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名校停招中文系,学生难过得在家哭

台湾名校停招中文系,学生难过得在家哭

00:00
05:20

就在全球掀起“中文热”的时候,台湾世新大学却背道而驰,宣布将停招中文系学生,在岛内引发强烈反响。

世新大学是一所位于台北市文山区的私立大学,前身为1956年创办的“世界新闻职业学校”,在岛内以大众传播学科系闻名。该校于10月30日证实,面对“少子化”浪潮,“调整”是大学不得已的应对之道,停招申请如果获得台湾教育部门的核定,将在2025学年停招中文系大一新生,等到已入学的学生全部毕业后,该系将正式走入历史。有消息称,世新大学中文系以往每年大一新生都有五六十人,但今年仅26人,招生状况不佳。

11月2日,世新大学中文系学会发表声明,强调不该因招生率随意削减重要学科,如此决定对整体社会文化造成负面观感。台湾中文学会在声明中称,语言文字承载历史记忆,也是思考、创造、表达的工具,是各学科的交集与基底,期待台湾教育部门除确保师生声音被听见与重视之外,更能从政策方面着手,面对近几年人文学科发展失衡的危机。一名世新大学中文系学生表示,没想到自己的学校居然这么排斥中国文学。世新大学中文系学会会长黄佾琦透露,同学们都很难过,不少人在家里哭,学系不应只是为了招生率而存在。世新大学毕业生、电商公司负责人丁学莲撰文称,自己在世新读的虽然不是中文系,但总是专程排队预约选修中文系课程,原因之一就是中文系教授人才济济,所开课程主题有趣、内容丰富,而且时常邀请知名作家到校座谈,包括白先勇、余光中等重量级贵宾,“如今听闻即将停招,难免感到不舍”。

“少子化”被认为是世新大学停招中文系的主要原因之一。据台湾中时电子报近日报道,今年秋季入学的岛内大学生首度跌破20万。2024学年岛内大学招生名额,整体比2023学年减少3%,至少10所私立大学减少一成至三成名额,其中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减招最多,高达800人。全台私校工会副理事长尤荣辉表示,“少子化”海啸大约从2016学年开始冲击大学招生,减招情形严重且学生人数低于3000人的私立大学已走到“生死存亡的关头”,如果无法改变这一趋势,就要做好退场的准备。岛内教育团体评估,未来私立学校将互相竞逐招生,陷入艰难的抢人“肉搏战”。

国民党“立委”赖士葆称,“少子化”问题严峻,私立大学招生困难,应运而生的就是大学关闭潮,待转业和安置的师生将不断增加,“这群错误政策下的牺牲者的遭遇令人唏嘘”。他回忆称,当年岛内推动教育改革,如今证明是政策错误,却无人负责。蔡英文曾说“2024年以后就没有我的事”,只等着明年5月下台,毫无作为。台湾联合新闻网称,世新大学中文系计划停招,再次激起岛内“文科无用论”的相关讨论,凸显台湾对于大学科系充满错误的功利思维。

不过,世新大学中文系学会日前披露称,2022学年中文系的招生率为54%,2023学年已增加到87%,质疑招生率只是停招的借口。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称,台湾在极力发展科技产业的情况下,毕业于台大、新竹清华大学等岛内公立顶尖理工科系的青年学子通常更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相较之下,文学院毕业生求职则很艰难。因此,世新大学中文系停招是“打响了第一炮”,反映出文学院从招生到学子就业等方面的结构性困境。

不过段心仪同时指出,“去中国化”也是中文系停招的一个间接原因。她说,在中文教学特色方面,“两岸走向不同,但有互补的机会”。然而民进党当局施行“去中国化”,教学“浅碟化”导致台湾学生现在各方面都很弱,即便有机会到大陆交流或发展,来自台湾的中文系等文学院学子也难以具备西进发展所学专业的实力。她称,过去台湾学生接受的语文教育源于中华传统文化,如果两岸没有隔绝,也没有民进党“去中国化”等政治介入教育的因素,一脉相承的教育是很扎实的。但民进党当局刻意打压,“让中文系的出路更少,除了

编辑或留校,没有其他路可以走,把中文系的出路做小了”。

自由撰稿人黄瑞彬撰文称,大陆市场极其庞大,带动世界性的中文学习风潮。反观岛内,大学课程中出现不少把中文必修课改为选修的情况。不少学者注意到,台湾学生表达能力退化、阅读能力持续下降。文章称,此前台湾的中文实力有目共睹,制作的电视剧、流行音乐等一度引领华人圈,“不知何时,影响力早已不在”。中文能力减退与人文素养式微已非一叶知秋,而是一棵大树被连根拔起,值得正视。▲

以上内容来自专辑
用户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发表第一个评论!