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观快评:不招河南人?招聘岂能设“地域门槛”

正观快评:不招河南人?招聘岂能设“地域门槛”

00:00
03:20

“部门领导要求,不招河南人。”很难相信,一个企业竟然会这样地域歧视!

据《潇湘晨报》11月7日报道,一名男子在网上发文称,他在应聘江苏昆山一家公司时,因为自己是河南人而被拒绝。对此,该公司人事部门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招聘河南籍员工是部门领导的用人习惯。“可能是人家自己觉得以前吃过河南人的亏,就坚决不要,这个应该不存在歧视吧。”

岂有此理!部门领导吃一堑长一智,这本身没有问题。但因为“吃过某个河南人的亏”,就认为全体河南人难堪大任,这样的逻辑实在是令人难以苟同。如果某位领导吃过某位男性的亏,难道就要拒招全体男性?吃过某个律师的亏,难道就要裁掉整个法务部门?

从主观上说,“一棍子打死所有人”的“地域黑”不可取。每个人都是复杂的个体,应该思考的是,为何该领导吃过亏之后,只记得对方“河南人”的标签?说到底,对性别歧视、行业歧视等,受众心中已经有了辨别能力,然而地域歧视则常常被忽略,而后者往往也暴露了以偏概全的短见。

从客观上说,这种就业歧视源自对河南的刻板印象,但实际上,河南的凡人善举更是常被聚焦。据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今年年初发布的“天天正能量”项目十年评估报告显示,河南省获正能量奖人数为全国最多。“十年累计”“全国最多”,正能量的报道中的“河南”为何未被人记住,反而是负面新闻频频获得广泛关注?

这正是因为,一旦某个刻板印象先入为主,再多的论证也难以扭转最初的印象。当某个刻板印象被普遍认同,就很容易成为“流量密码”,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男司机出事故往往无人在意,但只要有女司机出事故,便一定要突出其性别,进而加深“女司机车技都很差”的印象。

同样地,如果任凭各方固有的印象和冲动,那么什么样的结论都能得出。就像当下的评论区,当其他省份新闻评论区的关注点在事件本身矛盾时,河南新闻评论区“又是河南?”的留言往往名列前茅。

可殊不知,今天的河南,有讲不完的出彩故事,数不清的出彩河南人。只是在正面叙事中,“河南”被淡化了。人们记住了刘洋作为“中国第一位飞天的女宇航员”的标签,却主动忽略了其勇敢坚毅“河南人”的标签;人们记住了胡佩兰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而忽略了其大爱“河南人”的标签。

在有心之人和跟风之人的烘托下,如果真的有人用“河南人”的标签阻挡一个人本应公平得到的权益,那么这就是赤裸裸的歧视。此前,某拒招河南人的企业就被判处赔偿求职者精神损失费等1万元,并登报公开道歉。这应当作为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引起全国企业的重视和自查自纠,而不是跟风模仿。

一个公平的社会环境,应当在对某个事件作出评论时秉持“人不分南北,地不分东西”;一个公平的就业环境,需要在招聘的全流程坚持“五湖四海,量才适用”。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平正义。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