人才。一是服务入驻央企等企业的人才急需,实现以业引人;二是通过新兴产业应用场景、平台等的搭建,以及现代化宜居型智慧城市的打造,主动形成对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吸引力,推动以人引业、以业聚产、以产兴城。

新京报: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此次发布的“雄才十六条”,在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方面,有哪些体现?

王宁: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主要承接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等,以及金融机构、科研院所、事业单位的疏解转移。针对几类疏解对象的用人特点,雄安新区立足现实和未来发展需要出台了差异化、有针对性、灵活的人才政策,实现政策的精准锚定,以提升政策的实施效果。

比如,“雄才十六条”中的第6条是专门支持疏解央企引进人才的需要;第7条则是针对科研院所实验室、创新中心、研究中心等人才落地的需求;第8条,通过打造创新应用场景吸引人才,主要是定位创新型人才,聚焦新兴科技领域;第9条,实施“雄才创业计划”,围绕疏解企业产业链上下游配套所需的关键技术,支持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雄安新区创办企业。

第10条则是构建灵活多样的引才机制。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按规定在雄安兼职兼薪、按劳取酬,实现急需高端人才的柔性引进。这些政策通过多种形式,为引进人才提供生活、科研启动、项目成果转化分享等各方面的激励。

体现国际化视野及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

新京报:你认为,此次发布的“雄才十六条”中有何亮点?在引才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

王宁:我认为有两个亮点值得关注。首先,体现了国际化视野。相比之前锁定在本地、本省的引才政策,雄安新区此次的人才政策意在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世界优秀人才。雄安新区的使命是千年大计,抢抓的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打的是“智能、绿色、创新”新名片,必须要有一大批有创新能力、也愿意来参与建设一座未来城市的有志之士加入,共同建设一座智能、绿色、创新的现代化新城。其次,体现了差异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城市建设要以人为本。新人才是未来新区的主体。根据不同疏解类型项目的人才需要,以及雄安未来发展的产业导向需要,对人才引进分类施策,为他们提供最好的资源、最优的服务,实现揽才、留才、聚才,让新人才爱上雄安,也让雄安因新人才而大放异彩。

针对不同类型人才,雄安新区此次“因才施策”,作出了多项创新。比如,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籍科学家在雄安新区领衔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担任新型研发机构法定代表人,吸引全球高层次人才牵头负责科技创新项目。为外籍人才开辟出入境绿色通道,发放人才签证和工作类居留证件,开设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提供医疗、教育、金融、出行、住宿等便利化服务,解决后顾之忧。对高端人才实行“特岗特薪”,围绕服务承接疏解和重点发展产业,支持用人单位设置首席科学家、首席技术官、首席信息官、首席运营官、首席架构师等特聘岗位,经认定后每年按年薪的50%~100%给予奖励。

此外,设立高层次人才“编制池”,为创新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提供专项事业编制服务;支持新型研发机构登记设立为事业单位,推动解决人才流动、社保养老等后顾之忧。允许高校、科研院所等国有企事业单位科技人才按规定在雄安兼职兼薪、按劳取酬;对柔性引进的急需高端人才,按累计服务时间给予每月1万~3万元的工作津贴。成立雄安人才发展集团,打造面向全球的招才引智和人才服务平台。鼓励高校优秀应届毕业生来雄安新区工作,参加求职应聘考试可免费入住“人才驿站”等。

新京报:在你看来,“雄才十六条”为雄安新区构建出了一个怎样的人才框架?还有哪些方面可以完善?

王宁:雄安新区是面向千年大计的未来城市,必须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大力吸引海内外优秀人才。根据《雄安新区急需紧缺人才地图》所描绘的“人才地图”,“雄安十六条”按图索骥,以服务为导向,政策既有高度、也有温度,是一个开放的政策框架。

我认为,下一步,雄安新区首先要高度重视政策的落地、兑现。通过在落地实践中不断完善、细化政策措施。其次,加强对人才政策的对外宣介。包括在国内各大城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宣介;同时借助以人才、创新等为主题的大型研讨会和国内媒体的海外宣传渠道,加强对外宣介;加强政策的多语种宣传、解读。此外,还可依托各国驻华使馆、中国驻外使馆,以及国际性人才交流会,面向海外人才、国外留学且有意向归国的人才推送多语种的“雄才十六条”。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