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之久久,佛性自现
文钞原文:
参禅所以调神养气,信其有益。念佛则是多言伤气,岂亦有益耶。且如有人,日居汝旁,叫汝名不停,汝不厌乎。答,禅者静坐,养气调神,亦是不知禅者之言,只得禅之皮毛,不知禅之所以也。禅者虽坐,坐而参究本来面目,非为养气调神也。念佛亦养气调神之法,亦参本来面目之法。何以言之,吾人之心,常时纷乱,若至诚念佛,则一切杂念妄想,悉皆渐见消灭。消灭则心归于一,归一则神气自然充畅。汝不知念佛息妄,且试念之,则觉得心中种种妄念皆现。若念之久久,自无此种妄念。其最初觉有妄念者,由于念佛之故,方显得心中之妄念,不念佛则不显。譬如屋中,清净无尘,窗孔中透进一线日光,其尘不知有多少。屋中之尘,由日光显,心中之妄,由念佛显。若常念佛,心自清净。孔子慕尧舜周公之道,念念不忘,故见尧于羹,见舜于墙,见周公于梦。此常时忆念,与念佛何异。佛以众生之心口,由烦恼惑业致成染污。以南无阿弥陀佛之洪名圣号,令其心口称念,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之久久,业消智朗,障尽福崇,自心本具之佛性,自可显现,何得以世间唤人名而比之乎。若然,则孔子念念慕尧舜周公,亦为不是。若谓念念思慕为是,则声声称念何得非是乎。况此念佛,乃转凡成圣妙法,岂世间之法所能比乎。——《印光法师文钞》• 复冯不疚居士书
白话译文:
坐禅,能够调神养气,相信这是有益的。念佛,则是多念伤气,难道也有益吗?就比如有一个人,每天在你的旁边,不停地呼叫你的名字,你不厌烦吗?答:参禅的人静坐,说他是养气调神,这也是不知道禅宗之人所说的话,只得到参禅的皮毛,不知道参禅的所以然。参禅的人虽然静坐,打坐是参究本来面目,不是为了养气调神。念佛,也是养气调神的方法,也是参究本来面目的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的心,常常都是纷乱混杂,如果至诚念佛,那么一切杂念妄想,全都渐渐消灭。妄想杂念消灭,那么心归于一,心归一则神气自然充足饱畅。你不知道念佛是止息妄想,姑且试着念念,就觉得心中种种的妄念全都显现。如果念的久了,自然没有这些妄念。最初觉得有妄念,这是由于念佛的缘故,方才显现心中的妄念,不念佛就不会明显。譬如房屋中,清净无尘,窗门孔中透进一线阳光,光线中的浮尘不知有多少。房屋中的浮尘,由于阳光而显现,心中的妄念,由于念佛而显现。如果常常念佛,心中自然清净。孔子仰慕尧、舜、周公的圣贤之道,心中念念不忘,所以在汤碗中见到尧帝,在墙壁上见到舜帝,在梦中见到周公。这是因为恒常忆念而能见到,与念佛见佛有什么不同呢?佛因为众生的心意口言,由于烦恼惑业而成为染污。以南无阿弥陀佛的洪名圣号,令我们心念口称,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念的久了,业障消除,智慧明朗,障碍尽除,福德增长,自心本具的佛性,自然可以显现,怎可以世间呼唤人名来相比呢?如果如你所说,那么孔子念念仰慕尧、舜、周公,也是不对了。如果认为孔子念念思慕圣人是对的,那么声声称念佛号,为什么又不对呢?何况念佛,是转凡成圣的妙法,哪是世间法所能相比的呢?
——如诚法师译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